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地女教师被投诉十几次!对老师不实的扩大化举报,走向了家校监督的反面

厦门日报社/ 厦门招考 2023-12-30


先说说公费师范生>>

昨天我们说到公费师范生违约的事(点击回顾☛多名公费师范生被通报,厦门也有人违约!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要到农村?),对于原因,大家有很多猜测,但是,从我们目前对厦门地区公费师范生违约情况的调查,有个普遍原因被大家忽视了:


当初高考报考时,

父母看中的是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有编有岗,

唯独没有问自己孩子喜欢什么。







回到主题

↓↓↓


近日

一个热词到处刷屏

对教师“不实扩大化举报”




新入职教师一学期被投诉十几次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今年春季,李老师入职了一所公立小学,成为四年级的数学老师。粗略估算,春季学期被家长投诉十几次,到最后,她“听到那些举报的理由都想笑”。



李老师入职没多久,年级主任提醒她,不要开车上班了。她起先没有理会,因为车也没有停到学校里。隔了一段时间,主任又找她,告诉她有家长几次举报到教育局,说是一个刚毕业的老师开车上班太招摇。家长言下之意,老师开车上班对学生“影响不好”。李老师只能改骑电动车。


李老师还因为点外卖被家长举报,“身为老师,在小孩儿面前吃外卖,小孩儿回家缠着家长,也要点外卖”。


不过,最生气、最失望的那次,是一位妈妈举报她“穿的裙子不符合人民教师形象,妖里妖气,不像正经人”。可事实上,李老师的裙子是过膝的,符合规定。




网友分享老师被投诉举报的理由















媒体报道“对教师不实举报扩大化”后,新浪微博网友分享了一些老师被投诉举报的理由——



刚刚才被投诉,说我的洗发水味,人家孩子不喜欢,要求我换洗发水!


我被投诉的内容是:对家长屏蔽了朋友圈图片。



我同事被投诉过,疫情期间每天两次体温枪对着额头测,孩子妈妈投诉这样做会降低孩子智商。


我当小学5年级语文老师的堂弟被家长投诉说他长得跟猴似的,孩子不喜欢(说实话他的确有点瘦)。



我遇到最离谱的是,上课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诗人的背景视频,被孩子奶奶举报上课给他们看电视。


曾经有一个家长举报我吃了她家孩子半块月饼。



我遇到过投诉老师手写8不规范,家长说手写的8不能封。


我被家长举报的原因是,一年级在课上写田字格里的字,她孩子倒写笔画,我给擦掉了,她妈妈说我打击孩子自信心。



我被投诉过,半夜11点给我发信息我没回,说我不尊重她!


闺蜜跟我去看演唱会,被家长举报说是作风奢侈,给孩子树立了不良消费观。



我们学校被投诉,投诉理由是操场不对外开放。


孩子被蚊子咬了都要举报我。



孩子每天喝水不够,被投诉到教育局,投诉原因是不提醒孩子喝水。你遇到过吗?


……





学校专门成立部门 处理举报















动辄举报老师,扩大化举报,甚至污名化老师成为一种现象。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一所高中的副校长边亮(化名)说,过去处理投诉问题,一个副校长代管就行。去年,学校由他负责专门成立了家校沟通部门。他粗略计算,只去年一年,几乎每周都要处理一到两起举报,其中,扩大化举报能占到他处理举报事务的一半以上。


最多的一次,同时有一百多个学生打电话给12345,举报学校放学太晚。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他们周六周日放假,周五晚上还会上晚自习。而学生们觉得,学校应该中午就放假,不然当天回不了家。


为了应对这类举报,学校尝试过周五下午就放假,但是,家长的不满又立刻涌来。他们接连收到了来自12345、市长信箱的家长举报信息:学校下午没上课。


“压力非常大、特别大。”边亮说,学校常常处在两难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能忽视家长的诉求,一旦激化矛盾就可能酿成舆情”。





12345接线员:有些举报很“离谱”















成都一位12345接线员的经历,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老师们的讲述。有些举报,在她看来很“离谱”。



一位家长因为不满老师把孩子的座位安排在教室后排,打来了投诉电话。家长承认,虽然老师明确说过,座位是按身高排,但他依然觉得不合理,因为坐在后面的都是差生,自己的孩子虽然个子高,但学习好,不应该这么安排。


还有一位家长认为“老师工作没有做到位”。这位家长得知成都正在举办一个作文比赛,但老师却没有在班上通知。接线员说,她在网上查了以后,把报名信息和地址告诉了家长,也和他解释,这是市级比赛,班主任没有义务通知。但在电话挂断前,家长还是叮嘱她,要把投诉记录下来。




