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有多渴望亲密,就有多孤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Author 苏金刚


日剧《38岁离婚女的相亲app成果日记》里,女主是38岁的自由插画师,离婚后一直单身,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激不起一点浪花。

在闺蜜的鼓动下,她偷偷摸摸地下载了交友app。怀着各种好奇和期待和几个男人约会,甚至还有比她小十几二十岁的小鲜肉。

她好像抓住了某种希望,平淡的生活一下子被点亮了。

可慢慢的,她发现即便是开始于单纯的交友关系,最后也会终结于上床。

生活毫无激情却又向往亲密,在交友APP上寻找‘刺激’,结果沦为性伴侣。

像这样的境遇在我身边的朋友中,甚至也在大同小异的复制着。

不论是戏里戏外,其中能共鸣到的那抹刺人的凉意,是现代人无处安放的那份孤独感。

我们是如此地渴望着亲密,却又显得这般狼狈。

为什么亲密日益困难?


不论是婚内还是婚外,孤独的味道都可能回荡在你我之中。

在这样的信息时代,我们习惯用各种“即刻满足”,来填满碎片化的时间缝隙,却很难填满心灵深处的坑洞。

许多人难以维持稳定,有益的亲密人际关系。

弱链接变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方式。

一个90后的女性朋友和我说,她在现实生活中很内向,不爱社交,上下班在公司楼下碰到同事都让她想躲着。

是因为996的生活已经很累了,真的没有多余的力气社交了?
还是因为被自己想象中建立关系过程中的各种“难”吓倒了?
或是害怕被拒绝,被自己的各种自卑吓得不敢往前?

而这些个个看似社恐的他们,在网络上可能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我这个朋友跟我说,她不爱面对现实中的关系,却喜欢在网络上和陌生人聊天,甚至渴望能在app上捡个男盆友。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

她说,觉得在工作中生活中,与其费心力带着社交面具,不如躲着自在。

但亲密的渴望还是有的。

所以去交友app,在网络虚拟身份中,不用担心说错话,不用担心被评判。更能呈现真实的自己,轻松地去表达。

我又问她,那是否遇到过聊得好,能发展现实关系的人呢?

她无奈的摇摇头说,很少,很难。

有时候在网上聊得不错的,面基后,又很快会淡了。似乎大家一到了现实关系中,就见光死一般。甚至还有很多是骗吃骗喝的。

所以,这些app玩久了,人变得越来越防备。

信任的建立,日渐困难。

我们甚至不再对自己保有信任,不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美好的关系。


我们是孤独的狂欢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成本太高了。

被掩盖的焦虑


社会学家项飙曾经说过:

过去我们有自信在附近构造出一种人际关系。在一个单位,公车上相遇等。

但现在我们丧失了这种能力和自信,越来越拿超社会的关系,通过大数据来速配。依靠科学方法来找出匹配的人。

一方面是理性的极度扩张,原生自然的爱的感觉消灭了。一方面是自信的消失,自由意志的消失。

是的,自信消失了,我们不再有信心建立亲密而真实的关系。

我们躲在了手机后面,在科技的庇护下,免于面对现实中的真实的爱恨情仇。

我们更害怕面对自己的真实了,无知无觉地不断寻求着缓和内心冲突的“妥协”之道:当感到空虚,无聊,寂寞,或者难以忍受的各种情绪时,想方设法的用刺激来掩盖。

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把孤独形容为一种痛苦的碎裂感。

这种碎裂感,在科胡特的视角下,本质上是自体感的崩解焦虑。

这种破碎的焦虑是很难让人忍受的,所以当我们面对这样的破碎感时,总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选择保护自己。

哪怕是看起来让自己受伤的方式。

比如剧中的女主,她的婚姻没能维系下去,离婚后看似平静,却内心空落落的她,也许有许多未曾被面对的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

像活死人一般,等待着某种能复活自己的灵药。

但她没想到,app上烟火般的绚烂激情,不过是卖火柴小女孩手中的火柴,擦出来的都只是幻觉。

心中有人,才能不慌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身存在感的确认,是离不开关系的。

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能在早年和养育者建立信任的亲密关系,这种信任会打下持久的根基。

让他的内在得以对关系有更多好的感受,这种好的感受会内化进他的人格,滋养他。

会使他相信,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人在。会相信,总有人会爱着他。这样的“在”,并不需要客观上的某个人存在。

也就是说,即使客观上根本没有人跟他在一起,他也能随身携带着一种背景式的感觉,感觉到是有人与他同在的,而非孤注一掷的。

比如一个人身处可怕的环境,但他依然能感到心中有人,从而觉得一切都能去克服。

就像赞美诗中所说:“我虽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杆,都安慰我。”


但有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幸运。

我们会感到内心什么人也没有。好像只有一个深深的黑洞。

甚至连一个可以恨的对象也没有。

剧中女主的闺蜜因抑郁自杀后,巨大的悲痛,震惊,内疚等一系列情绪一下子措手不及的袭击了她。

她整个人晃晃悠悠失魂落魄,她多想有处依靠,但能想到的,就是打开那个已经让她失望厌恶的社交app。

她拿出手机,发出了一条邀约:我此刻特别难受,有谁能陪我说说话吗?

