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专业开始变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育报 Author 张运 张滢 徐倩

不久前,#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热议。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招生对象为西南大学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学制1年,学分24学分,学费1920元。

据悉,该微专业”是对标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要的核心知识而建设的应用型专业。

记者了解到,微专业并未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建设发展完全属于高校的“自选动作”。

山东大学自2018年推出全国首个“古典文学”微专业以来,五年间,微专业目录已经扩容两次,课程总数达到47个,涵盖课程近500门。目前,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陆续推出微专业建设项目。

图片来源:山东大学官网

微专业是什么?
微专业有哪些特征?

学校为什么要建设微专业?

微专业与传统专业到底有何不同?
微专业的发展对我们有何影响?

一起来看——



微专业是什么?


“工程项目投融资”微专业策划者之一、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王雪青介绍,微专业指的是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从而使学习者在该方面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行业能力。



微专业有哪些特征?



王雪青介绍,内容精、学程短、跨度大、体系活是微专业的主要特征。




学校为什么要建设微专业?




在王雪青看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极大拓展了人才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爆炸时代,单一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跨界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微专业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专业设置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的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琳说,大学期间,不少学生都会考虑再修一个专业,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传统辅修专业动辄百余个学分,科目多、时间长、课务重,令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微专业小巧灵活的结构特征,既能保持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又能降低修习过程的艰巨性。在该校,尽管微专业仅开设两年多时间,但已有3000余名学生积极报名修读。

结合天津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王雪青介绍:一方面,该专业有接近1/3的毕业生活跃在金融投资一线;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程类企业频繁地从金融系统“挖”人。这种频繁的双向流动,反映出业界对兼具工科基础和投融资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求。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琳感慨,大学期间,不少学生都会考虑再修一个专业,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传统辅修专业动辄百余个学分,科目多、时间长、课务重,令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微专业小巧灵活的结构特征,既能保持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又能降低修习过程的艰巨性。在该校,尽管微专业仅开设两年多时间,但已有3000余名学生积极报名修读。




微专业与传统专业有何不同?




“微专业不是在主专业基础上做增量。”在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何嘉年看来,微专业与主专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而是保持深层次的联动化合。不同于辅修专业在主修专业之外再修一门,微专业凭借独特的组织结构和内涵特征,在主次协同间,为高校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全新载体。

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都在探索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然而,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者表示,无论是主辅修制还是双学位制,传统“大而全”的专业组合一般都局限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学校缺乏专业设置和设计的自主权。尤其是双专业平行推进,专业结构和教学过程间相对独立,学科间实质上很难形成真正的交叉合力。而微专业由各高校自行设置,专业定位、结构、内涵和方向,可根据学术前沿、产业需求和学科发展等进行整体规划与灵活调整。

微专业依托灵巧的组织结构,还可以精准嵌入学校现有的主流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宽了校际、校企人才协同培养的路径和方式。

去年年初,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华为、百度等国内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联合推出“AI+X”微专业,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开始学习我国自主研发的编程平台,为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培养战略资源力量。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微专业的高校。据该校本科生院副院长姜兆亮介绍,近年来,通过连续两批次扩容微专业建设,学校已逐步形成了横向视野拓宽与纵向知识能力素质加深两大方向的微专业设置定位。从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到生物微电子,再到航空超精密加工……每一个微专业都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固有专业,但又在紧扣主体学科的基础上,瞄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布局。




微专业对我们有何影响?

融通线上线下、跨越校园内外、打破产学壁垒,微专业正以独特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教与学的关系,也加速催生了课程组织结构的不断演变。

“小而精”的微专业为大学生跨学科、跨学校,乃至跨领域、跨行业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跨校教学究竟如何实现?作为一种全新的专业组织形式,微专业的教学内容高度凝练、授课群体基础各异,大小、主次、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不断催生着新的课程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的成熟使得大规模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山东中医药大学是“长青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王琳结合联盟微专业平台建设成果介绍,各高校联合建立了专门的选课、教学和评价系统,跨校课程可以实现远程教学。

“如果说技术和行业变革催生了微专业建设需求,那么在线教育的兴起则为微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王琳说。

大部分高校都将线上教育纳入微专业的教学过程。事实上,慕课微专业正加速突破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边界,也反映出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当前,在不少高校,从翻转课堂到专创融合再到校企协同,微专业与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相互借力。越来越多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理念、方式和行为,正悄然改变着课程呈现形式。

