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色列报复前后,总台记者披露更多细节!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4-29


当地时间19号凌晨,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以色列对伊朗展开报复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李健南所在的总台德黑兰记者站第一时间投入报道。
他们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思考?
今天,他们给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发来稿件,讲述这段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以色列报复前后,总台记者披露更多细节!


本文作者:李健南


(一)


伊朗当地时间19号凌晨5点,我的手机接到了阵阵提示,以色列疑似对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多个国家展开军事行动,且多个地区传来巨大爆炸声。


紧接着,我的微信上收到十几条总台各新闻栏目老师的微信:几分钟后立刻进行新闻连线。当时我就反应过来,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开始了,又将是一个“不眠夜”。


在第一时间联络完团队所有人之后,我们做出了突发应急报道安排:新媒体突发消息必须第一时间发送、摄像立刻前往直播点调试连线设备、安排专人汇总伊朗社交媒体平台的所有相关消息。我洗了把脸,驱散了睡意,开始准备10分钟后的连线内容。


伊朗以色列对峙期间记者李健南的新闻出镜报道。


总台德黑兰记者站由5人组成,包括2名记者和3名伊朗雇员,除我之外,另一名记者倪紫慧也“身经百战”,曾在叙利亚进行了两年的战地报道,出现在土叙地震、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等多个新闻现场。


4月1号,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大楼后,地区安全局势急转直下,为了能第一时间进入报道状态,整个团队分成几组,投入到24小时值班的状态。


事实上,在19号以色列对伊朗展开报复行动的前5天,我们就已经历了一次40小时未眠的“高强度考验”。


左图:2023年土叙强震,记者倪紫慧是首个探访叙利亚重灾区的中国记者;右图:记者倪紫慧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后的视频连线现场。


(二)


在以色列空袭伊朗外交机构后,伊朗政府和军方高层反复发出警告,势必要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展开“最严厉的报复”,但除了口头表态,伊朗并没有公布打击报复行动将如何展开。


是从伊朗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还是通过真主党、胡塞武装等地区盟友对以色列发动多线作战?


不只是我们,连伊朗的媒体和军事专家都没有办法预测准确的动向。这种紧张的等待状态持续了12天后,事情终于变得不寻常起来。


13号,伊朗突然宣布在波斯湾扣押了一艘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货轮;同一天,伊朗国家电视台旗下各语种平台,反复播出伊朗此前军事演习的画面,并公布了伊朗的若干攻击性武器的打击范围。


以色列宣布外长外事活动取消、所有军队处于“全面戒备”状态;伊拉克的亲伊朗什叶派武装力量发表声明,再次对美国和以色列发出警告。


这一切的线索都在显露一个迹象:伊朗做好了准备,军事行动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伊朗在发起军事行动前,在波斯湾扣押了一艘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货轮。


当晚,我们所有人都没回家,TVU直播信号已经同北京演播室联通。微信上4月初就建好的“伊朗打击应急群”也热闹起来,群里100多名领导和同事,都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就绪,总台中东总站也立刻启动紧急报道机制。


23点22分,伊朗行动了。


事后我们才知道,当天晚上伊朗一共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架无人机以及上百枚巡航导弹、弹道导弹,这是中东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无人机作战。


在伊朗导弹还没有抵达以色列的时候,我的首场直播连线已经完成。14号全天,我和倪紫慧一共完成了数10条电视直播和各类新闻报道,这一天也刷新了我们职业生涯的“连线记录”。


在最后一项工作完成后,团队成员约定好明早继续“团聚”在办公室,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当伊朗的导弹落入以色列本土的那一刻,以色列的反击也已经“在路上”。


伊朗从本土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瞬间。


(三)


接下来几天,伊朗表面一切如常,但内里其实已处在高度戒备状态。


17号,我参加了伊朗的建军节阅兵仪式。往年,阅兵地点通常会选择首都德黑兰南部郊区的一处空旷的场地,但今年的阅兵式被紧急设定在德黑兰东部的一个大型军事基地中。


当天通往军事基地的路早早被封锁,层层的安检、荷枪实弹的特种部队,让我也时时感觉到气氛不同往常。


进到阅兵场我才发现,媒体数量被严格地控制,包括伊朗国家电视台在内的所有媒体都不准进行直播,手机网络信号也被屏蔽。细数一下,算上我,全场只有3个外媒记者被邀请到现场。


