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e-Crafting Plastics 重塑废料之美

Ehoh IDEAT理想家 2022-10-21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一直致力于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的未来。其特性材料业务部门设立的共创中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旨在提供从灵感到解决方案一站式的体验,服务对象包括设计师、产品开发人员、研发工程师和企业的创新专家。2021 年,巴斯夫全球的四大共创中心共同发起了 Re-Crafting Plastics 共创项目,邀请来自各国的4组本土设计师,以巴斯夫材料相关的工业废料对象,结合来自当地传统手工艺的灵感,进行大胆的再造设计。历时一年,此次项目的过程和最终作品为塑料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新的灵感和视角,是一次对回收材料审美价值的前瞻实验性探索。正如共创中心亚太负责人 Alexandre Dreyer 所说:“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陈旻设计事务所使用的巴斯夫的 FreeflexTM 纤维是来自中国制鞋工业的废旧余料。因从中国传统脱胎漆器工艺中得到了启发,设计师采用瓷花瓶作为内胎模型,结合 Freeflex 轻质、可热塑和延伸的特性,手工打造了这件层层嵌套,多彩交错的作品。由 2947 根小棍连接而成的镂空底座从形态和概念上构建了主体作品的“倒影”。其选用的 3D 打印原生料和技术与主体回收料结合传统手工的方式,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和连接。





IDEAT: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通过作品名“有冇用(USELESSFUL)”,能如何理解你的创作理念?


陈旻:其实“灵感”这个形容不太贴切,我的日常工作并不靠灵感,而是先观察,然后进行材料、工艺的分析推演,不管材料是什么,我都会从材料本身的特性出发,寻找最合适的工艺并付诸实践。“有冇用”系列的创作同样遵循这一法则,我先了解废弃 FreeflexTM 热塑性聚氨酯(TPU)纤维的材质特点,发掘废料的可塑性,之后才推进到“如何塑形”的方法论阶段。我的设计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天马行空的灵光一闪,就像“有冇用”本身的“从无到有”,从废弃到可利用,一切质变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也是我们事务所的创作理念。






IDEAT: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这件作品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所应用的回收材料的特性与你的设计方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陈旻:我的材料观注定了我会通过分析材料本身的特性来决定具体的设计方法,不会违背材料的“天性”,为了设计而设计。“有冇用”有着极为原始的手作过程,通过一只热风枪、一些塑料纤维即可制成,但并非有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回收的 TPU 纤维仍保有轻质、可热塑和延伸等特性,这让我自然联想到中国传统的大漆脱胎工艺,于是采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旧瓷花瓶作为内胎模型,将回收纤维以热熔的方式重组为可利用的“布料”,再将这种“布料”在内胎上定形。通过效仿这种工艺,我们得以将内胎器皿的形状拷贝下来,然后再将热塑后冷却的纤维网剥离,自立成型。






IDEAT:在将回收塑料材料应用到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挑战之处?


陈旻:创作“有冇用”的最大挑战在于废旧 TPU 纤维的性状种类比较多,不同颜色的纤维,其热塑性未必一样稳定,但颜色同样是我们设计的着眼点,为此需要在工艺的具体落地中取得一个平衡。当然,所有手工艺都需要耐心和时间予以加持,这是普遍意义上的“挑战”。






IDEAT:“回收利用”和“升级再造”是否影响了你的创作价值观与意图?


陈旻:这种观念一直存在于我的设计思维中,不能说对我个人有特别深刻的影响,算是当代设计师的一种集体烙印吧。工业设计师并不是要做前无古人的作品,实际上是对已知的东西进行重新认知,把它陌生化后,再一次熟悉的过程,然后根据这些理解,给出旧物在当下的一种新诠释。开始设计一件产品时,我会习惯性询问自己“What ?Why ?”,给足自洽的设计理由。设计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也是一件需要考虑到整个循环的事:完成自己的理念,是设计成为作品的第一步;以合理的生产标准说服生产商生产,是完成产品的第二步;找到销售市场,是变成商品的第三步;让客人愿意买回家,是变成使用品的第四步;而当使用寿命结束,产品变成废品后,把回收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收尾解决了,才是整个设计产品的完全循环。这也是设计师在对个体创作和客户之外的、对于世界“变好一点”的责任。




Jüngerkühn 在巴斯夫加工技术中心的废料桶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热塑性工程塑料(Ultradur® / Ultramid®A / Ultramid®B)颗粒混合物。结合其本身对机器人、工艺、原材料的广泛研究和应用能力,Jüngerkühn 以德国维斯特沃尔德地区的传统蓝白陶器 Kannenbäckerland 为灵感,在设计中融入了这种陶器独特的配色和凹凸不平的纹理。Bembel 2.0 由此“诞生”。





IDEAT: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Jüngerkühn:我们一开始就选中了废旧塑料颗粒,因为它很特别。它们直接结合所产生的肌理感,在日常器物中很少见。因此,我们希望用一个很常见、人们可以一眼认出的形状与它结合,形成对比。我们发现陶器是完美的灵感来源;有很多经典、永恒且典型的器型存在。




IDEAT:你们擅长将对机器人、工艺与原材料的研究结合。在作品 Bembel 2.0 中,所应用的回收材料的特性与你的设计方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Jüngerkühn:整个机器人制造的算法是围绕回收颗粒设计的。我们想让这一原材料成为项目的焦点,并在作品中尽可能“原始”地展示它。从一种材料出发,让它为整个设计的其他方面提供信息支持,这是我们通常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这个项目中,首先要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IDEAT:在将回收塑料材料应用到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挑战之处?


