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创共生、互联未来

石爱华 城PLUS 2020-08-30


图源:baijiahao.baidu.com


-01-

科技革命改变世界格局


科技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决定经济兴衰的核心要素,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城市,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甚至作为影响世界格局的引领者。否则,很有可能被发展的浪潮迅速吞没,成为强者的附庸,在被动的底层分工领域难以翻身,实可谓顺之者昌,逆之者衰,在这一此起彼伏的昌衰变化中,世界的格局也由此被不断的改写。


1.1 科技塑造全球城市格局

自18世纪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科技革命与三次工业革命,其都源于关键性科学技术的突破。1950年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计算机等产业快速发展,美国借助持续的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拥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技术与人才优势。


中国曾经在整个工业文明历史上由于错过了一次次的机会,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承接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才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工业大国。但在科技创新领域,我们与美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兴、华为所面临的窘境,说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科技短板,在全球贸易格局中还要受制于人。


回顾历史,在大国轮番崛起、世界格局变化风起云涌的历史洪流中,伴随而生的是世界级的城镇群或一流湾区以及全球城市。英国的工业化与世界殖民促进了了伦敦的工业发展与金融繁荣,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纽约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形成了纽约世界级湾区,第三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旧金山湾区的发展。而日本也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明治维新,开始学习美国技术,掀起了工业化浪潮,促进了东京的发展和东京湾的崛起,由此形成了世界三大湾区和三大全球金融中心城市。这背后,推动和影响历史发展的正是一次次的科技革命。


图源:www.veer.com


1.2 世界经济寄望科技创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今年在接受专访时提到:“我们正在全球范围内失去之前的经济增长势头。全球有70%的地区经济正在放缓,美国也难以幸免”。


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就谈到: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革命带动技术起飞,拯救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科技变革。科技革命可以创造出新的技术,从而产生新的产品,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为世界贸易往来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随着上一次科技革命效应的衰退,世界产品的消费需求更多的从增量走向存量,面对有限的存量,世界竞争会日趋激烈,这也是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逆全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要避免世界经济继续衰退而陷入危机,整个世界都在呼唤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能够早日大规模的运用到工业领域,带动经济的复苏。


图源www.ikanchai.com

1.3 科技革命再次起航,路在何方?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经济危机都是其催化剂,比如:


1857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后的第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产生了十余年之后的以电气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1933年的大萧条,产生了不久之后的以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次贷危机再到目前全球的经济衰退,在不断推动着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将人类正在带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即第四次革命,其关键就是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化、广泛化运用,迈向工业4.0,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起航,各国在存在多种变数的可能中正在激烈的竞争与追赶。


图源:www.alliii.com


-02-

科创引领实现湾区共生


2.1 以数字经济建设科技强国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产业业态,即数字经济,不仅包括数字产业化,即信息产业部分,还包括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过程。


根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7》,中美两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双子星,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6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亮点。


中国在虚拟现实、自动驾驶、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关键类型的数字技术的风险投资方面局于世界前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40%以上,也是全球移动支付的主要力量,交易额是美国的11倍。


要想从工业大国升级为科技强国,必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引领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图源:百度百科

2.2 以重大平台建设科创网络

除了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来整合湾区东岸现有高新区、大学城、知识城等创新平台以外,近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莞中子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中山翠亨科学城等以强化源头创新为主的重大平台不断推出,改变了粤港澳大湾区缺少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完善了湾区创新生态网络。


同时,湾区内部也出现了科创平台整合与合作的趋势,如东莞中子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合作,深圳市内部光明科学城、西丽科教城、南山高新区的整合等,从而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功能板块正在快速形成,并对未来空间结构与战略功能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等以源头创新为主的重大平台的自上而下的引领下,将与湾区其他自下而上的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升级的创新平台相互结合,形成整个湾区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网络。


图源:《深圳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项目组


2.3 建设大湾区创新核心引擎

截止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71.71亿元,同比增长11.6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同比增长12.73%,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深圳已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190家,是2012年的近4倍,6年增长了1600余家。全市诺奖实验室已经达到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再加上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科创企业和数字经济,深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


在基础教育与源头创新方面,深圳仍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4所大学入选新一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计划,哈尔滨大学(深圳)单独招收本科生,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工,深圳技术大学正式建校,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获批,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另外,深港科创合作加快推进,除河套地区以外,如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了联合实验室,为深港两地科技创新提供了合作平台。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六大大科学装置将陆续进驻。未来,深圳将逐步完善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并发挥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与区域影响力,成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之一。


深圳大学城,图源:sz.byxx.com


-03-

5G互联改变未来生活


3.1 万物互联实现智慧湾区

《大湾区纲要》提出要“建成智慧城市群,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明确了从智慧城市到智慧湾区的目标要求。


通过万物互联可以突破湾区城市之间的制度政策、行政区划、城市服务等壁垒所带来的“制度的墙”,改变现有交通瓶颈对“跨境的流”的需求的制约,通过湾区虚拟世界时空关系的变化,优化实体世界的资源配置与社会运行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湾区从多极化逐步过渡到更“平”的空间组织状态。


图源:tech.ifeng.com

3.2 虚拟城市促进民生幸福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5G技术所带来的万物互联所构建的虚拟城市不仅让每一个角落的人与世界互联、与湾区互联,更可以通过数据与信息共享,整个湾区将构建信息一体化的智能管理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湾区人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以及现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迅速从区域的角度共同优化和解决各类服务供给方案,包括实时跟踪环境污染数据并提出改善措施,了解各类公园绿地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情况,并对设施配置的规模、选址和布局等进行优化,对交通实施智能化管理等,人们在家里就可以通过虚拟空间享受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交流等各种服务,以及满足生活和创新创业的需求。


图源:www.zcool.com.cn


深圳要从经济特区迈向先行示范区,更需要借助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创型产业基础,将其运用到居民生活与城市服务中,在充实完善现有实体服务设施基础上,创建虚拟城市与社区服务网络,尽快满足居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构建现代化的智能型服务网络体系。


智慧湾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区域治理与城市服务模式,更加突出了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每一个城市要想提高效率和品质,吸引人才和企业,必须将数据等资源与区域共享;更容易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通过云数据可以更精准的了解人们的需求以及服务供给的差异并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让湾区的发展、政府的管理更好的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角色;更容易融入世界,关注湾区的整体发展,实现共享、共赢并与湾区自身发展需求和世界发展动态相呼应的扁平化治理模式。


图源:dy.163.com


结语: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甚至每个人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形成一个紧密的共生、互联的社会组织与经济利益复杂系统。经济周期是否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革命是否是治愈经济周期的唯一良方?如何摆脱经济周期的轮回,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人类,实现人类持续发展与幸福生活的回归,值得全世界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先者,应该成为探索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  .  .

近期文章:

写意自然:规划师的画笺

区域协同:旧金山、纽约与东京湾区借鉴


光明科学城:深圳先行示范区新起点


杨保军: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韧性城市规划




作者 | 石爱华
中规院深圳分院粤港澳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001届硕士,人文地理专业,主要从事战略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人口与产业专题等宏观方面的研究,自2001年以来重点参与和负责了《深圳2030发展策略》、《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梅州市市域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山市域组团发展规划》、《中山2049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国县域城镇化》、《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等40多项项目与课题,目前在粤港澳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粤港澳观察蓝皮书》与和大湾区有关的课题等相关研究。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