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发心——四无量心愿诸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发慈心)愿诸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发悲心)愿诸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发喜心)愿诸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发舍心


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损害的时候,于是便会生气,心头之火一下子就窜了出来。这心头火就是佛教中讲的“瞋心”。这种愤怒、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会使人们的身心产生热恼、不安,也是人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不少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常常情绪失控冲人发火。这种火,佛家称为“嗔火”。有人为商贩的短斤少两发怒,有人为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发怒,有人为妻子烧菜不合口味发怒,有人为员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发怒,有人为种种误会产生的摩擦而发怒……我们无法知道嗔恨的对象中是否有菩萨。如果对菩萨生瞋,过失将极为严重。因此,修忍辱是势在必行,而且应该在瞋恚未生起之前或生起之时即以克制,思维过患,修习忍辱。否则,瞋恚将使自他双方都不得安宁,甚至会让人结束生命,或增加许多敌人。

瞋是不善之中最坏的一种。据说,每一念瞋心可摧毁千劫的善根。在明白了瞋恚的过患之后,我们应该生起精进,时常修习忍辱

有些人或许会想:话虽如此,但是让我生气的对象太多了,我忍受不了。如果是这样,可以思考《如行论》中所说的一个偈颂:“怎得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鞋底,即同覆大地。”此偈颂表述的含义是:我们能否完全调伏所有的敌人呢?当知有情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敌人也永远存在,不可能完全降服;然而,如果能够调伏自己的瞋恚,就不会有任何一个敌人,这不也就如同降服了所有的敌人吗?

      当仇敌伤害我们时,对之不生嗔恨而修忍辱,即耐怨害忍。如果我们还是让瞋恚充满了全身,那么所有的修持都将徒劳无功。


曾经有一个作弟子的,气愤地殴打了一个小偷,他的上师出面制止时,这个弟子仍不住手,于是上师用手指戳他的鼻子高声说:“安忍!安忍!”他才想起了要修忍。倘若等我们怒气全发完之后,再假装修忍,那有什么用呢?虽然刚开始比较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心,习惯熟悉之后便容易了。


如何不对损害我们的人发怒呢?

譬如,被人用棍子击头,不应该对出手的人生气,而应该想: 理由一: 如果要恨真正造成痛苦的祸首,应该要恨棍棒才是。有人或许会想:“棒子是身不由己,受他人支配的。”那么打我的人,本身不也同样是身不由己、受烦恼支配才会动手的吗?所以,我们理应恨烦恼而不应该恨那个人。理由二: 我们之所以遭到棍击,直接原因是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根本原因则是由于过去伤害他人恶业所造成的。既然是自作自受,又何必为此感到愤怒呢?  正如医师或父母亲不会因为被发疯的病人或儿子殴打而生气,反而会努力设法治愈他们;我们也不要对因烦恼而疯狂、身不由己伤害我们的人生瞋心,我们应努力设法地消除他们的烦恼。因此,我们受到别人打骂而身心痛苦时,不要去报复,因为那将成为恶趣痛苦的因,而应设法对治瞋恚,修习忍辱。 

耐怨害忍只能对伤害我们的人来修,而无法对帮助我们的人来修。因此,伤害我们的人越多,修忍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我们应该将伤害我们的人看成是增长忍辱的助伴。阿底峡尊者跟前有个性情恶劣的瑜伽师,别人曾经劝尊者不要留此人在身边,尊者却说:“因为此人,我才能圆满忍辱的功德。”
公案
故事——《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若干世之前,曾为一位在城外山林修行的行者“忍辱仙人”。一次,当时的国王歌利王率众来此处游玩。一位宫女发现了忍辱仙人,见其仙风道骨,心生好感,上前搭讪,仙人于是应机为宫女说法。国王见此情景,心生嗔恨,上前问仙人道:“你证得罗汉果位了吗?”仙人答:“尚未。”国王又问:“你证得不还果位了吗?”仙人答:“没有。”国王说:“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放纵贪欲烦恼的身来挑逗女人!”。仙人答:“我虽然尚未断除贪结,但此刻内心确实没有贪着。”。国王于是起了歹意,他残忍地割掉了仙人的耳朵。仙人颜容不变。群臣见状,纷纷上前劝国王住手,国王不但不听,反而嗔心大炽,他割掉了仙人的鼻子、削下仙人的手臂……直到节节肢解。但血泊之中,仙人面目依旧相好圆满,面色丝毫没有变化。这时,天降大雨,又飞沙走石,国王吓得大惊失色,狂心顿歇。他扔下了手中刀,匍匐到仙人血淋淋的身躯前请求忏悔和宽恕。仙人说:“我心中既没有嗔恨,同样也没有贪欲”。国王说:“大德,怎么知道您心无嗔恨呢?”。

仙人于是作誓愿说:“我如果确实没有嗔恨,请即刻让这身体复原如初。”说罢,身体即刻复原如初。国王于是更觉惭愧、愈发忏悔先前所行,遂皈依仙人学佛。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会,无生法忍是仙人早已融入生命的菩萨本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受”和“忍耐”,但却包含了一切意义上的“忍”,成就了圆满的忍力。 如果我们不消灭嗔心,任由嗔心发展,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过失。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克制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生气是一种习惯,不生气也是一种习惯,我们为何要养成不生气的习惯呢?



文殊勇猛如实知普贤菩萨亦如是我普于彼随学故回向今此一切善三世诸佛咸称赞如是回向最殊胜我亦普以此善根回向为令依贤行


菩提慈善果菩提心为本
弘法利生
广结善缘

微信号:puticishanguo7777长按下图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