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

城Plus 城PLUS 2021-07-07


在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之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在谋求创新发展的时候,提出要找一个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才有了三龙湾的综合规划。这个地方属于广佛两地非常集中的制造业核心地区,区位也是对应广佛而言最为直接交界的地方,尤其是紧邻广州南站。范围涉及到三区五镇街,是佛山最为强劲的几个镇街之一,整个地区总产值达到2000多亿,占佛山的21.1%。这里还有中德工业服务区和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两个重要的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佛山市委市政府希望三龙湾能针对性地体现对佛山的要求,提出三个特色定位,广佛极点、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


  区位特征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毗邻广州南站;地处广佛同城化发展核心区域,是广佛同城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空间


三龙湾所处的位置在广佛两个中心区的连接带上,对于周边高端资源的集聚具有先天优势,这些优质空间到达传统中心区的距离非常近。创新集聚之所以涌向城市中心,是由于城市的服务能满足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一个创新产业的发展人是最重要的,人的服务才是产业留下来的最根本取向。



  产业与创新特征  

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态势初显,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


佛山是制造业强市,腹地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制造业载体和产能,三龙湾还面向肇庆、中山和江门,具备整个珠江西岸强劲的装备制造业。同时近年引入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三龙湾这个地区已经慢慢形成了一种创新趋势,对于未来创新集聚而言是非常好的前提条件。



  生态特征  

水网密集,岭南水乡特点鲜明


三龙湾拥有2.4万亩连片的“绿芯”,和长达80公里的滨水岸线,生态基底好,将来是非常优越的环境配套。



  用地特征  

建成度高,城乡交错,集体建设用地比重


在佛山当年的南海发展模式下,三龙湾现状建设用地占整个范围的63%,三龙湾用地特征呈现出已建设区域占比高、集体建设用地占比高、既定利益错综复杂、城乡用地混杂交错的特征。因此三龙湾的开发建设不是一张白纸,在存量空间上探索创新才是出路。


三龙湾三调现状建设用地


  人口特征  

原住民为乡村人口,城乡二元现象突出


这个区域130平方公里的30万人中60%是原住民乡村人口,从事租赁、生产等非农职业,生活方式上已基本城镇化,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然而管理方式还沿用原来的乡村管理模式,与城市发展是有矛盾的。所以三龙湾未来要思考的是原住民和新引入的创新人才在这里如何更加和谐融合发展。


三龙湾村委会与社区分布图


  文化特征  

地处“南番顺 ”传统核心区,人文底蕴积淀深厚,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核心传承地


三龙湾所在地是“南番顺”传统核心区,人文底蕴积淀深厚,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核心传承地。这里包括“私伙局”、“食夜粥”、“叹早茶”、舞狮、“扒龙舟”,与港澳很多的历史文脉都非常相像,在文化上非常有特色。





在大湾区,三龙湾以制造创新、广佛合作、岭南水乡这三个特点为目标。制造创新,制造业现在面临的转型升级的压力非常巨大,三龙湾更需要的是创新转化,来这里进行合作,作为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创新(转化)中心;广佛合作,有责任深度参与广佛极点建设的重要平台;岭南水乡,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圈。



1)发挥佛山特色与优势,构建区域创新协同格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面向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三龙湾在这个层面上不具备原创资本,因此需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同时对香港、澳门、广州及内地多个地区创新合作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吸纳创新外溢、创新转化。


2)满足本地原住居民、大量基层创新人群、长期定居创新人才的多元需求。


对于创新而言,三龙湾未来从高端的科研人员到管理人员,到初创青年,到产业工人,四类人群的倾向是共通的,如餐饮、交通、既定的公共服务,但是不同的年龄层次里面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尤其对教育、文化、医疗、开敞空间和时尚消费品。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完善优化城市空间,形成持续吸引力。



3)思考:现有的原住民与创新人群之间的关系?


