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炜华 程素琴丨智媒时代的数据迷惘与新闻寻路——以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为例

吴炜华 程素琴 中国编辑 2023-03-31

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杂志2020年第12期


 智媒传播环境催生更为复杂的数据生产与使用模式,也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数据使用及其新闻实践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数据新闻的深度介入。本文结合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尝试解读在技术赋能与新闻创新的动力下,重大突发事件中数据报道的迷惘与寻路。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多极化格局的演变、城市化的过度膨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乃至全球范围的高风险社会的逐渐形成,重大突发事件频发。本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重大突发事件界定为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传播的更新迭代,数据的跟踪、共享与开放使得重大突发事件所伴生的数据成为智媒时代新闻报道中重要的真实性、现场性与结构性信息元素。“宏大”“深度”“追溯性”数据新闻报道应时而变。在实时大数据支持与视觉数据建模常态化运用的推动下,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数据可视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自然灾害(如2019—2020年澳大利亚林火灾害和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事故灾难(如2019年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安全事件(如2019年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枪击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实时大数据的记录、分析、比较,以及即时更新和可视化呈现,不仅为数据新闻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应急管理、信息服务提供了智媒环境下的应用性借鉴。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主流新闻媒体的实践中,重大突发新闻报道与数据应用、可视化呈现的紧密结合展现出高效、精确的科学新闻与健康新闻的新闻实务追求,也为重大突发事件数据新闻报道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尝试从智媒传播的技术与时代背景出发,解读在技术赋能与新闻创新的动力下,重大突发事件中数据新闻报道的迷惘与寻路。




数据新闻的技术迷惘与反思

 基于开放数据挖掘、整合与视觉重组而出现的数据新闻报道,已成为世界诸多新闻媒体机构探索计算机辅助报道和融合新闻报道的主要模式。随着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可视化设计在新闻传播行业中的运用,云计算和智能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的算法转向,全球数据新闻的技术迭代与形式创新不断加速。数据新闻从早期的数据图表整合到复杂数据的程序化呈现,从数据可视化动图到数据驱动的AI报道,深刻影响全球新闻报道的信息呈现与叙事模式,也悄然改变了新闻行业的工作模式,拓展着跨学科新闻理念,并重塑了智媒化新闻报道的实践空间。时至今日,数据新闻的表现愈加丰富,形态更为多元。曾经在调查性新闻领域大放异彩的数据新闻,也逐渐进入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报道与深度调查中。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大数据的充分调动、叙事化重构、结构化分析与科学呈现,也成为精准新闻学和建设新闻学实务研究中的前沿领域。

 数据新闻自诞生以来,就挣扎于技术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对立中。数据新闻依附新兴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而生,先天带有技术精英主义的色彩。数据新闻记者被描述为“新闻码农”“新闻黑客”,他们以编码来写新闻,行为如黑客,是新闻行业的独角兽[1],这反映了在数据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由新媒体技术导向而引发的对数据新闻记者的误解。数据新闻最早于财经类报道中崭露头角,所假设的目标受众是财经数据的用户;其后,数据驱动调查报道模式出现,所预设的目标受众是新闻深度阅读模式的拥趸。报道的跨学科性特征使数据新闻在新闻实务中倍显复杂与精致[2]。在报道过程中,对数据科学、视觉传播、交互设计等复合能力的要求,意味着技术的可操作性决定数据新闻是否可行,技术优先是基础。而且,数据新闻对新闻报道的传播界面和接收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大数据的可视化重组与数据关系的复杂阐释,意味着数据新闻内容必须借助智媒化的新闻采集与推送平台才能得以理想呈现,技术的可及性决定数据新闻是否得以传播。即使是最简单的可视化信息图表,非数字化的传统媒体试图在一版报纸、一页杂志内页或一屏电视画面上予以呈现,也会以牺牲信息延伸和阅读互动为代价。