“9位专业教师、18位业界师资、3个实训营和9家实习基地……”天津大学“工程项目投融资”微专业任课教师郑立群介绍,微专业看似袖珍,但其教学过程经过系统设计,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专业教师和业界精英联合授课,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开放“轨道交通行业投融资操作实务”等实训营模块,帮助他们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视角下建立完整的投融资知识体系和框架,加速人才培养。
2020年6月,山东大学“多元智能”微专业启动招生。首批50名学生来自济南、青岛、威海一校三地理工文医等30多个专业。面对学生复杂的专业构成,学校因材施教,综合采用第二课堂小班化教学、多元化高层次导师制管理、广视角递进式创新视角培养等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式,推动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碰撞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火花。两年多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该微专业首批学生中学业综合成绩在原专业排名前10%的达到34名,还有一大批学生在创新创业等学术竞赛中脱颖而出。

微专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组织结构,正衍生出新的教育模式。

微专业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种由微专业发展为新专业的“角色转换”正在悄然发生,其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田、孵化器的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微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在何嘉年看来,微专业的内涵与特征应随着行业、学界或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渐进发展。一些适应性强、认可度高、教学质量突出的微专业,很可能在未来发展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同样,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微专业,也可能因华而不实或组织实施不当被淘汰。

去年10月初,山东大学召开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专业首届本科新生见面会。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迟蔚蔚、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薛付忠等一批“重量级”专家亲临现场,为全国首批20名该专业学生开展专业认知、学涯规划等辅导活动。

该专业是2022年年初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的战略新兴专业。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刚成立的专业正是脱胎于一门微专业。

2020年,山东大学围绕健康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建设全国首个“医学数据学”微专业。该专业融合了医学、数学统计学、控制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医理交叉、医工交叉、医文交叉融合特点。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推出了“医学数据学导论”“健康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等10余门核心课程,组建了一支包含多名院士在内的教师团队。2021年,在该微专业的基础上,学校申报的“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成功入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专业名单。去年6月,正式面向全国招生。



微专业热背后的冷思考

在微专业热的背后,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冷思考。如,目前修习微专业获得的证书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学历证明,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微专业课时少、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等问题有待更多的破题思路。

微专业并不是辅修专业的擦边球,它更像是问路石,以此探索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路径。在它之外,其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悄然孕育。

“量少量多”间攀登高等教育之高

项聪

专业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一端连着大学的高深知识生产与传播,另一端连着产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调适学生个人成长、高校知识生产与传播、产业发展需求三者之间的张力。

微专业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更加关注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动态,体现了高校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受学分所限,微专业“小而精”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足,需要引起高校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一方面,微专业的建设通常要经历专业核心课程“优中选优”的过程。比如,某专业有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我们如何在这些核心课程中再选出“最核心”的几门以构成微专业?这就需要相关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科学的论证。

另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在修读专业核心课程之前,需要完成前序课程的学习,否则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乏连续性。当前,不排除会出现某个学生跨专业修读“微专业”,但由于缺乏前序知识储备而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学业失败的情况。因此,在理想状态下,高校应该为微专业的课程重新开发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直接“搬用”原先该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

未来的世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高等教育之所以为“高”,在于它始终以追求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及传承为旨趣。当然,高深知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普通知识而言的。高深知识区分于普通知识的条件在于两点:一是知识所依赖的基础——“事实”的复杂性,二是证实“事实”的方法复杂性。因此,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展高深知识学习,将有助于提升其识别“事实”或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刻苦钻研的意志以及不唯上只唯实、勇于追求真善美的素养。

为引导学生开展高深知识的学习,掌握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打造了一个学习量由少到多的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在学习量少的这一端,采用微专业模式,即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立项建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8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包括4—5门核心课程,学生修满学分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校授予的微专业合格证书。

在学习量多的另一端,学校则积极探索“双学位试点项目”,自2021年起实施“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双学位试点项目。每个项目培养方案在课程、考核、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环节,充分体现并支撑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总学分修读要求原则上不超过190学分。学校采取先集中培养后个性化分流的“2+2”双向培养模式,即前面两年为集中培养阶段,在第四学期由学生所在院(系)组织分流。分流按照成绩优先原则,学生依据兴趣与爱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另一个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学生在第五学期进入主修专业学习。

在这个高深知识学习连续体的中段,则依次有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项目、普通类专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的个性化高深知识学习通道。

此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深度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和微专业一样,正成为高校试点的重要方向。量多量少、纵横交织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大幕正随着时代号角的吹响徐徐拉开。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更多新闻

1

教育部公布5起违规培训典型案例

2

遇到不熟的字咋办?《新闻联播》主播揭秘→

3

100名青年博士“入企入园”!

4

全!27所高校强基计划汇总


详细查看“阅读原文”


编辑:蔡   莉  

责编:尹晓军

审核:焦鹏宁

来源:中国教育报

如果觉得好,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