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老楼,“这墙你看,一扒拉全掉!这还能住吗这房子?”

亓玥 问北京 2024-03-21


导 读

危楼重建,根本目的是排除居住危险和安全隐患。可对于居住在“危楼”里的居民来说,重建谈何容易?在北京北二环外的一处老旧小区院落里,居民们长期“忍受”着“危楼”带来的各种烦恼,他们的生活环境究竟何时能得到改善呢?



居民:70年老楼成“危房”


近日,多位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55号院的居民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院内有数十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楼房。十年前产权单位原计划对院内的老楼进行“原拆原建”,但最终没有施行,如今又是十多年过去了房屋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居民们都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安德路55号院位置/高德地图

东城区安德路55号院位于北二环以北,院内共有32栋住宅楼,都是原冶金工业部的职工宿舍楼。其中22栋三层“红楼”建于1952年,5栋四层高的灰色外墙楼房建于1956年,另有5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六层红楼。居民张女士、王女士介绍说,三层高的红楼和四层高的灰楼外屋顶都是木质材料,室内屋顶、墙面有一种叫做“苇薄”的材料,由秸秆、黄土等混合而成。由于建造房屋所用材质特殊,加上经历了70年的风吹雨打,院里这27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房屋已经成了“危房”:


居民:从24栋一直到28栋是1956、1957年盖的,剩余的都是1952年盖的,这边全是全是木结构的,所以一烧就通天。这个(灰楼的)房子啊你看外表上已经都弄的差不多,但是内墙拿那火穿子一穿就进去全是‘苇薄’,麦秸秆儿跟土弄在一起!一级危房,必须拆的。


安德路55号院/亓玥摄

个别楼栋出现了“倾斜、沉降”现象/亓玥摄

居民:这墙都粉末!


“问北京”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层小红楼木屋顶的横向裂缝已经清晰可见,四周外墙由一块块红色的墙砖组成,外墙皮有些已经剥落。

出现裂缝的木质屋顶/亓玥摄

墙砖中间涂着白色涂料的圈梁,有些地方看起来也经过多次“缝补”,表面看上去有不少裂缝和坑洼。有居民随手一碰,一大块外墙皮就“噗通”掉在了地上,在墙皮已经掉落的位置,内里黄色的材质也清晰可见,手指轻轻一戳就化成块状、粉末状“扑簌簌”往下掉落:


居民:这墙一打突突突,就粉了。这墙,这都粉了,你看看你瞧见没有?这你说要倒了不就倒了,这个你看这不一扒拉全掉了吗?这还能住吗这房子?


掉落的墙皮、粉末化的墙体/亓玥摄

物业:楼道里杂物清不动


在22栋三层高红楼中,有两栋是筒子楼,楼内为公共卫生间,房屋里没有设置厨房。记者跟随居民进入筒子楼内,两侧的墙皮上布满了斑驳的污渍,各种线路贴墙穿过。

堆满杂物的楼道/亓玥摄

楼道里的各种线路/亓玥摄

晦暗的楼道上两侧堆满了各种桌具、杂物,一些破旧的柜子周边已经结出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楼道中间剩下仅够一人通行的宽度。穿行其间,每隔几步就能看到消防安全提示、杂物清理提示和红色防火装置。面对这样的场景,几位站在一旁的老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无可奈何地表示:


居民和物业:不行,人不让挪,我们年年就是来贴通知。老人都知道,给我们打架,我们抬下来以后给清下来以后,人家住户又给我们抬上去了。你也没法清了,清不动!人家说我这里有古董,我们又没执法权。


筒子楼内现状/亓玥摄

屋顶红色的防火装置/亓玥摄

杂物旁的清理提示/亓玥摄

居民:特殊装置防耗子


在其余20栋三层高红楼里,除了大约325户为产权房,还有150多户居民家中没有完成分户改造,有些需要多家合用一处卫生间和厨房。“问北京”记者在一间共用厨房里看到,贴满报纸的墙壁很多地方已经发乌发黑。

