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届年轻人PUA起父母,比渣男狠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槽值 Author 槽值小妹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前两天,一条略显奇怪的“控诉”上了热搜:

 

“端午节不回家,被亲妈拉黑了。”

 

点进去前,以为是什么甜心小棉袄的凡尔赛嗔怪,借此秀秀母女情。

 

看完才知道,当事人已经三年没回家了,说好端午回去,“临时有事”又鸽了。

 

图源@网恋

 

尽管不知道“临时有事”四个字背后,具体是怎样的事发突然。

但“我妈还不理解我,还把我拉黑”“我做错了什么吗?”的字里行间,理直气壮的无奈,多于爽约的愧疚。

妈妈的不理解,也被蒙上了一层“无理取闹”的滤镜。

要求父母无条件“理解”“包容”自己的样子,让一众网友惊呼:

好家伙,三年没回家了,还不许妈妈有点情绪?

这不是PUA吗?


我妈,被我PUA了


儿女PUA父母,乍一听似乎很难想象。

但在前些天热播的一档节目里,却把这种“反向PUA”,赤裸裸展现在了镜头前。
 
在这档名为《妈妈,你真好看》的综艺里,20个明星带着素人妈妈参加时尚比赛,选出晋级的10位妈妈。
 

 

节目中,蓝盈莹和妈妈是甜心组,365天变着花样夸妈妈,宠成小公主。

 


李斯丹妮和妈妈是氛围组,操着一口火锅味儿口音,互怼互呛。

 


大部分母女的相处,就像节目名字一样,是实打实的温情档。


但到了博主周瑞琪这儿,画风好像开始变了。

 

周瑞琪一出场,就仿佛带着极强的优越感,说自己和妈妈有代沟。


这次带妈妈出来,也是为了让妈妈“见见世面”。


旁边被说“小家子气”的妈妈,满脸的拘谨、不自在和尴尬。

 


另一边,对妈妈颐指气使。选择穿搭的时候,让妈妈站在一旁,当提线木偶一样摆弄,根本不会考虑她妈妈的审美。

 

妈妈小心翼翼地说一句:这个好像还可以。


周瑞琪几乎考虑都没考虑,直接用一句“神经病”否定了她。

 

 

长期否定对方的能力,打压对方的自尊,令对方丧失自信,自我怀疑……



也难怪50多岁的妈妈王玲,在舞台上时常手足无措,眼神闪躲,不自觉地讨好女儿,迎合女儿的审美。


甚至还说了这样的话:“我可能做得还是不好,如果是好的话,她可能不会批评我。”

 

无论是其他的嘉宾妈妈还是超模刘雯,都对王玲的美貌与时尚度赞赏有加。

 

可是在女儿长达30年的打击之下,王玲一直表现出自卑怯懦的状态。


 

女儿嘴上说着带妈妈上节目,为的就是让她找回自信。

 

殊不知,她才是妈妈自卑的来源。


就连评委都看不下去,屡次暗示女儿:

 

“她的自卑,不是因为穿衣服的原因。”

 


或许女儿不是有意“PUA”妈妈,但是她无形中的嫌弃与厌恶,早已将母亲推进自我怀疑的深渊。


被“PUA”困住的中式亲情


综艺里的PUA,或许是经由观众逐帧解读的“极端特例”。


但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这种有意无意对父母进行打压、贬低的行为,其实并不少见: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嫌弃爸妈穿着“破衣烂衫”,不如同学的父母光鲜亮丽,来学校开家长会“丢人”;

 

青春期觉得爸妈思想落后,有不可逾越的所谓“代沟”,他们的每次接近,都被一句“你又不懂”给怼了回去;

 

成年后怨怼父母拖累自己,付不了首付,带不了孙子,“没什么用还尽是添乱”……


曾有个很火的表情包“为什么我爸爸不是李嘉诚呢”。


调侃之余,每个人或许都曾多多少少地嫌弃过父母,希望父母是“更好的人”。 



知乎上搜话题:“嫌弃父母”,随随便便就能收获上百条回答。 


 
有的人只是因为家里的家具过时,就嫌弃爸妈没本事;
  
还有人出身农村

,父母耗尽仅有的积蓄将他培养成世俗标准的“优秀之人”,现在出人头地摇身一变

的他,反而鄙视起“土味十足”的乡下父母。

知乎平台上答主让人感到揪心而真实的内心洞察


而被嫌弃和PUA的另一方,却极少表现出愤怒,而是自责:


“如果因为我

的不努力,让将来我的孩子也遭受这种境遇,我的孩子嫌弃我,他痛苦,我也痛苦。努力

吧,努力优秀到不必让孩子在意自家的身世和背景......”