她像等待救命稻草般等着有人能回应自己。

然而,当速配成功,响起回应铃后,她忙不迭的打开手机,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句话:那你会不会给我看胸?

轰的一下,她就像被人宣判了死刑,所有能营救她的信号全部都被切断了。她痛苦而又扭曲的弯下腰,像是无法粘合的碎片散乱了一地。

这一幕让我特别心疼。

女主在需要有人可以去看见她因丧失闺蜜的巨大悲痛时,却被暴露在了非共情回应世界的漠不关心和冷酷之中。


对她来说,那样糟糕的空无感,是淹没性的。

其实我们真正恐惧的,不是身体的消亡,而是精神的死亡。

如果在我们心里,能拥有一个可以寄存情感的“对象”,那这个对象就等于是我们的“心理氧气”一般。哪怕这是一个可以寄托“恨”的人。

就像在很多武侠片中看到那些武林高手,当他一直有对手敌人的时候,他是很有斗志的,而一旦他把所有的对手都灭了,他就会感到怅然若失,空落落的。
 
所谓的独孤求败。或者我们常说的”高出不生寒”的那种寂寥,是让人很难耐受的。

所以,心里能有个人,哪怕是恨的人,也好过没有人。

没有那个可以寄放情感的对象,就是一种丧失感。

我们的内在就会体验到分崩离析。

充分活着,才是对抗孤独的良药


和痛苦一样,一定程度的孤独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命运。

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现孤独。

它披着各种伪装,有时候它是一个伤口,有时候它是看不见,就像无声的癌症。

但有人可以品孤独的味道,他们并不感到孤独不能忍受,因为他们正与他们的想法,或者自然,音乐,文学,艺术等沟通交流着。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一直梦想着自己办教育。多年前独自去了云南的小镇,建了一个小私塾,一步一步的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每天带着几个孩子徒步,野游,读书学习。乐在其中。


虽然她一个人有许多不易,也经历了无数孤独的日夜,但她始终有充盈的信心和对生命的热情,这些内在的美好信念足以让她克服各种困境。

而不那么幸运的人,则一刻也无法忍受孤独。即使有他人在场,他们可能仍然感到可怕的孤独。

当我们内在的世界贫乏无奇时,会渴望外部世界有巨大的刺激来填满我们内心的黑洞。

所以,我们要对抗内心的破碎感,孤独感,弥散的焦虑感,最好的良方就是:

我们必须认识孤独,超越孤独,在安全的爱的关系中确定我们自身,充分的去活。

1、认识孤独 

我们可以在心中反复考量这种孤单,对它变得好奇,将它视为有意义,需要去理解的东西,而不是一种障碍或者控诉。

如果下次你再看见孤独,可以停下来和它对话:

“Hallo孤独,我看见你了,你是我内在的一部分。你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可怕,那么有侵蚀性。我知道你是有一些恐惧,你也不过是个受惊的孩子。我愿意陪着你一起,直到你能慢慢平息和安宁。”

当这样和你的孤独对话,你也就有了和自己内在深处对话的机会。

2、聆听真实的自己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当我们孤单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跟谁在一起?
你总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感到孤独吗?
在各种各样的孤独状态中,你都是如何应对的?
这些应对,通常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会发现,通过对自己的提问,你航行在了自我发现的旅程上。

3、建造爱的基地 

在真实关系中,我们越来越多的畏惧和躲闪,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担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但是,我们与其在自己的这些幻想里沉迷,不如去现实中检验。

比如当在电梯里时,可以收起手机,抬起头给你的同事一个微笑。
在怀疑同事是不是会接纳真实的自己,勇敢去表达:“我挺想和你们去聚餐,但我总怕不善言辞的自己会让你们觉得无聊。”
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坦然的告诉对方:“虽然我也想帮你,但我此刻真的需要休息。”

训练自己去表达自己,表达我们的需要,也表达我们的拒绝。

而这样的训练,是帮助自我成长的训练。

唯有让真实的自己,融入进真实的关系中,我们才有希望为我们的内在创建一座内化的“爱的基地”,我们可以在脆弱匮乏的时候,到这个基地里补给能量,让爱来滋养我们的内心。


这些好的感觉,就能减弱崩解的焦虑。我们也就有了能耐受和容纳孤独的能力。


作者:苏金刚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编辑:金辙


你可能还喜欢:

喜欢文章,给社长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