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姨阴谋得逞!中国留学生要吃大亏了…

美丽 凤凰欧洲 2020-09-14

还记得今年初的“梅特关系”吗?


那时的“梅特关系”成为了英美媒体讨论的热词,两个世界知名铁杆盟友,却因为特朗普的上台,让两国的关系几乎跌进了自1815年后最低谷。



一时间,英国上至女王、下至普通民众都明里暗里地拒绝特朗普访英,单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每一任新总统基本上都称得上是大不列颠最尊贵的客人,但特朗普却不是…… 这种反差也让他恼怒…… 


不出意外,去年2月5日这天,特朗普的“报复”来了,当天他甩出了一条推特,“英国的医保系统NHS快玩完了”。



当时这句话一下子激起了英国人的强烈自尊心,包括所有威敏宫里的人和普通民众都跑到推特上教特朗普做人:“它(NHS)是我们的骄傲!”



可蹊跷的是,梅姨就跟像是和特朗普提前商量好了似的,同日宣布:将考虑在2018年下半年起,履行当初竞选时的执政纲领,即:增加在英非欧盟国家居民使用英国健康医疗服务(NHS)的费用,初步考虑增加2-3倍,以便让常年缺钱、难以为继的NHS能多点收入。


关于这个提案,在保守党竞选时提出时,就广泛受到争议,有批评家认为:“这是一项歧视性政策,让外国人为英国人的医疗服务买单,这合理吗?”



不少在英非欧盟人士为此走上街头,抗议示威,这也获得反对党工党的力挺。


因此这项争议提案刚一出炉,仿佛就胎死腹中。


可这一切在特朗普那条“神助攻”推特发出后,发生了逆转…… 


当时所有舆论,一方面将矛头指向了特朗普,另一方面则全面反思NHS如何能摆脱困境。或许是看到舆论形势非常有利,梅姨政府适时宣布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涨非欧盟人士的医疗费用。


不出所料,之前的反对声音也在那种特殊的舆论环境下,噤声了…… 


即便,仍有人认为梅姨的阴谋不会这么轻易得逞…… 


可是,就在8个月后的昨天,英国内政部正式发官方声明,从12月开始,非欧盟国家居民在英国使用全民健康医疗服务,医疗附加费翻一倍,由原来的200英镑上涨至400英镑。学生等则由原来的150英镑上涨到300英镑。



声明中专门强调:除6个月及以下的短期签证持有者外,所有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公民在申请英国签证时,每年都需支付NHS费用,直至离开英国或获取永久居留权。


如此一来,对那些有赴英国打算的中国人将产生负面影响:打算在英国读一年硕士需要支付300英镑(之前150英镑);读三年本科的学生,将需要支付900英镑(之前450英镑);赴英国工作人士,将可能必须支付2000英镑(之前1000英镑);如果申请移民签证,也可能需要支付 2000英镑(之前1000英镑)。



为了让大家心甘情愿付这笔钱,内政部还公布了一组数字,声称:据兄弟部门估算,政府平均每年在每个人身上投入的医疗花费约为470英镑。


它的潜台词是,“他们外国人这笔医疗费付的太少了!”


英国官方委屈地说:“我们的NHS一直都是我们英国人骄傲,它一直由英国纳税人供养,虽然我们欢迎长期移民也‘享用’它,但它绝不是一个国际卫生组织!是时候让它公平起来了!”



据称,从12月开始,增长的医疗费用将全部投入目前杯水车薪的NHS,每年至少能多收入2.2亿英镑。


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如内政部的逻辑——非欧盟移民长期占便宜导致NHS快垮了呢?


从2015年开始,保守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以“医疗旅游”占用医疗资源等为借口,开始向非欧盟人士收取医疗附加费(200镑和150镑两个标准),并附加一句“即便这样,还是不够,至少还得翻三倍”。



但事实上,这笔多收的这些医疗附加费,相对于每年2000亿英镑的总支出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更没有因此提升英国医疗水平到另一个层次。


“享用”这个词用的也更是难圆其说,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NHS,“免费,听上去是挺令人骄傲的,但也就是听上去而已,效率是硬伤……”


其中,对此感触最深的要数中国留学生,经常有留学生向记者抱怨,“我来英国都没有看过病,不是我没病过,而是看了也没什么用,基本上都是自愈的,我真坚强……”



也有很多坚强的真人真事被大家广泛了解,比如:


“曾有留学生做饭时手被刀划了3厘米一个大口子,结果在急诊排了很久队,伤口都自己干掉了,没缝针就被打发回家的。”


“有吃苹果过敏,看急诊排队排到最后,连医生还没见着就自己恢复了。”


“有突然呕吐去医院查,查了快一个月,发现有胆结石,医生直接说,那你把胆切了吧,然后直接给他吓回国看病的。”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句中国留学生最常听到的、来自英国医生的经典口头禅:“我看你没事,回家喝水去吧……” 



有机构做过一份调查,超过80%的中国留学生从未去英国看过病,但他们依然需要每年交150英镑医疗附加费。不少留学生吐槽,“这钱交得太亏了。”


如今,这笔钱又将被翻倍,有留学生告诉记者:只能说未来,我们的亏吃得更大了。



另据内政部消息,在这项增加收费的措施12月执行前,将首先需要议会同意。但英媒评价:这项措施通过是没有悬念的,现在的唯一悬念是:什么时候这笔钱会再次翻倍。


所以,即便再不合理、再不公平,想来英国留学工作的中国人,也只能继续多掏腰包了。


 

精彩推荐

明天,英国天气又要大变脸了!
卡戴珊巨臀—要钱,更要命
英媒:房价狂跌,而年轻人仍买不起房

平均每天6.7人遭遇性犯罪,英国的骄傲成了性侵者的天堂?

英媒炸了:一家中国公司造成数万名英国女人怀孕

隐形的暴力:揭露英伦名校的另一面

责任编辑:李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