 本文所关注的数据新闻的技术迷惘,指涉的是大数据应用在数据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技术与文化错位现象。这一现象在数据新闻发展历程中逐渐被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所关注,也被认为是制约数据新闻向纵深发展的技术文化学瓶颈。一是数据采集、数据挖掘的能力与新闻报道实现之间的矛盾。数据新闻仍然受到“数据源开放程度”[3]、“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价值利用率低”[4]等多重制约,由此带来数据新闻的普遍误区:忽视数据质量,对数据不加批判;忽视数据原初语境,再语境化扭曲数据本义;忽视分析方法适切性,结论得出不可靠;忽视逻辑关系,相关关系误作因果关系,等等[5]二是数据叙事的技术性表达与新闻性追求之间的平衡。数据新闻是以技术推动新闻叙事的颠覆性重构,还是以新闻受众的信息诉求规约数字炫技?这是一个选择性困境,也是数据新闻从选题策划到数据采集与分析、从内容呈现到传播平台选择这一系列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数据使用与新闻本位的本末倒置是国际上数据新闻报道的常见问题。萨特尔呼吁重新审视数据新闻,并以数据与新闻的分崩离析来批判新闻创新的技术迷惘;卡瑟曼认为数据不是新闻,人才是故事的主体,以此告诫数据新闻报道中的炫技危险。当新闻传播行业被汹涌而来的“浅阅读”新闻理念倾轧的时候,数据新闻是走向数据叙事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表现,还是满足“懒人听书式”的浅阅读可视化表现?数据新闻的技术迷惘由此而生。






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加权

 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得益于计算科学的跨界辅助,更嫁接了融合新闻的跨媒体叙事与跨屏传播理念,是科学性、前沿性、设计性和艺术性的多元呈现。但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如何超越简单的数据展示和变化曲线告知,而以数据重构作为新闻叙事的结构性中心,从而展示政府应对与政策推动、减灾物资的宏观调控、灾难应急的社会互动模式、智媒信息流动与文化应急情境等多方面资讯,却一直是新闻实践的难题,也是当下智媒传播环境中新闻实务与研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数据新闻的辅助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仅呈现“现场报道”的旁观性在场与观察性诠释,更跃升为更加宏观和科学的“突发事件图谱”的数据化展示,实现从新闻传播到知识传播的转变,从新闻作品向互联网产品的升级,从报道事实向预测未来的延伸[6],并使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认知成为新闻用户获得新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7]

 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国家应对与新闻报道亟须数据新闻加权,以数据直击事实,可以有效应对危机传播中因信息更新的时间差、错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而导致的“敌意媒体效应”与负面舆情的滋生。与此同时,移动传播和信息科技所带来的“全员”“全时”媒体现象,必然催生重大突发事件中非官方、科研型、草根化的数据(甚至伪数据)新闻生产的萌芽。全媒传播环境中,新闻媒体的传统概念和行业区分的消弭,也带动数据新闻的用户生产内容(UGC)与专业生产内容(PGC)现象的悄然出现。来自UGC的这部分“非新闻化”却是“准专业性”的数据新闻生产,在数据处理模型、智能辅助运算和数据可视化软件的帮助下,形成丰富多样的内容生态和数据科学应用场景。2020年夏季,中国洪涝灾害数据专题服务网上线,提供与洪涝灾害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为地方政府、减灾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信息保障。

 虽然数据新闻已经逐渐进入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但也面临重重困难。一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记者和新闻主播很难第一时间捕捉到最精确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诠释,尤其是数据新闻所依赖的开放数据库的充分调用、庞杂纷乱的大数据挖掘、历时性跨区域的深度调查,这些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二是即使已完成前期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师、工程师和设计师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对庞大的数据集进行再次分解和重组,历时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完成一部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已然成为业界常态。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新闻报道,在摆数据、讲事实的基本诉求实现之后,还受数据开放程度、数据更新速度和数据分析能力与数据可视化重组效果等多重因素制约,更受到智媒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的复杂影响,包括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行业数据人才的快速反应、数据设计与跨媒体平台推送的兼容性协调、数据新闻发布与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配合与联动等。数据新闻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已形成一种全新的复杂新闻网络——其所呈现的新闻技术观和传播观与常态情境下的社会、民生、财经、体育类数据新闻的生产理念与逻辑截然不同,迥异于日常性的数据选题策划、“数据清洗”工作完成之后所设计出的数据新闻作品,它更强调根据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工作准则,结合危机传播与应急管理的阶段性诉求予以综合呈现。在增加信息透明度与新闻客观性的同时,数据新闻更可通过丰富多样的数据呈现方式与新闻叙事技巧,调动新闻受众理性参与、积极跟进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更新与解读。






数据叙事的创新理念与专业寻路

 数据新闻鲜有在突发新闻和新闻直播中出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复杂性,重大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变化性和未知性,使得数据新闻对大数据的运用充满不可控性。国际数据新闻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每年吸引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新闻记者参赛,至2015年设立数据新闻突发报道奖,用以表彰与鼓励在数据新闻中对突发事件数据的运用。跟进突发事件并以数据再现新闻现场成为数据新闻的一种新趋势和新思路。

