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好一个姑娘为什么剪短发啊”“雨女无瓜”

社长的小号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董莹

转载请联系 isocialor

编辑:海盗



社长说

剪短发的,不一定是有故事的女同学。





● ● 

“好好一个姑娘为什么剪短发啊”

“雨女无瓜”


女演员为戏剪发,
媒体用词往往会选择“牺牲”,
那假如她们就是想趁机摆脱长发的束缚呢?
 
家里姑娘剪了短发,
高中时是为了学习,
之后则是揣摩发生了什么事,
那万一姑娘就是想剪个短发爽一爽呢?
 
这样看来,女生发型的变化往往会引来众多讨论,仿佛长发是理所应当,短发就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剪短还是留长,why this would be a question?

01  历史遗留下的长发


“难道自然不曾教与你,长发于男为耻,于女则为荣光。”
——《新约圣经·哥多林前书》
 
现在我们普遍称为“西方”的欧洲地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对男性哲学家都保有一种类似于现在我们对“肤白貌美”的小鲜肉一般的理想形象,那就是养长发,留胡子。

(你可以想象一下《深夜食堂》里诗人小田切让的样子,虽然不一定那么准确)


(或者西方绘画作品里柏拉图的形象)


但是尽管如此,当时古希腊罗马的女性头发长度普遍上依然长于男性。如果有男性过于关注自己的头发,他很可能会被其他人冠以“女人气”的评价。这种对于头发长短和性别关系的文化态度在西方一直延续了下来,前面《哥多林前书》的引言也能够体现这一点。
 
如果把视线向东移动,到了中国古代,你会发现,长发似乎并不专属于某个性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观念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言少意重,无论男女,头发大多都是生之养之,长发及腰。

(《白鹿原》里鹿子霖的假辫子:那不是辫子,是尊严)
 
中国男女发型之间的差异,是在近代西方文化不断渗入后才逐渐体现出来的。然而在革命变革时期,剪辫明志这类行动,多少都与当时的女性无关。

20世纪20年代,尽管有相当数量的年轻女性为了响应革命剪成了现在的学生头,但却被地方政府以有伤风俗的名义所禁止。
 
到了现代,短发似乎渐渐成了一种潮流,东西方对女性短发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留短发的女性数量也越来越多。

然而,以头发长度来判断二元化的男女性别仍然在大多数社会中适用,多数女性也仍然会选择保留长发,或者剪短后再养回去。
 
02  话未出口,见发先知

我可能需要一条假辫子。
—— 鹿子霖(并没有)
 
你的发型诉说着你的故事。

正如上文所说,鹿子霖以头发审时度势,娜塔莉·波特曼在《V字仇杀队》中剃光头明志,《悲惨世界》安妮·海瑟曼被人削发以象征着她低贱而又悲惨的身份…… 这些发型的变化无论是否自愿,其中所包含的“故事”无论当事人自己是否赞同,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功能——向其他看见发型的人表达这个“故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型几乎起到了类似于语言的沟通作用。
 
(这位兄弟不羁的发型又诉说着他什么样的人生呢?)
 
这种情况并不针对于某一个性别。发型中蕴含的含义大多是在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逐渐建筑起来的,作为一种类似“常识”的信息存在于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意识中,并把影响力加诸于每一位个体之上。并且,这种含义有可能因地区或时代上的文化差异而各有不同。

举例来说,长发,在前文曾提到过,在西方长久以来被认为属于女性;然而在古代中国,却是几乎人人都有。
 
发型“语言”,在其他人的判断里,可以代表这个人的信仰、生活方式、性取向、政治和宗教态度等等。与此同时也会作为一种信号或者标志来表明一个人与某个群体之间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往往也是建立在刻板印象之上的。

比如,非主流头之于葬爱家族,中年秃头男性之于抠脚大叔。
 
不过发型所能表达的最关键的信息之一,是关于一个人的性别身份,在这之中发型作为一种性标识而存在。作为一种沟通的工具,发型代替了你本人的语言,对他人诉说着你的性别身份和倾向,甚至于你在性方面可能会接受的行为和你关于性的信仰等等。

以欧美女性为例,经常会有金发女生相对于棕发女生更“好玩”,对性更开放;红发女生对感情比较不认真;以及短发女生更可能偏向于对性不感兴趣之类的观点。
 
这种“以发看人”的态度虽然并不完全针对于某一个性别,但却对不同性别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事实上,发型对女性性别身份的影响以及拘束力相对于男性要更明显,影响也会更大。
 
