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罪名解析】单位行贿罪

2017-09-25 刑事读库 刑事读库

声明:

1、刑法分则常见罪名解析系列文章由“刑事读库”公众号整理,旨在为刑事办案提供更大的便捷,由于篇幅较大,工作量大,现按罪名在本公号推送,后期将进行统一在“刑事读库”公号整合,方便查阅。

2、选材来源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网、刑事案件办案大全.exe、刑法大全.exe、《刑法规范总整理》一书、《刑事审判参考》、人民司法、最高法公报、两高指导案例以及散落在各公众号的实务文章。其中,规范整理部分大多来自《刑法规范总整理》一书,裁判要旨部分多由“刑事正义”公号整理并授权,特此感谢。

3、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联系“刑事读库”公众号,如有错漏,请在后台或留言区批评指正,小编将予以更正,在此感谢。

4、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目录

1、刑法条文

2、概念与构成要件

3、罪名认定

4、规范整理

5、裁判要旨

一、刑法条文

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概念与构成要件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 一 )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

  该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而非某个人的财物。同时,也包括一些具有财产性质的利益,如国内外旅游等。

  ( 二 )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人员以 " 回扣 " 、 " 手续费 " ,情节严重的行为。  

  ( 三 ) 主体要件

  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所谓 " 单位 " ,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与单位受贿罪不同,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还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有限公司、外资公司、私营公司等等。

  ( 四 )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三、罪名认定

(一)是否构成单位行贿罪,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这里所讲的单位,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应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第二、单位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本单位的意志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行贿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二是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单位行贿行为主要有:(1)经单位研究决定的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2)经单位主管人员批准,由有关人员实施的行贿行为;(3)单位主管人员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实施的行贿行为。


本案中多名证人证实:“给于各县区新华书店的返点回扣是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决定的。柳州片区返点回扣主要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孔某某负责,其也有记录。”本案情况符合常见的单位行贿行为。


第三、单位行贿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


第四、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第五、构成单位行贿罪必须具备“情节严重”。


(二)单位行贿罪和行贿罪之认定

(来源:浙江检察网  作者:许建平)

单位行贿罪相对于行贿罪来说,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主体上的不同,一个是单位,一个是自然人。然而,单位犯罪的主体又是自然人和单位的结合体,具体行为实施时必须依靠自然人的行为去表达单位的意志,尤其是“一人公司”制度下,个人意志和公司意志、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相混同,从而使司法机关认定行贿行为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带来了更大的难题。当然,如果个人为了达到犯罪目的而成立单位实施犯罪,由于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所以对这种情况,本文不作探讨。另外,囿于篇幅,本文讨论的“一人公司”仅限于一个自然人作为股东的公司。

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第一条对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解释是“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原公司法,一人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资格,因此,按照刑法和新公司法的规定,一人公司可以成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从而使“一人公司”制度下,分析单位行贿罪和行贿罪之区分标准有了实践意义。

无论是单位行贿罪,还是行贿罪,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认定“一人公司”的行贿行为是单位行贿抑或个人行贿也应当从“谋”“取”两方面着手。

一、从“谋”的方面看,是指行贿的目的是为了公司还是为了个人

“谋”是犯罪的目的,体现的是犯罪意志。单位行贿罪的一个很大特征就是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行贿。但是在以单位为名的表面下,目的是为了公司还是个人,体现的是单位意志还是个人意志,是判断其行为属于单位行贿罪和行贿罪的重要方面。如何判断是否是单位意志,在实践中应掌握三点:

首先,所“谋”的是单位之不当利益还是个人之不当利益。单位作为一种法律规定的拟制人形态,之所以能构成犯罪,是因为它和自然人一样拥有犯罪故意。犯罪行为的发生体现了单位的意志,而不是某个人的意志。这是判断构成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的重要方面。单位行贿罪作为单位犯罪的一种,必然也体现了单位的意志。单位行贿,主要是为单位之不正当利益,如请托的事由关系到公司的业务拓展、规模发展和利润创收等方面。自然人行贿,主要是为个人之不正当利益,具体请托的事由一般不会涉及到某个法人的利益。因此,判断一人公司行贿的目的是为了单纯的个人利益还是公司的业务,这是是区分一人公司是单位行贿罪抑或行贿罪的重要参考。例如,某一人公司投资人为了能从国外走私轿车而从公司账目上拿了钱向他人行贿,尽管钱是一人公司账户上的,但是行贿的目的却是为了单纯的个人利益,因此此种情况下不能认定单位行贿罪,而应认定为行贿罪。