公共厨房内部/亓玥摄

在一间厕所里,门一打开,瞬间刺鼻的下水道返水味儿扑面而来。而为了防止下水道里的耗子往上窜,居民还在出水口处安装了一个特殊装置:


居民:你再看看我们这厕所,你看看这都拿吸铁石吸着呢。上耗子了,这门关不上,你看底下耗子给我嗑空了,看底下,上面洗澡底下打伞。


厕所下水口处的“特殊装置”/亓玥摄

居民:盼早日原拆原建


房屋冬天冷夏天热,下水道今天漏明天堵,这些对于居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让他们不能熟视无睹的是房屋年久失修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内墙特殊材质所潜藏的消防隐患。

院内现状/亓玥摄

居民们介绍,2013年产权单位曾经发布通知,计划对55号院进行危旧楼改造,当时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原拆原建”,但却由于多种原因最终没能施行。直到2023年产权单位对5栋灰楼、5栋六层红楼进行了抗震加固,其他22栋三层红楼因为无法再进行加固,至今没有改造、改建。不过,住在灰楼居民刘女士认为,改造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多位居民们都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隐患:


居民:2015年没拆成就搁下了。这个东城区最大的这个着火隐患也是这儿,房顶都加上灭火弹,那不都是木结构么。真希望政府给改善改善这个院,原拆原建赶快实现,尽快实现!


院内危改的相关通知/亓玥摄

四层灰楼外观/亓玥摄

物业:日常维护管理成本高


在现场,小区物业北京安德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从物业的角度出发,他们也盼着居民的愿望能尽早达成:


物业:这个管子什么都是烂的,都是多少年了都。经常就是下水道都堵塞,我们得一节一节地换。这个房子你看这每天提心吊胆的,就这个防火这块,每天都有巡视,维修的什么工作量大。


安德路55号院老楼外观/亓玥摄

属地:曾和产权单位沟通过


为此,“问北京”记者联系小区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城建科了解情况。工作人员查询相关信息后表示,作为属地他们同样希望院内的住房安全隐患能早日排查,就这一问题他们也曾和产权单位进行过沟通:


城建科:居民还写了一个联名信。我们也给产权单位这边也都发过去了,他们这边是都知道大家的这个情况的。我们跟产权单位当时联系过,产权单位说他们其实是已经报上去了,但是因为现在关于原拆原建这个事儿,审批的比较严,现在还没有回复呢。


安德路55号院/亓玥摄

产权单位:在等待政策出台


“问北京”记者也辗转联系到了产权单位国资委冶金机关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问北京”记者产权单位也多次将情况上报给国管局,但目前央产房原拆原建还没有成型的文件可作为依据,他们也在等待相关政策出台:


产权单位:这块我们是在等政策,因为前年的时候国管局发了一个就是关于这种危旧楼,就没有改造价值的,他出了一个文件。他是在做试点工程,在做试点工程做完了以后,下一步怎么推进这个工作,我们是在等这个政策。

因为这个不是说像综合整治,那么可以容易推进。像这种原拆原建的那肯定就是说首先必须得所有的住户都同意,然后资金来怎么分摊,是完全财政出?还是需要居民出一部分?还是可不可以加面积?这些都是需要相应的细则定了以后才能往下推。


“问北京”记者又先后拨打了国管局房地产管理司多个部门的联系电话反映问题,并将问题通过国务院小程序进行了提交。事件后续,“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小 问 说


落实危改大家盼。

究竟何时能实现?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亓玥     编辑丨亓玥

值班主编丨唐言


问 精 彩

问天气丨电梯内没有语音播报,视障人群:“我就猜着走呗……”

问民生丨注册地址一变再变?“后面打他们这些电话也打不通了……”

问民生丨“常住业主按临停收费,真是天价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