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不结婚,只同居可不可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eLens Author Lens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你和一个人相爱了,感情稳定,现在希望进一步发展这段感情,走进婚姻的殿(牢)堂(笼)。你有些发怵,毕竟婚姻不只是爱情,还有令人头痛的财产问题和家庭关系。

看了不少关于婚姻的书、电影,以及新闻报道,或许最后得出感慨:“结婚太可怕了”。

 
你渴望的是一场浪漫的、自由的恋爱,但婚姻对你的角色要求,让你感到喘不过气,你开始思考,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爱,要履行多少义务?

但也许,除了婚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


在法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推出过“同居协议”(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é,以下简称PACS)。这项政策的本意是为了将大部分传统家庭所享受的权利赋予同性团体。对于异性伴侣而言,这是婚姻以外的另一种民事结合方式。


和婚姻的区别?


PACS与婚姻不一样,你和你的伴侣没有婚姻关系里同等的继承权和收养权,除此之外:
 

两方想缔结协议,只需要签署一份协议,并由市政厅盖章就好了。在法国,一段婚姻可能会很复杂、很昂贵,离婚的代价也会更为惨重。但解除同居协议只需要向当地法院递交一封正式的信件,分手变得十分容易。


当下的婚姻里总有一方不免提出“有没有房、有没有车、随多少份子“一类的会心三连击。而协议伴侣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双方的财产是分开的。


两个人想一起买车买房还是可以将其归为共有财产,保险也可以共同使用。


不同于婚姻里出轨方会被谴责为过错方,协议双方没有对彼此忠诚的义务。但是双方仍然有互相扶持的义务,比如在对方需要财政支持的时候需要依照自己的经济实力补贴对方。


如果两人领养或者生了孩子,抚养权只能归在一人名下。



从2006年起,登记后的身份将变成pacsé(“已同居”),对于女方而言,她们的姓氏不会随着另一方改变,两人依然是独立的个体。

这也成为了不少外国人在法国得以居住和工作的方式。

网上还有许多外国人分享申请PACS的指南与个人心得

其实,法国自1970年来结婚的伴侣数量就有持续下滑的趋势。法国人也在逐渐减轻传统家庭观念带来的影响。这种新做法首先流行于政客团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当时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对他与情妇所生的女儿保持沉默一事,新闻媒体已经对其私事表示充分尊重了。


法国人的两种生活

PACS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巨大欢迎,签订同居协议的伴侣数量在前几年急剧增加。到2010年已经有超过20万对伴侣参与其中,同居人群数量占结婚人群的三分之二。2018年协议伴侣数量达到顶峰,有近21万对。
 
此时,PACS中的异性恋伴侣占领绝对优势,比重高达96%。

法国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发布了同性协议/婚姻伴侣、异性协议/婚姻伴侣在过去十年里的人数变化统计结果
@INSEE

但协议关系与婚姻关系也可以是互补的。2008年,协议伴侣数量减少23448对,其中超过40%的伴侣由协议关系转入婚姻关系。因此,对于一部分协议伴侣来说,同居协议既是婚前考核,也是保证长期承诺的缓冲地带。
 
协议关系也并不局限于拥有甜甜恋爱的情侣们,有一部分法国人出于经济的原因,选择和室友签署同居协议,这样两人就可以获得税收方面对协议伴侣们的优惠,还可以平分共同资产。


2019年,法国的人口研究所还专门在已婚和已同居人群中,调查了他们对法律、税务、行政方面的考量。四分之三的协议伴侣表示“这是考虑的主要原因”,而出于相同原因的已婚人士只占到16%。有三分之一的协议伴侣认为这是“唯一原因”,而只有5%的已婚人士持相同原因。
 
《纽约时报》也曾经采访过一些签订同居协议的法国人的想法。

28岁的Francois Lambert和他27岁的女友Maud Moulin都是公立学校的教师,只有在共同提交纳税申报单(同居协议的一项政策)的情况下,他们才能被保证派驻到同一个地区教书。

”我们没有时间准备结婚,“他说,“这是一个速度问题。”


48岁的Sophie Lazzaro是巴黎的一名活动策划人员。2006年,她与50岁的伴侣Thierry Galissant签署了同居协议。Sophie表示,主要是因为它提供的法律保护和稳定性很吸引人。

“我有两个女儿,如果我遭遇了什么不测,我希望孩子们还能有一个家。”她说,“但在不结婚的情况下。”

另外,这很符合他们这一代的作风。生于叛逆的60年代,对艾滋病足够的重视与药物的普及让他们成为第一代不用为此战斗就可以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法国人。他们活的很自由,死板且宗教气息十足的婚姻不再吸引他们了。


不过法国仍然是个有浓厚宗教历史并尊重传统婚姻的国家。社会学家Wilfried Rault表示,这在当下的社会里就变成了麻烦事。比如Anicet女士,她来自一个天主教家庭,而男友是犹太人,家里不同意他们的婚事,所以两人只能选择签署同居协议。

不同的考量也影响了大家对于仪式的看法。新婚夫妇的仪式感更强 —— 毕竟妻子要被冠上丈夫的姓氏,会发结婚公告证明关系,还必须要在一位重要证人面前举行 —— 他们就会更倾向于举办婚礼和party。

相比之下,只靠一张纸证明关系的同居伴侣们的仪式感则会低很多 —— 只有一半的人会考虑举办任何仪式。


Katherine是一位获得PACS资格的美国人,她与法国籍男友Jan于去年年初向政府提交同居申请,并决定举办一个简短的小仪式,但不邀请任何人。仪式的前期筹备十分简洁,甚至有些草率:

“我的雇主问我在婚礼上会穿什么,我回答说:‘可能穿牛仔裤吧’。他喘着气说:‘别跟我妻子说这个!’。他的妻子是时尚界非常知名的人物,众所周知她只穿裙子和连衣裙。这10秒钟的对话告诉我不能穿裤子参加婚礼。

婚礼前一天,我去了Zara,试穿了5件衣服,感觉都不是很好。然而,在我要走出商店时,我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连衣裙。虽然与我想象中的‘随意’风格不符,但我知道‘就是它了’。“


这些对比表明,两种类型的关系所涉及的利害关系和问题并不相同,对伴侣们的意义也不同。


选择同居协议还是婚姻?


这一系列的反差也指向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 同居协议的伴侣们的与合法夫妻的关系会有何不同呢?

对于一部分人,同居协议将减少了来自财务和法律方面带来的生活压力,让爱情保持单纯。协议给双方的自由度无疑也比婚姻更大,对于当下许多恐婚恐育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案。

也有人担心,既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经济、法律等原因选择成为协议伴侣,从感情上考虑,当初选择结婚的人的原因是否更纯粹?另外,更加开放、且没有忠诚义务的同居协议关系又能维持多久?


作者:Lens

来源:Welens(ID:we-lens)

编辑:留木


你可能还喜欢:

这里有一份在看协议,点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