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熬夜偷菜、今日早起偷能量,图个啥?

年糕菌 社会学了没 2020-09-12

原创

作者:年糕菌

编辑:

大厉害


社长说

-你为什么不肯加我支付宝好友?

-为了守护我的能量!



●  

殊途同归的偷偷乐


“轻轻地点一点鼠标,不放过一个果子”、“农场辛苦好几年,一偷回到解放前”……这些耳熟能详的段子源自一款名为“开心农场”的“偷菜类”网络小游戏。它于2008年由“五分钟”团队开发,随后迅速在人人网、开心网、腾讯QQ等社交网站推广,掀起了一场“全民偷菜热”。当年,许多网友为准时摘菜熬到半夜,更不惜定好闹钟凌晨起床收菜、偷菜,一些痴迷者甚至雇佣起“偷菜钟点工”。



如今近十载过去,彼时在科技领域较为前卫的“开心农场”已同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一道衰落。但必须指出的是,“偷”的风潮不仅未从虚拟空间消失,反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愈演愈烈。比如,蚂蚁森林的“偷能量”种树活动,就颇有当年“偷菜”的架势。


现状:愈演愈烈的“偷”风潮


去年8月,蚂蚁金服为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其用户可通过行走步数、线下支付、生活缴费等方式为自己的小树供应绿色能量,据说集满17.9千克便能在沙漠种上一颗真树。上线半年后,这项活动就吸引了6000多万人,而在今年春节“抢五福”洗礼后,参与者数量更是飙升至2亿。



然而,蚂蚁森林不止公益项目那么简单。比起植树环保的目的,支付宝好友间互相“偷能量”的功能设置似乎才是重点。不少用户最初是为爱心慈善而来,但在互偷能量的狂热氛围中淡忘了初衷;更有许多本就是为偷能量而参与蚂蚁森林的。于是,一幕幕荒诞、吊诡的场景上演。


原本关系一般的、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人专门为偷能量而成为支付宝好友;原本连闹钟也叫不起的人,竟能为偷能量在早上7点之前醒来,并在蹲点守住能量、费心偷取一波能量后,再续上懒觉,显得有点可笑;原本应该一片和谐的公益活动,因偷能量而变得“血雨腥风”:根据自身体验,了解到因只偷不浇水而删除、拉黑乃至闹矛盾者并不少——无数友谊的小船可以为偷能量说翻就翻。而通过线上观察,发现各种关于“偷能量”的讨论贴、交流群表情包衍生出来。


  在“为偷到而开心,为被偷而懊悔”中,时光仿佛重新回到“偷菜”时代。当然,偷菜、偷能量,尽管都是“偷”,可还是有些许不同。


“偷”风潮对比:

偷菜与偷能量有何区别


“开心农场”与“蚂蚁森林”分属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产品,前者是纯粹的网络游戏;后者则是融入游戏元素的公益项目。产品类型之差决定了“偷菜”与“偷能量”间性质有别。


“偷菜”是游戏行为,娱乐性极强。类似于其他网络游戏,它首先迎合了人类行为中追求快乐的普遍动机。目前,涉及网络游戏动机的研究众多,其中“乐趣”是最受关注的——研究者发现,在游戏过程中,个体会有快乐和兴奋的体验。同样,在“偷菜”中,这种快感也存在。其次,“偷菜”也能实现游戏主体排除空虚感的精神需要,是其缓解压力、逃避现实的“安全阀”。而“偷菜”较为独特的一点是,给“菜地”施肥、浇水、除草和杀虫的游戏内容能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幻想。不过,这也只能线上的幻想而已。



相比之下,“偷能量”则能与线下相结合,其线上的种树成果最终会落实到现实中,具有功用性与公益性。确实,“偷能量”也含有游戏成分,蚂蚁森林用户偷取能量,就像偷菜者获得金币、经验与级数那般;可虽说如此,毕竟还是有人是真心期盼小树苗能够变成一棵真实的植物被种到阿拉善,为绿色环保做贡献的。退一步说,就算未曾心存责任感,但“偷能量”行为依旧能促进植树造林。


此外,一位知乎网友认为,不同于“偷菜”,“偷能量”是在做慈善,能从一个侧面降低了用户“偷”过程中带来的道德压力。也有人指出,“偷菜”中透出的社交属性比“偷能量”更强……


其实,对比下去,或许还能剖析出更多区别,问题是,这些区别只是表象。从本质上看,偷菜与偷能量又是共性大于个性。


殊途同归:“偷”的本质非常相似


当年熬夜偷菜也好,今日早起偷能量也罢,网友们皆玩得不亦乐乎,乃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深究两种行为背后的根因,可以找到许多共通的解释。


 (一)奖励诱惑与本能使然


“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有其发生的动机。就其外在动机而言,可用实际与非实际奖励来衡量。前者即金币、能量等偏实物的奖励;后者即因游戏乐趣而产生的快感、因好友排行榜上的好名次而产生的成就感等这类抽象奖励。这些奖励或多或少推动了“偷”行为的发生。



从内在动机来看,“偷”是人原始本能的释放。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代表人最为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遵循享乐原则,“偷”便是其行为表现。然而,本我的“偷冲动”是不被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所允许的。于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会协调本我、现实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将偷的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是,压抑并不代表消失,这种欲望、冲动会因虚拟空间提供发泄平台而再次进入意识层面,从而催发了“偷菜热”、“偷能量热”。


(二)补偿心理与从众心理的表现 :


“你偷了我的,我也要偷回来”,这是引发更多网友加入到“偷”行列的一种补偿心理机制。当自己的“菜”或“能量”被偷时,人们会感到不安并失去心理平衡;而采取“偷回来”、“偷更多”这种以牙还牙的方式,能减轻或抵消不安,进而达到心理平衡。偷与被偷因果循环着,让偷菜与偷能量的比拼持续上演。



也有人只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架不住总有人前来“冒犯”。此时,从众心理也会发挥作用——考虑到他人都在“偷”,那我也“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


(三)商业逻辑规训的结果


可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基于受众角度的分析。而“科技本身除了引发阅听人的幻想,也是作为商业立基下生产的大众消费产品,具有其商品化的商业逻辑。”开心农场、蚂蚁森林不止是科技产物,还是供人消费的媒介产品,蕴含着极强的商业逻辑。相应地,“偷”的行为本质就是商业逻辑规训下的产物。


站在运营者的角度看,“偷”的游戏模式与功能设置正是其招徕目标消费者、实现盈利的手段。当年,各大社交网站推出“开心农场”,实质是为运转其产业链而采取的扩张用户基础、增强其黏性与活跃度的策略。今天的“蚂蚁森林”亦是如此,而且“偷能量”模式还可以被看成是支付宝增强自身社交系统、与微信竞争的途径。借用de Certeau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的术语来说,这是生产者在通过执行“战略”(strategies),开拓自己的“地盘”(place)。


不过,我不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战术”(tactic)去“抵抗”。在商业逻辑编织的规训网络中,用户们终究无法跳出运营者建立的产品秩序,甚至被异化。昨日有偷菜,今日有偷能量,明日还会有新的偷法。


参考文献:

魏华,范翠英,平凡,郑璐璐. 网络游戏动机的种类、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0):1527-1533.

石婉婷.日常生活的科技社交角色:以Facebook打卡为核心的媒体实践为例.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2013.

[3]de Certeau, M.(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CaliforniaPress.


●  

1

社长问:

你的能量树长多高了!

来评论区炫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