结合乡村振兴,探索乡村住宅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保留村落特色和居住空间形态,置换原住村民,转变经营模式,打造新时代岭南乡村风貌,将村庄改造为适合创新创业人群居住的低成本高品质居住空间。


4)针对不同创新类型的空间需求差异,打造涵盖知识、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主题创新单元。


创新单元会根据对应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种创新类型形成各种创新小单元,推动这个地区在未来创新资源集聚时形成体系。三龙湾的区域里分布有若干个创新单元,与开敞空间、自然生态及村落形成关系。其中创新空间+村落,在这种既定的空间未来融入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深层次的思考,不是简单的居住,可能会跟村级工业园联合改造形成创新单元,甚至村庄也有可能成为创新空间。硅谷的创新是在车库里,三龙湾的创新可以在村庄、民居里。



5)制度保障:如何通过存(减)量发展上塑造创新空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管理示范区建设试点,三龙湾提出了四点与创新的聚集相关的想法:


①预支奖励指标——连片改造的村级工业园项目,涉及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需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且预计当年底完成或启动实施改造的,按季度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预支存量建设用地奖励指标。


②实施用地置换——对于连片改造的“三旧”改造、片区综合整治项目,依照一定原则,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之间、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之间、国有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之间置换。


③构建征收新机制——征而不转的探索:允许对征收后的土地适时实施转用,允许市属国有企业或区属国有企业通过短期租赁方式实施“梯级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集体资产转为国有出让物业:鼓励镇村成立全资项目公司,或与龙头企业成立合资项目公司,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中依法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建设用地。


④构建利益平衡机制——原有土地权属人利益平衡机制:探索解决减量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对土地价值发生改变的利益平衡机制。


图源:tatic.nfapp.southcn.com



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在边界地区全面部署战略平台,促进协同发展。大湾区提出加快广佛同城化,广佛同城进入高质量发展融合阶段,三龙湾需要高度参与广佛同城极点建设。早期广佛同城是产业的扩散,再到人口的扩散,再到现在的广佛同城。在广佛同城交界线上形成了若干个连续的自发形成不是由规划引导的发展地区,这些边界区域的合作是没有深层次秩序的,因此下一个阶段要进一步积极探讨。



广佛两市正抓紧开展同城化研究与空间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合。目前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不少的桥梁已经开始建设,同时广佛两地轨道一张网也已经实现,未来在设施方面也会进一步提高。



产业协调方面,编制规划的时候每个城市都要高端的产业,重复性很强,由于合作区域的空间是有限的,很难落入实体制造业,关键要关注产业发展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打造一个共同推进广佛4万亿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


公共服务方面,三龙湾已经实现很多好的突破,包括同城异地办理、香港企业证照办理等的200多项民生的这些手续都可以实现。广佛是两个独立的财政体制,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它是分离的,未来需要制定统一标准的跨行政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推动两市居民平等享受两市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资源。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划定合作区域,探索成立联合投资公司,在一定的封闭区域内,实现市场投资,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三龙湾拥有超过80公里的河岸线与超百公里的河涌水系,具有典型的河网密集地区特征。认知与把控三龙湾地区的生态潜力,明确空间再生长的走向。整体性开发管控,在保证弹性的基础上,避免盲目的城市更新与开发建设。将乡村与生态融入城市,强调产城与人与生态的就地融合,形成适配的微型城市与智慧城市。成为区域公共空间和文化的分享网络,缝合区域城市功能。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从水到绿芯,到村落以及未来的创新单元,形成一个网状,需要打造区内、区外的整体交通,构建智慧物流与客流系统。最后形成更加综合、更加生态、更加环保的交通模式。


注:本文内容根据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招思源先生2019年在大湾区规划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文字整理: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肖彤

……

推荐阅读:


袁奇峰论广州:南沙击水三千里,广佛更上九重天?


罗彦: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杨保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


返程复工,深圳哪些地点应重点防疫?




作者 | 招思源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