Jüngerkühn: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单个塑料颗粒的形状对整件作品起到的影响比我们预期的要重要得多。它不仅影响设计对象的表面视觉和触觉,还影响我们机器的材料流程的设置。尽管这对我们造成了一些挑战,但这种不规则性也使作品更充满趣味。




IDEAT:“回收利用”和“升级再造”是否影响了你的创作价值观与意图?


Jüngerkühn:其实并不会,因为我们将回收材料视作普通材料,并且也希望它们不会被视为是一种妥协的选择。通过我们的项目,我们希望展示回收材料的高品质和可能性,而且,像我们这次使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Ultradur®/ Ultramid®A / Ultramid®B )颗粒混合物材料还有着独特的美感。






此次项目取材于巴斯夫日本试验室的力学性能测试样条和样片。Seki Design Lab. 基于回收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形状进行整体设计与塑型,制作了刀叉、手机支架、卡扣和开瓶器等 12 件套的常用生活小工具。





IDEAT: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Hiroshi Seki:我在巴斯夫日本试验室看到那些力学性能测试样条和样片时,便凭直觉产生了这一想法。这也许和我平时经常收集和观察各种各样的工具的习惯有关。






IDEAT:Urushi-cutlery 强调了产品的实用性能,基于这一点,在选择所要应用的回收材料时,你会有什么考量?在这组作品中,所应用的回收材料的特性与你的设计方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Hiroshi Seki:当时,巴斯夫共创中心为我提供了一组候选材料,它们主要由坚固耐用的工程塑料制成,可被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具。我想利用这些材料的特性来创造功能性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且可以被长期使用。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我在做设计时,总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想法,而不是单一地去构思想法本身。对我来说,“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废料的问题?”意味着“我们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这些材料的特性和形式,使它们不再只是废料”?




IDEAT:在将回收塑料材料应用到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挑战之处?


Hiroshi Seki:测试用的样条已经注塑成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它们这些不寻常的形状与功能性自然地结合起来。与其说这是个挑战,我倒是更享受这个过程。






IDEAT:“回收利用”和“升级再造”是否影响了你的创作价值观与意图?


Hiroshi Seki:我们希望在不牺牲产品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简化。这一点,在我们做升级再造的设计时也同样适用。我们通过此次 Re-Crafting Plastics 项目的实践,利用回收材料也创造出了可以被用户长期使用和喜爱的产品。




AKFD Studio 将巴斯夫印度实验室测试后的废旧聚氨酯泡沫置于一个简单的金属框架中,由此形成了 The Joyride 的创想雏形。作品的灵感源自印度家庭中常见的传统摇马。回收的聚氨酯泡沫仍然柔软而富有支撑力,适用于马身和头部。设计师为马身坐骑材料的表面另外制作了一片装饰片。其以传统、充满活力的“Jooti”为主要纹饰,使用印度传统刺绣工艺绣制而成,不仅增加了作品整体的美感与趣味性,也进一步提升了舒适度。该作品也已通过了稳定性测试和简单的试用。





IDEAT: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Ayush Kasliwal:我们想创造一些能激发快乐与愉悦的东西。在我们的团队中,很多人成长起来的时代,回收利用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受到同样的启发。回收利用需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做而做!




IDEAT:The Joyride 所应用的回收材料的特性与你的设计方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Ayush Kasliwal:The Joyride 的结构简约质朴,这其中的关键元素是聚氨酯泡沫废料。其结构很特别,具有很好的支撑性和舒适的弹性。我们很直白地直接将它们应用成为皮革刺绣下方的摇马马身座椅和头部。






IDEAT:在将回收塑料材料应用到这件作品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挑战之处?


Ayush Kasliwal: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要用一整张聚氨酯泡沫塑料来做马身座椅,而不用把材料切割开。因此为打造这一结构,我们并没有遇到非常复杂的难题。






IDEAT“回收利用”和“升级再造”是否影响了你的创作价值观与意图?


Ayush Kasliwal:这是肯定的。我认为如今世界上不缺新东西,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创造性的转译和应用系统来使用现有的资源。AFKD 专注于受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启发的设计,而巴斯夫则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创造化学。这就是巴斯夫和 AFKD 愿景一致的地方。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希望设计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关键作用,影响和推动更多可持续的产品的输出。







巴斯夫共创中心 

从灵感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体验


共创中心如同一扇通往巴斯夫特性材料创新世界的大门。共创中心拥有的实力包括designfabrik®设计咨询中心的设计到材料的专业知识,以及Ultrasim®模拟能力。通过各种研讨会,材料咨询设计师,工程师和开发人员集思广益,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的早期,以便他们随时了解进程,从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创新。

https://creation-center.basf.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