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之前,你务必要跳一次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格总在人间 Author 格总

来源|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分享|知识星球精选(id:xingqiusvip)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而跳槽,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决定。尤其是在30岁之前,这个选择更是至关重要。

今天的「星球精选」,和你分享作为职场博主的格总如何看待【跳槽】这件事。

——星球君


1

一个人一辈子究竟应该跳几次槽,究竟该什么时候跳,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原因是人和人的差别太大了。

上面这句话,你们同意吗?当然同意。因为有的人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也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有的人跳来跳去,人到中年什么也不是。那为啥我又说,30岁之前,务必要跳一次槽呢?我凭啥这么说呢?既然跳槽这个事儿没有标准答案。作为一个职场博主,我今天想认真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就是跳槽。这篇文章我思考了很久,甚至需要鼓起勇气来写,因为我知道,我的话可能会冒犯到很多人。但我还是想谈一谈。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不同意我,但我希望你能认真想一想,尤其是想一想自己的处境。我先说第一个观点: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对人生的影响,是逐渐递减的。这句话,没问题吧?比如你可以活到75岁,今年只有25岁,那么当你做出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这个选择对人生的影响,就是50年。这个选择之后,你还会有陆陆续续的其他选择。虽然这些选择一样会影响你的人生,但是不要忘了,之后的这些选择,都得建立在之前的那个选择之上。比如,你25岁选择去大城市,30岁时你和遇见的某个人结婚,你之所以可以和对方结婚,原因之一,是你25岁去大城市的那个选择:你如果不来大城市,你根本遇不到ta。这显而易见。25岁的选择,影响30岁的选择,让你可以和ta一起生活整整45年。这就是选择越早,对人生的影响越大。这个观点放到我们的职场上,同样成立。

2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研究生毕业收到华为offer的那几天,周围好多人都问我,确定要去那么远的城市吗。深圳?嗯?因为我的同学们除了出国的,大部分都留了北京。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因为我本来也不是北京人,甚至不是北方人,我一个东北的同学说,我才不会去深圳,我这辈子去过的最南边,就是北京了!那会儿我才25,我觉得不应该这个年龄就考虑,要定居在哪里。于是我离开北京了。后来我外派去海外,再后来回国,再跳槽,再创业,再跳槽……一直到今天,我的人生轨迹一直受到最开始的那个去深圳华为的影响。这就是选择越早,对人生影响越大。好了,你可能会问,选择越早,对人生的影响越大,这个我承认,可是为啥就应该早一点跳槽呢?糟糕的跳槽对人生的坏影响,也很大啊。来,下面是我的第二个观点:如果你不跳槽,你就没办法得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这些重要的东西,得到的越早,对人生的帮助就越大。它们包括两方面:第一,离开一家公司的勇气。在我接过的几百个咨询电话里,有一类电话,我接得最痛苦。往往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干了好些年,觉得收入太低,或者公司做不大,或者行业在走下坡路,他来问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已经是死局了,我也没办法。要不,你跳槽试试?这个时候,他已经接近30甚至更大了,一天到晚就埋着脑袋在这份工作里,除了手头这点活儿,其他啥也不知道,啥也不会。然后他问,啊,一定要跳槽吗?看到了吧,这就是呆的时间太长,人已经不再有勇气离开,在有一天终于被裁员之前,他会一直这么纠结下去。第二,你没办法拥有客观评价一家公司的能力。评价一家公司好不好,得有对比。对于一个从来没跳过,或者极少跳槽的人来说,这太难了,光听周围人的意见,作用不大。没有见识得足够多,根本建立不起一个参照系。这也是很多人在烂公司,可以忍受那么久的原因。

