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375期【学法个案】(三)对话发生前,发生了什么——大象点评李宏老师学法记录

2015-06-10 李宏、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图片来自网络,找不到作者)



【李宏老师的原始记录】

古诗—画面

老师出示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让学生徐安慧先静静地看一下诗句。

一分钟后,老师问:“看了这句诗,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出现什么画面?”

“有呀,”徐安慧毫不犹豫地说,“有……”

“别急,慢慢告诉老师。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有多大?”

“有电视机一般大小。”徐安慧后来又用手比划了一下。

“这个画面在你脑海中什么位置呢?”

“正前方。”徐安慧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画面有颜色吗?”老师问。

“有。彩色的,绿的,灰的,蓝色的。”徐安慧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脑海中的画面是像墙上的画那样静止不动,还是像电视中那些动态的画面呢?”老师细问。

“是动的。雨在下,水在流,树在摇晃,游人在走动。”徐安慧说得很细。

“你脑海中的画面里有声音吗?”老师不急不躁地提问。

“没有声音。”徐安慧利索地回答。

“你觉得你自己有没有在这个画面里?”老师继续问。

“这个画面里有我,我站在寺庙的顶上往下看的。”徐安慧说得很详细。

“这个画面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呢?”

“很漂亮,水天一色,有山,有水,还有游人。”


【大象按】

老师出示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让学生徐安慧先静静地看一下诗句。【大象按:这个记录很棒。在对话开始之前,学生经历了什么,咨询师有关注并记录。】

一分钟后,老师问:“看了这句诗,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出现什么画面?”

“有呀,”徐安慧毫不犹豫地说,“有……”【大象按:“毫不犹豫”四个字好,好在咨询师不仅关注来访者说的内容,更关注说的状态。】

“别急,慢慢告诉老师。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有多大?”【大象按:太棒了。老师思路非常清晰,明白我们的对话,不是关注内容,而是关注格式:不是关注学生看到的具体信息,而是看这些信息学生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

“有电视机一般大小。”徐安慧后来又用手比划了一下。

“这个画面在你脑海中什么位置呢?”

“正前方。”徐安慧毫不犹豫地说。

“这个画面有颜色吗?”老师问。

“有。彩色的,绿的,灰的,蓝色的。”徐安慧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脑海中的画面是像墙上的画那样静止不动,还是像电视中那些动态的画面呢?”老师细问。【大象按:这个问法很好。用“墙上画面”与“电视机动态画面”来帮学生确认一下自己看到的。这个地方是难点,学生不大容易搞清楚。这样的问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感觉。】

“是动的。雨在下,水在流,树在摇晃,游人在走动。”徐安慧说得很细。

“你脑海中的画面里有声音吗?”老师不急不躁地提问。

“没有声音。”徐安慧利索地回答。

“你觉得你自己有没有在这个画面里?”老师继续问。

“这个画面里有我,我站在寺庙的顶上往下看的。”徐安慧说得很详细。【大象按:能看到自己人在里面吗?】

“这个画面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呢?”

“很漂亮,水天一色,有山,有水,还有游人。”

思考一个问题:对话发生前,发生了什么

李宏老师的这则记录,让我很激动的地方有三个:一是有意识地关注格式,二是意识到记录对话过程学生的状态变化,三是学生对话之前经历了什么,咨询师有意识地进行记录

前两个话题,在其他个案点评中已有涉及。此处讨论第三个话题:

在对话发生之前,发生了什么?

对话发生之前发生的现象,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咨询师自己的身心变化;第二类是来访者自己的身心变化;第三类是正式对话开始之前的具体互动。

比如,在咨询之前,咨询师是否因为个人生活事件,情绪有变化;或者对于来访者的态度;对于这次咨询的信念与假设……都会影响咨询的开局,咨询推进的坚定性,咨询过程的开放度。

再如,来访者本人的身心变化对于咨询更是影响巨大。来访时为了赶时间而撒腿奔跑、气喘吁吁,来访者来之前听闻了咨询师的一些传说而形成心理印象,来访者对于咨询本身内心有自己判断,甚至心有抗拒只是遵父母之命而已……

再比如,咨询师与来访者在正式对话之前经历了怎样的互动,对于咨询的展开事实上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样是看古诗想画面,做法可能有很多:

A.给学生听一遍诗歌,请学生脑海出画面;

B.请学生读一遍诗歌,请学生脑海出画面;

C.请学生静静看一遍诗歌,请学生脑海出画面。

D.老师给学生讲解一遍诗歌,请学生脑海出画面。

对于咨询的对话而言,咨询师与访客发生ABCD四种形式的互动,学生在对话中给出的反馈是不同的,倘若在记录之前不加以说明,容易带来读者的困惑。

综上,记录对话发生之前所发生的现象,一方面是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这次咨询,更重要的是,是提升咨询师本身的觉察力,梳理自己有意识捕捉到的信息,关注自己捕捉信息的维度。,最终实现更充分的了解自己与咨询本身,提升咨询的质量,更好的助人自助。

20150606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成为学习者”出处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样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或www.beingalearner.com 或论坛:bbs.52xx.net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