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喜的儿子,抹泪的爸妈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5-27



4月24日,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集体亮相。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张瑞雨、芦静等前往位于邯郸的航天员李聪家采访。


村里所有人都在期待、庆祝、欢呼,可记者却捕捉到了不一样的瞬间:播放航天员艰苦训练画面的电视机前、飞船发射的倒计时中,李聪的父母在抹泪。


报喜的儿子,抹泪的父母。读完这篇,相信你也会感同身受。


应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之邀,张瑞雨、芦静为我们发来本次采访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报喜的儿子,抹泪的爸妈


本文作者:张瑞雨 芦静



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点火升空,新一批航天员领命出征。


4月24日,飞行乘组集体亮相。了解到最小的航天员李聪是河北邯郸人,经联系,我们出发来到他的家乡邯郸峰峰矿区大社镇南旺村。


(一)


“亲朋好友的祝贺电话、短信一直就没停。”


李聪父母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表情带笑,眼神里却隐隐透着担忧。


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张瑞雨在采访航天员李聪家人。


他们感慨,李聪打小特别懂事,很少让人操心。参军入伍后,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从不说在训练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李聪的训练细节,离心机测试时胸口被压得喘不上气、穿着厚重的舱外服长时间在水槽中进行模拟训练……看到这些,李聪父母眼里闪着泪光。


“我们也是通过电视直播,才知道孩子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的确,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坚韧和不懈的努力。


想成为优秀的航天员,除了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同样不可忽视,而这,又与航天员的家庭息息相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在现场,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面对采访,李聪的妹妹说着说着就哽咽了。作为同龄人,她心情复杂,也更理解哥哥的不易。她说,在看到其他航天员训练时,她总是会想到哥哥。但每一次,哥哥都是回复“放心吧”。


在父亲看来,李聪天生有韧劲。当得知儿子要当航天员时,他说,要像杨利伟一样,到太空里转转。同时也不忘叮嘱:“能干好尽量干好,只要尽力了就行。”看到家人的坚定,我们由衷敬佩,也默默地为李聪加油鼓劲。


(二)


4月25日晚7点30分,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大社镇南旺村的一户家中人气“爆棚”。还有一会儿,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要飞赴“天宫”。此时,航天员李聪的家中早已座无虚席,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远亲近邻都在翘首以盼着这份荣耀时刻。


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张瑞雨在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大社镇南旺村航天员李聪家中做现场报道。


20时20分,我们的直播准时开始,我们把镜头转向了李聪的母亲。


为了不打扰她收看儿子出征前的每一个环节,正当我选择闭麦拍摄,却看到她红了眼眶,转过身擦拭眼泪。


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我要去采访下她吗?思索一会儿,我克制住了:我不能打断她和儿子之间仅有的宝贵时间。


航天员李聪母亲观看神舟十八号飞船发射后热泪盈眶。


(三)


在现场,大家紧紧盯着电视屏幕,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生怕错过李聪的画面。


“5、4、3、2、1,点火!”这一刻,在场的许多亲友又再次红了眼眶。镜头中李聪的父亲用力挥舞着国旗,仿佛在这一刻,儿子替他实现了“去太空走一走”的愿望。当听到发射成功的消息时,我们看到激动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航天员李聪父母在家中收看神舟十八号飞船发射直播。


“他从小就身体素质好!”“我表弟成绩一直不错,从小就有天赋!”“我哥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他有今天的成绩,我不意外!”当我们采访到李聪的家人时,她们的回答又一次印证了李聪的优秀。


“出差太空,一切顺利!”“希望他能圆满完成任务!”“等你回来后,咱一家人好好团聚!”“我相信他一定能平安归来!”……现场沸腾了,大家自发地为李聪加油打气,这一幕令人感动不已。为了直播顺利进行,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仔细记录着每一个感人瞬间。


长城新媒体集团记者孟维仑在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大社镇南旺村航天员李聪家中做现场直播,拍摄现场画面。


一个小时的直播接近尾声,最后我们说:“祝福神舟十八号飞船逐梦航天,期待你们凯旋!”


“期待你们凯旋。”我又默念一遍。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任金蕊

实习:陈祖明 郭玉蓉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