伊朗朋友告诉我,这些都是为了防止以色列突然发起袭击做出的安全调整。


在等待的几小时中,发生了“小插曲”。由于媒体拍摄台紧挨着阅兵方阵,当伊朗士兵发现了我这么一个全场唯一的“东方面孔”,都热情地围了上来。


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七嘴八舌地跟我讲话,除了问我从哪里来之外,大部分话题都集中在目前的地区形势。


他们说,以色列搅乱了地区局势,杀害了数万名加沙民众,还袭击了伊朗的使馆,这让他们感到愤怒,伊朗除了军事反制和打击报复外,没有别的选择。


当我问他们害不害怕目前的局势时,他们笑着跟我说,你看没看到伊朗导弹打到以色列的视频?现在害怕的应该是以色列才对。


伊朗建军节阅兵式上展示的导弹。图片来源:李健南


在现场,除了阅兵方阵外,各类侦查无人机、雷达、电子战系统、防空火炮、俄罗斯的S-300、伊朗的短程导弹纷纷亮相。在我的观察中,这些武器大部分都跟防空相关。


军人们还时不时地喊出“打倒以色列”等反以口号。阅兵讲话上,伊朗总统莱希再次警告,敌人的任何针对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略和挑衅,都将遭到伊朗的严厉回应。


伊朗军队总司令强调,本次阅兵只展出了部分武器装备,因为更多的、更先进的武器已经被部署到各地,正在“紧张备战”。


记者李健南曾多次受邀参加伊朗革命卫队、国防部等组织的新式武器展、核工业成果展等。


事实上,备战的不止是军队,作为总台驻伊朗记者,我们的情绪也没有一刻能够放松。


19号凌晨5点多是北京时间的10点左右,我发送了第一条新媒体快讯:伊朗伊斯法罕发生爆炸,就马上赶到了办公室。


一杯最浓的土耳其咖啡下肚,我的首场直播也开始了。那时那刻,包括伊朗民众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以色列的回击力度究竟有多大,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手机推送的消息一条一条显示:伊斯法罕的爆炸地点附近有多个军事基地;伊朗全国防空系统已经启动;德黑兰国际机场在内的全国航班全部临时取消。微信上,我来不及回复家人的关心和朋友的问候。


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地将重要新闻逐条发出,争分夺秒地整理手中素材并准备下一个小时的直播连线。作为记者,我们无法左右局势,但我们的职责是将最真实、最客观的报道传到国内。


19号总台新闻中心的演播室同各路记者连线。每一个画面的呈现,都是无数媒体人默默付出的结果。

(四)


19号全天,我和倪紫慧一共进行了15场直播,再次打破了仅仅维持不到5天的“直播记录”。整个团队在经历了14号的“考验”后,这次的状态也变得更加从容。


事后看,本次以色列针对伊朗的袭击是一次“有限度”的行动。首先,袭击并没有像外媒描述的那样,“以色列的导弹击中伊朗的本土”。网络上散播的一些火光冲天的爆炸视频,也被一个个地证伪。


其次,伊朗伊斯法罕的确发生了爆炸,但这些爆炸是由于伊朗的防空系统在空中拦截了3架无人机,整个行动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正在联合国参会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号晚表示,这些无人机是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心理战”,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外国媒体,正在不断地将此事放大,试图从“屡战屡败中获得成功”。


20号,伊朗的媒体也不约而同地组织了针对以色列的“心理战”:各大主流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打出了诸如“小丑的表演”“他们真荒谬”等标语,对以色列进行反击。


Mohajer-10 是伊朗目前公开的最先进的无人机机型。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看到消息,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伊拉克民兵团体的军事基地遭导弹或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北部再次拉响防空警报……


在伊朗和以色列这两个地区军事大国从此前的“影子战争”演变成正面对抗时,中东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这种复杂的局面让所有报道都面临着更高难度的挑战,总台中东总站的各路记者们也仍然在这些国家坚守。我们会牢记总台职责、牢记记者职责,一如既往地将优质报道呈现在国人面前。


总台中东总站部分记者合影。


最后,向所有奋战在中东“火药桶”的记者们致敬,向所有一往无前的媒体人致敬!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倒计时结束,防空警报密集响起!

中国记者现场直击!

耶路撒冷正无眠

记者接命紧急增援!12小时不到,以色列展开报复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任金蕊

实习:尹航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