 

父母面

对孩子的嫌

弃,多的是无力、自卑与心酸。


电影《楢山节考》设置的世界观里,贫困的地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 

当老人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上楢山扔掉,以减少一个没有劳动力的吃饭者。‍

 ‍‍

令人瞠目的一幕是,当主角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上山抛弃时,遇到了另外一对父子,父亲叫嚷着不愿上山,儿子直接将他推下了山崖。

 

极度残忍,却彰显出一种对亲子关系的隐蔽理解:家人一场、走到最后、形同陌路、成为累赘。


《楢山节考》中被赶出家门的老人们

某个著名作家也曾在自己的书里写到,父亲开着三轮车载她去学校,每次都会在离学校很远的角落停车,害怕女儿的“窘境”被同学看到,大肆嘲笑。

慢慢地,我们发现曾经“人美脾气爆”的妈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卑微地迎合子女;

而性格固执坚守“一家之主”尊严的爸爸,会趁子女清闲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询问新手机的微信怎么登录。


前一阵有一个新闻,老人连续六天排队买不到回家车票终向路人下跪求助,仔细询问后才得知他不会用智能手机网上购票。


更难以启齿的原因是,他不想“麻烦”出门在外工作的女儿。


即使我们都知道,掏出手机买张票,甚至花费不了一分钟的时间。



孩子控诉“原生家庭阴影”,已经成为普通话题。


被子女嫌弃、却不知如何发声的父母,却成了“老无所依”的弱者。


“怕给子女添麻烦”的背后,或许不是亲人间的边界感,而是卑微与讨好。

 

我们和父母,没那么不堪



爱是一道很复杂的命题,其中夹杂着很多暧昧不明的杂质。

 

有意无意间,我们都做过“以家人之名,行pua之事”的行径。

 

儿时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很狭窄,父母倾尽全力为我们打开更大的视野,拓宽即目可见世界的边境。


从咿呀学语到考上大学,从童真懵懂到置身涉入成人森林,子女的前行方向越来越坚定,父母却越来越落后。


但我们只会一路拔足狂奔,仅仅在疲惫的间隙偶尔回头,并督促那早已在视线消失的父母一句:


拜托,走快点。


我们都不愿意承认的是:爱没那么纯粹,也没那么平等。

 

每一代年轻人,都必定会站在新时代的顶头风浪上,接力式地承接这个时代最新颖前卫的审美标准与观念思潮。


但“信息时代的迫不得已”真的足够成为这样的理由,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地以审判官的角度,俯视自己的父母,并强迫他们接受自己居高临下的“爱”吗?


《请回答1988》里有一幕场景很戳人心。

 

德善会像小孩子一样亲昵地给妈妈撒娇;善宇会把学校里的大小八卦都讲给妈妈听。

 

只有不善言辞的狗焕,无论是被混混流氓抢走了钱,还是学校里发生的冲突遭受的委屈,都不会告诉父母。当父母表现出亲近时,狗焕冷硬地拒绝交流。

 

亲生母亲只能通过邻居之口,才能略微得知儿子的近况。

 

这一集的最后,一向蛮横暴躁的母亲“豹子女士”,噙着眼泪,像个犯错的小孩,低头对狗焕“哀求”:


“再小的事,妈妈也想知道。”



也许为人子女的最大悲哀,也许就是有一天突然发现父母的自尊,竟是向我们乞讨来的。


难道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真的无解吗?


其实,它本就可以不那么“不堪”。


《少年说》中有一幕非常感人。


保安父亲自认职业不体面,每次接女儿放学前都会换上便服,怕女儿因为有这样的爸爸而自卑。


但女儿在站着全校同学的操场对自己的爸爸大声喊出:“我从不觉得保安低人一等,在我眼中穿上全套工作服的你有着最帅的样子,我爱你!”

  

《少年说》


真诚与爱,永远能打破断代与隔阂。时代和信息加之于我们的“优越感”,从来不是嫌弃父母的理由,要用开放的心去拥抱步履日趋缓慢的他们,然后一起并肩走。


《奇葩说》里马薇薇的话,放在这里格外合适——

 

“不要试图代表时代淘汰我们的父母,要帮助他们,接纳他们。

 

让父母觉得我能够和你一起拥有这个精彩的日新月异的、令人目眩神迷的互联网时代,这就是我们能够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本文转自网易文创旗下公众号“槽值”,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作者:槽值

来源:槽值(ID:caozhi163)

编辑:天南


你可能还喜欢:

喜欢的话就给社长点个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