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谢东北老铁,让我白嫖”

猫猫 雷叔写故事 2024-01-20



这么多天过去了,全国网友还在为冰雪大世界的集体退票事件唇枪舌战。


各种角度清奇的互怼,看得人大开眼界:



其实,事件本身并不复杂。


12月18日,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


尽管开园第一天的气温低到零下20多度,但仍有4万多名游客前来打卡。


然后,“人从众”的场景就在部分热门项目里出现了。


一些人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苦等几小时都没排上摩天轮、大滑梯这些网红项目。


(小红书上的网友吐槽)


粗疏的运营、混乱的体验让他们深感价值328元的门票实在不值。


于是,众人集体在现场高喊“退票”,还把耗资巨大的冰雪大世界骂上了热搜。


事情发生后,景区很快出来道歉并进行整改。


他们退了部分游客的票。对热门项目,也取消了预约制。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看起来,现实中的管理漏洞正在逐一得到修复,可一些人浑水摸鱼恶意退票的操作,却再次引爆网络舆论。


有人明明在景区待了十个小时以上,却自称什么都没玩上。


带着诋毁之词前来退票:



还有人抓住bug教他人薅景区羊毛:



更夸张的是那些白嫖之后上网炫耀的人: 



他们的存在,生动地展示着什么叫粗犷利己主义。


现在,某些退票人士已经进化到了退羽绒服的地步。


他们前脚刚逛完冰雪大世界,后脚就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把自己穿过的厚款羽绒服退给卖家。


也许穿着不剪标的羽绒服看冰雕,于他们来说别有一番意趣。


只是,在他们享受廉价版岁月静好的时候,电商们却在负重前行:



看着这里,北方网友怒了。


他们觉得,喊“退票”这种操作本就离谱:



毕竟只是个别赠送项目没玩上罢了,至于吗……往年大滑梯都是要收费的。


而且,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本来不就是看宏伟壮丽栩栩如生的冰雕吗?


你这冰雕也看了,该玩的也玩了,十个多小时玩下来,最后说自己啥也没玩到跑去把票退了,这不是耍流氓吗。


我觉得也就是哈尔滨挺宽容的,还给你退票。

你去迪士尼或者环球影城,因为人太多没排上项目。你说你就是来玩疯狂动物城的,但是要排3个半小时没玩上,他们会把500块钱的门票退给你吗?


恐怕不会吧。


用这事薅羊毛。
薅到的是三百多块钱,但丢失的却是很重要的诚信与信任。



钻空子贪小便宜,很香吗?很快乐吗?


可能真的很快乐,但也别忘了茨威格那句经典的话:

命运馈赠的所有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或者通俗点讲,叫:


贪小便宜,总有一天会因小失大。


前阵子正好看到个案例,也和退票有关。借这个时机,和大家分享一下——

“开假病历退机票”



一些人为了能全额退机票,会去网上求助专做全额退票的网店。


接单之后,店家的惯常操作就是给他们开个假的疾病诊断证明,然后以身体不适无法乘机为由,帮他们办病退。


在实操过程中,经验丰富的老板还会手把手地指导。


“如果平台和航司说你开的证明是假的,你就跟他们胡搅蛮缠,实在不行就用投诉来威胁他们。”



很多人靠这一招成功捡漏,表示以后订机票可以随心所欲了。


但也有一些朋友在享受小利的同时,付出了不低的代价。


因为商家没给他们开疾病证明,而是直接开了“死亡证明”:



还有位同学明确要求卖家不能开死亡证明。


可卖家还是瞒着她,一边说着“不会不会,我们超有底线”,一边悄悄给她做了死亡证明。



已经“去世”的他们未来能不能再订机票?我们不得而知。


还有人开假证直接被航司识破:



严格来说,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涉嫌违法。


航司后续是否会报警处理,我们也不得而知。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相信上述故事的主人公一定不会选择贪小便宜。




病退本来是航司给予生病旅客的特殊关怀,现在却被假证贩子变成一门生意,着实叫人大受震撼。


也许你会说,薅一下航司的羊毛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几个钱。谁叫他们不像高铁那样提升退票灵活性?


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每个人都这么想都这么做,损害的就是大家的利益。


试想,假证泛滥必然倒逼航司收紧管理,提出更苛刻的病退材料要求。


真遇上急病,还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整材料退机票,想想就头皮发麻。


还有,如果人人都仗着假证明任性订票退票,挤占的不是大家的乘机资源吗?


今天的你或许还在为全额退票沾沾自喜,可谁知道下次付出代价的人是不是你呢? 


再往深说一层,贪小便宜会伤害整个社会诚实向善的氛围。


你自以为占到了便宜,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这么没了。


人人相互欺骗,人人互相防备,注定会推高社会信任的成本,最后让大家一起为恶化的社会风气买单。


只要有一个人在筹款平台卖惨骗钱,就会有成百上千个人不再愿意献爱心。


只要有一个学生诬告举报老师,就会搞得整个学校忙于自证清白,然后让大家都生活在摄像头下。


只要有一个家长利用课间推搡的事故讹诈学校,就会有一堆孩子永远失去课间十分钟。


只要一人骗婚骗彩礼,就会有一堆人掀起性别战争,恐婚恐育。


只要有一个摔跤老人为了“报销”医药费,讹诈扶起他的人,就会有成千上万个人引以为戒,不愿见义勇为。


(曾经引发舆论轰动的吴伟青案)


一颗老鼠屎,足以搞坏一锅粥。


就说扶不扶老人这事儿吧,我有朋友之前就遇上过。


他看到一个骑三轮车的大爷连人带车摔在路上。

他当时很想过去帮助对方,但又害怕被碰瓷。

周围的人都有类似的顾虑,掏出手机报警的人很多,直接上前的人很少……

那些想薅善人羊毛的老人,让“扶不扶”的灵魂之问成了小品段子。


也让自己和同龄人成了潜在的受害者。

还好一些好心人,绞尽脑汁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方法,才算缓解困境。

他们会在救助别人的同时,全程录像。


这样既不耽误救人,又能保证自己的清白。


可反过来想,做点好人好事,竟然也要细细算计,这不黑色幽默吗?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他人搀扶的时刻,所以还是要尽可能地做些正能量的事情。


人人都心怀善意,社会氛围才能更友好。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可能有更多人乐于伸出援手。


反之,如果人人都活在“算计”和“提防”的心理茧房中,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帮你?


退一步讲,哪怕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却是必须遵守的底线。

否则,谁都不知道“恶”的回旋镖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扎到自己身上。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对啊,高净值citywalk就是有钱人在相亲呗

“6.2级的地震,为何会造成如此多伤亡?”

河南人咋老被地域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感谢东北老铁,让我白嫖”

猫猫 雷叔写故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