 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如何善用、巧用、智用数据挖掘、数据叙事与数据传播,不仅对事件中的信息透明、灾难预警与舆情应急具有重要意义,更将对智媒新闻的功能开拓与传播生态治理产生积极作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恶化,颠覆性地改变了数据新闻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位置,也深远地影响了新闻从业者再度思考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不同阶段与差异情境中结构性地重构数据叙事模式。重大突发事件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产生严重的影响,也必然会使一线新闻工作者倍感报道的使命感与艰难性。在灾难性的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中,数据新闻工作者更需要根据事件发生的科学轨迹,配合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控,进行合法、合理、适当的设计,尊重数据开放的时间曲线与数据伦理,这样才能使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突破传统新闻语态,探索精确新闻学之理想,以开拓突发事件的数据时效,实现多样态的数据叙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数据叙事是科学元叙事、数据可视化呈现、立体信息构型和交互传播相融的一种叙事语态。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规律,数据运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型。

(一)直接数据模型

 直接数据模型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大数据应用的一种简化模型,对数据交互与开放链接的要求不高。在技巧性地调用开放数据的基础上,跟进新闻时效与舆情发展,助力危机传播中的数据公开,已成为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形态。该数据新闻模型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和系列跟踪报道,追求数据时效,强调第一时间的数据调用和可视化的“数据翻译”,以帮助新闻用户敏锐捕捉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路透社《印度尼西亚坠机事故》被认为是突发事件报道中教科书式的数据新闻案例。在一天之内,路透社的数据新闻团队将获取的飞机跟踪数据和开放事故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将事故数据与飞行速度、路线、海拔、距离数据结合,让新闻用户对当时灾难发生的情况一目了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数据可视化报道,成为2020年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重要板块。以《卫报》为例,其以曲线图显示国家疫情中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和确诊康复者差异值,以气泡图标识各国各地区的疫情严重程度,世界地图与直接数据图示的结合,使读者绕过纷繁的各国疫情数据统计,得以迅速捕捉疫情现状。

(二)复合数据模型

 复合数据模型强调大数据的叙事化重构与结构化分析,是数据新闻与深度调查的融合模式,“数据集”的概念在此模型中被充分展现。在主流媒体领域,从英国《Y世代》到《华尔街日报》的《美国机密》等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数据的可视动态与复合结构,辅以新闻摄影、采访音频、短视频、动画和纪录片等富媒体元素,组合呈现更为宏大的信息矩阵。这些作品设计新锐、内容板块与数据板块的结合极为灵活,为读者描绘出数据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层互动。在非主流媒体领域,ProPublica从最初的数据新闻处理与加工的小团队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非营利性新闻机构,聚焦数据新闻多机构协同生产。2010年,ProPublica与《纽约时报》旗下杂志合作的《纪念医院中的生死抉择》就已开始探索点状、线性和平面化视图以呈现数据的立体组合模式,该报道获得当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奖。上述数据新闻作品数据采集庞大、制作周期长,人力资源的跨专业、跨机构配合也较为常见。事实上,在大数据的迷阵中,仅仅依靠单一媒体的数据新闻团队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调查性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复合数据模型的应用充分说明数据新闻报道中数据应用与协作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三)智能数据模型

 智能数据模型是在数据推导与智能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空间特征,来追踪与预测重大突发事件的“后灾难”效应。数据新闻对发展数据模型的借鉴与运用,指向的是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能化应用与智能新闻的新趋势。在新闻报道中,气象预报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形态,近年来,也有如ARGO,FNY等平台开始尝试流感趋势预测[8],但目前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数据模型的运用,仍属起步与观望阶段。重大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失控态势,也使公共健康、数据科学、应急管理、智能传播合作形成全球共振的“跨学科”的数据新闻实务场域。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与调查性新闻制作中,如何有机结合智能数据模型,展现精准易懂的疫情现状、流行病学规律、疫情发展的时空曲线与传染趋势进行结构化重构,成为数据新闻未来探索的新方向。






结语

 数据新闻在摆脱技术迷信的同时也要依托技术实现数据交互,从而形成其最主要的新闻叙事框架。在对自身困境的不断反思与探寻的过程中,数据新闻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步履维艰,但也激发出新闻创新和前沿数据科学、智能传播相结合的全新局面。数据新闻创新不仅表现在新闻生产层面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叙事、数据驱动的应用,以助力媒体建立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进行新闻报道的透明性[9],也指向了新闻实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框架中,全球数据共享和信息生态建设的理念创新。


注释:略。





作者:吴炜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导,编辑出版学系主任;程素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中国编辑 zgbjwx



投稿方式:来稿请寄杂志社电子邮箱

(zgbj@vip.sina.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邮编:100120

编辑部电话:010-58582287

发行代号: 国内82-594 国外BM-1746

每月10号出版

定价:人民币15元/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