大部分的社会都普遍会强调女性外表的重要性,也同时给予了女性的头发过多的关注。人们往往无意间会仅仅以发型去判断一位女性是什么样的人;而又因为在相当一部分社会文化中,女性的期望形象固化而单一,使得很多发型不符合这种期望的女性被冠以性别模糊或异于常人的评价:

例如,长发的女性会对异性更具有吸引力;而相对而言,短发的女生则更男性化,对异性并不具备同等的吸引力。
 
也因此,女孩儿们大多从小就被告知要做好自我管理,去接受并不断调整自己以满足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不断地自我物化、控制自己以保持自己的“女人味儿”,发型(特别是一头长而浓密的秀发)在这之中所占的分量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女性会自然地选择保留相对较长的头发以呼应自己的性别认同。
 
正如当初那句“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长发女有少年娶了,那么其他人呢?
 
03  我与我发型最后的倔强


随着时代发展,短发对于女性,逐渐翻身成为了一种潮流。似乎女性对于长发的执着与长久的历史连结正在慢慢消解。但是,相对于其他发型长发,长发在性别身份认同上,依然能够给予女性更多的安全感。
 
在《银河护卫队》中饰演星云Nebula的Karen Gillan在第一部中为了角色剃光了自己多年的长发,她还曾在推特上提到过别人对她奇怪的打量。

第二部时她的一头秀发得以保留,她直言这是“最好的礼物”——类似的事情并不是个例,对大部分女性而言,长发仍然是更安全也更符合她们个人性别认同的选择。这其中就包括普渡大学的学术顾问Rhonda Nemri。
 
Nemri曾在Feministtalk(女权之声)上坦言自己的长发更能给她带来安全感,让她觉得她依然是别人眼中“她应该是的样子”。换言之,在她看来,其他人甚至于她自己,都更能接受她长发的形象;也因此,她迟迟没能对自己的头发痛下狠手。
 
她还在文章中提到,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认为女性的发型与她的长相有很密切的关系——似乎只有长得更符合普遍审美的女性才适合短发,以此作为一种时尚的体现的同时,还能保留有对异性的吸引力。
 
可见,虽然长发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在被淡化,但很多女性对头发长短的考虑,仍然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量什么样的发型更能够体现自己的女性气质,或者什么发型能让自己更好看,更具备社会需要女性所需有的吸引力。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女性在网页搜索短发发型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搜索结果:


话至此时,无论长发短发,仿佛最重要的都是:这样好看吗?男生会更喜欢吗?但不管怎么说,往往长发在这种时候都会是更保险的一种选择。
 
短发万事皆了?图样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女性剪短发是为了赶潮流。有些女性为了表示自己对固有长发女性形象的反抗,或者只是因为喜欢短发的方便舒适等等原因选择了短发,但却也无可避免地落入了社会对于女性短发的刻板印象中。

例如前面提到的认为短发女生更男性化、或者被当做是同性恋的表现等等。这样来看,似乎女性的发型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被假设蕴含着某种含义,而不能仅仅是想剪而已。
 
Thought catalog网站上的一篇文章里记录了一些女性在剪短发之后,周围人的态度:
 
“人们对我的头发又爱又恨。有人会猜测我是个拉拉,但我觉得这个头发让我更自信。”
 
“男生们会觉得你是同性恋,那些比较保守的男生在我长发的时候会想跟我生个孩子,现在都没影儿了。”
 
“他们觉得我剪短发很勇敢?并不存在好吗。”
 
“他们会说:你为什么剪短?这样看起来挺个性的,但我还是喜欢你长头发的样子。”
 
“很多人夸我的头发,但也有人会觉得我是gay。”
 
除了上面这些,可能还会有的比较多的反应就是:
 
“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想说,可能吧,但我就剪个头发怎么就那么多事儿了呢?
 
参考资料:
 
Time, (2016) Now You Know: How Did Long Hair Become a Thing for Women?
新华网 (2010)中国女子的头发之变:短发革命与新女性的诞生
Deborah Pergament, It's Not Just Ha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for an Emerging Technology
Jodi Manning, The Sociology of Hair
Nermi, R. (2012) My Hair, My Identity, My Security, My Protection: The Veiled and Unveiled Symbolism of Hair and Image.
hoK leahciM,13 Women With Short Haircuts Reveal How Differently They’re Treated From When They Had Long Hair
Daily News & Analysis (2017) No more bald head: Karen Gillan's gift for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
 
● ● ●
1
 你可能会喜欢
“好妈妈都没有好下场?”这部国产爆款剧,彻底戳破这届妈妈的难言之隐
几亿女孩的隐私,就这样被打包出卖
为什么脏话大多跟生殖器有关?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