其次,所“谋”之利益是否经过单位决策。单位犯罪中体现的是单位意志,是经过单位的内部议事程序或是经过单位决策者决定的。然而,单位犯罪中单位的行为实施依托于自然人的行为而存在,同样,自然人亦不能从单位中分离,其个人意志通过集体决策或主管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表现出来,从而上升为整个的单位意志。自然人意志和单位意志之间的关系在一人公司中体现的更紧密,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的是重合关系。这是由一人公司固有的组织结构所决定的,一人公司的决策者绝大多数是该公司的投资者,因此单位的意志也就是公司决策者或是投资者的意志,此时单位意志和个人意志是同一的。但是不排除一人公司存在着实际经营者并非投资者的情况,例如投资者担任董事长,而实际经营者担任经理等。此时个人意志上升为单位意志必须经过公司的议事程序或者决策机制。如果个人意志没有经过此类程序,而直接由操作者自行以单位名义将个人意志加以实现,即使是一人公司的投资者实际执行,仍然应该认为是个人意志而不是单位意志。

最后,所“谋”之利益是否真实地体现了单位决策者的意志。此种情况主要指是一人公司的投资者和实际经营者不是同一人,而投资者或是实际经营者中的一人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诱使他人发生认识错误,从而在决策时同意了另一方的意见,导致了单位犯罪的发生。例如,一人公司的经理向董事长汇报称要向某单位购买设备,才能合作开发某个项目,但董事长同意后,经理没有将钱购买设备,而是送给该单位领导,从而赚取不易之财。这样由于公司成员是在受蒙蔽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即使是经过了公司规定的议事程序,仍然不能上升为单位的意志。

二、从“取”的方面看,是指行贿后获得利益是归谁所有。

“取”体现的是犯罪后收益的流向和分配问题。一人公司的特殊性在于同一人投资,同一人收益。倘若该一人公司的财务制度混乱,并且和投资人的个人财务相混同,造成无法判断到底是为了公司利益还是个人利益,将给司法机关认定罪名带来困难。

首先,如果如果因行贿而获得的收益没有进入公司的账户,即使体现单位意志,也是为了公司的业务和目的,但是直接被投资者自己所拥有,笔者认为由于投资人设立一人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从而推定其实施犯罪时就是为了能最大程度的获取个人利益,应该认定为行贿罪。

其次,如果因行贿而获得的收益纳入公司账户,则要区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行贿是为了其个人利益,体现的是个人意志,并将犯罪收益放入公司的账户内,此时,只能认定这一“将收益纳入公司”的行为是其个人的再投资行为,和公司没有任何刑法上的联系,应认定为行贿罪;二是如果行贿是为了一人公司的业务和发展等,体现的是单位意志,此种行为符合单位行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应该认定为单位行贿罪;三是如果行贿是为了公司,也体现了单位意志,并且收益也进入公司账户,但是该笔收益没有实质上的参与公司经营,并且之后又转为投资人个人所有,笔者认为此时情况下,因行贿获得的收益纳入公司账户,无非是从公司走账一种形式,不影响认定其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此种情况下还是应该认定为行贿罪。


四、刑法规范总整理


1.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

2.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

3.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的规定(2000年)

4.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但尚未依照规定程序获取该单位职务的人员是否适用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问题的答复(2004年)

5.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8年)

6.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

7.胡林贵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贿;骆梅等人销售伪劣产品;朱伟全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黎达文等人受贿,食品监管渎职案(最高检察院2014年指导性案例)

8.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

9.关于被告人林少钦受贿请示一案的答复(2017)


五、裁判要旨权威观点


1.单位行贿与个人行贿的界分(人民司法2016.29.033)


【裁判要旨】承包合伙体不是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合伙体成员实施的行贿行为属个人行贿;行为人帮助其他单位的项目承包人实施行贿行为,应区分项目承包人与单位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若单位仅向项目承包人提供资质,项目承包人自行投资,自负成本,向单位上交管理费后盈利均归个人所有,那么行为人帮助项目承包人实施的行贿行为与单位无关,属个人行贿。


【案号】一审:(2014)鄂三峡刑初字第00063号二审:(2015)鄂宜昌中刑终字第00229号


2.单位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人民司法2011.10.017)

【裁判要旨】(无,仅作所索引提示)

【案号】一审:(2010)二中刑初字第689号二审:(2010)高刑终字第363号


3.单位行贿犯罪的追诉期限(人民司法2015.14.098)

【裁判要旨】(无,仅作所索引提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