3

没有跳槽的勇气,也没有评价公司好坏的能力,这两点组合起来,基本上就指向了一个糟糕的职业生涯,和一场即将发生的中年危机。我不是说,你的第一份工作一定很糟糕。而是说,对于第一份工作,你连评价它的能力都不会有,你觉得它好,可能只是因为你没见识过真正的好。明白没?除非你在知名的大厂工作,因为全社会对大厂的评价,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但即使在大厂,也不绝对。华为是大厂,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华为够好了吧?但是我跳槽离开之后,慢慢才发现,华为的某些好,值得商榷,至少对我来说,值得商榷。我见识过,所以我敢这么说。看到这里,你应该懂了,如果认定你的第一份工作就很好,舍不得也好,不敢跳也好,总之就是不跳。那么这份工作是一份真正的好工作,概率很小。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见识。有些人把择业比作择偶,说择业和择偶一样,别人怎么说不重要,自己舒服才最重要。我觉得还不一样。择偶的确要讲究自己舒服,哪怕对方条件比你差一些,你就是喜欢,就是爱,双方性格合拍感情也好,小两口恩恩爱爱,你侬我侬。这样的婚姻,比很多有钱人家的狗血剧,要幸福得多。但择业呢,它不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评价。你主观上再觉得合适,舒服,如果客观上的收入待遇不跟上,个人不能持续晋级,提升,恐怕也很难说是一份好工作。千万不要等周围同事纷纷离开,有更好发展了,你还叹息说,唉,我当初明明也可以啊。好了,讲完第二个观点:不跳槽,就不会有离开的勇气和评价公司的能力。接下来,你应该会问另一个问题:好吧,跳槽也许是对的,可是万一跳去的地方更糟糕呢,怎么办?继续跳吗?这就引出我的第三个观点:跳槽或者说求职,是一项技能,是一项可以通过学习,通过练习掌握的技能。这项技能与你什么学历,什么行业,什么职位,都没有关系。

4

我们把求职技能这个事,拆解一下,归根结底是看两方面。第一是“能力”,第二是“判断”。先说能力。所谓求职能力,不是工作能力,而是“找工作”的能力。意思是你在招聘市场上的表现,不管是岗位收集,还是简历包装,以及面试准备,还有谈薪方案,你确定已经发挥出你100%甚至120%的能力了吗?如果没有,月薪1万的你,只能找到1万1,最多1万2的新工作。掂量了一下觉得不划算,很多人就放弃了。可是如果你的求职能力强呢?同样一个月薪1万的你,就可以拿到1万5,甚至1万8的offer。这就是找工作能力的差别。再来说判断。判断分成两个层次。第一,是你对拿到手的offer(拿offer是由能力决定),如何看待;第二,你对你在就业市场上的位置,怎么评价。哦,甲工作虽然薪水还不错,但是上升空间小;而乙工作薪水将就,但是行业正在上升期,3年之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第一层的判断。哦,这个丙工作对我来说只是保底,我的价值可以拿到更好的;可是丁工作基本是我能力的天花板了,我得赶紧敲定,别让对方犹豫。这是第二层判断。就这样,“能力”加“判断”,形成一个职场人“系统化的求职技能”。学历背景和工作能力差不多的两个人,一个求职技能高,一个不太会求职,5年10年之后,职业发展会是天壤之别。在我接过的职场咨询里,例子简直太多了。那么,如何积累求职技能呢?一方面是在职时,你要诚实地面对你对当前工作的感知,到底是它真的不好?还是你要价太高?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就是在每一次跳槽中反思,复盘,学习,积累。好吧,如果你还很年轻,工作已经尽心尽力,回报依然满足不了你。那么,请勇敢的离开吧。30岁之前,你务必要跳一次槽。如果你30岁之前,都不敢,就不要奢望30岁之后还有这个勇气,别忘了我一开始提到的观点:选择越早,对人生的影响越大。作者:格总,前华为销售;前投资公司总监;《职场的逻辑》书作者;中文互联网最能帮到职场人的写作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格总在人间(ID:I-Gargamel)

  ✦星球推荐✦ 

「格总的成长格斗营」


♢ 本星球由格总创建,前华为海外销售总监,后进入某央企核心部门打理上亿资产,5年写作500篇原创文章。
 在这个星球里,你可以收获到职场人在个人成长 、人际关系、职场晋升、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高价值建议。


👇长按扫码,加入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