防备和敌意弥漫在学校和家庭之间















家长们沉浸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之中,动不动就说:过去的学校怎么样,过去的老师怎么样。其实,很多回忆都是美化了。譬如说,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满老师每天给自己发微信,告知家长今天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家长抱怨说,我们以前的老师遇到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不会告诉家长。但是,问题是,他们这代人的父母,都有过被老师叫进去学校的经历,那时,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的记忆,有多少是真实的?再说,家庭教育不可或缺,老师告知家长孩子的表现,也不行?不及时通报,也有人投诉。


老师们无所适从,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防备和敌意弥漫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个别老师打小孩的恶性新闻又加剧了不信任。更有人会利用这种情绪,满足自己的诉求。


“广州体罚血衣事件”可能是在网络上流传最广的、关于老师的扩大化举报。2020年,一位妈妈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帖文转发达到140万余次、阅读5.4亿次。


“广州体罚血衣事件”的微博帖子


这个故事具备很多可以调动情绪的要素:孩子被老师体罚至吐血,留下精神和生理的后遗症;自己在凌晨两点又被班主任威胁殴打;这位班主任还曾收了她六万元照顾费。警方调查发现,家长发布的孩子的“血衣”照片,是化妆水和眼影的痕迹,而送礼、被殴打也都是编造的。


事实的真相是,老师的确因为几个孩子违反班规,惩罚他们绕操场跑十圈。学校通报称,根据监控记录,几个孩子走走停停完成了九圈,后续上课以及放学,身体和精神均无异常。但罚跑圈并不符合规定,学校暂停了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位家长不仅故意编造谎言诬陷老师,还通过注册微博、微信账号的方式冒用其他家长身份恶意传播,同时雇人在网上炒作。最终,家长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


“广州体罚血衣事件”开庭




老师:学生还能不能教育?















2021年,《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实施,舆论曾经很高兴:老师可以拿起“戒尺”了。但是,事实上,老师们头疼的是,对学生的惩戒,尺度难拿捏,例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对学生罚站的时间不能超过一节课,而且只能在教室内部进行。


但是,在实际中,有的老师可能在学生站了一节课之后,没有及时让他回座位,又或者学生被要求在班主任办公室写保证书。家长就会因此举报,“老师剥夺了孩子上课的权利”。如果完全按照规定,家长讲的是对的。学校老师说,不同的孩子差别巨大,管教上也会有差别。


一所学校校长边亮(化名)向北京青年报表示:很多老师在经历过这种举报后,也会向他发出“灵魂拷问”:对这些学生还能不能教育?





厦门呢?















扩大化举报越来越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仅如此,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任性和脆弱,甚至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如果不遂我们的心意,我们就怎么怎么样……”有的孩子甚至采取极端做法,为的是“惩罚”老师和家长。


很多老师甚至都不敢履行正常的批评,很简单,如果一句批评引发其他极端事件,他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有人认为,这或许也是现在老师越来越佛系的直接原因。


在厦门,曾经有一所小学要重新组合班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少学校因为转学生增加等原因,都会重新分班。要和熟悉的同学分开,孩子难免会伤心,家长完全可以引导,毕竟分离是人生常见的,这才是开始。但是,相当一部分家长选择投诉:“我的孩子因为分班,都不吃饭了,你们看看怎么办吧?”


说句土话,孩子不吃饭,受伤的还是孩子,真的没有必要养成这种威胁的习惯。



对于厦门学校来说,学生家长投诉也不陌生。有时候,学校被投诉得不知所措,似乎做什么,都不对。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夏天18:00结束,有人投诉,说家长也18:00下班,来不及接孩子,有的学校赶紧改为18:30结束,投诉仍然继续:有的投诉说,“18:30还太早,我19:00才能赶到”,有的说,“那么晚结束,天都黑了,不安全”。当然,有的学校采用弹性化放学,但是,老师也紧张——弹性化放学给管理带来很多压力。


家长们觉得学校匪夷所思,为什么不“这样”?其实,学校不是只有一位学生,很多决策都必须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有些家长也变得越来越“任性”,只要自己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就认为全厦门甚至中国教育就有问题。我们曾经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家长对学校午餐抱怨,形容为“垃圾”,不料,同一个群里同一所学校的家长很疑惑:孩子在学校吃得比家里多。



学校最头疼的是,投诉基本上是无成本的,教育部门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应付回复,深感做教育的无力。


最近是投诉研学,有家长旗帜鲜明反对学生外出研学:“孩子就应该在学校读书,为什么要到校外研学”,并质问研学机构的资质。


教育部门在回复中,节选了教育部有关研学的文件,也附上研学机构的资质证明。不过,家长表示不满意,因为教育部门没有把教育部的文件完整地复制给他。


学校说,只要举报人不满意,学校就得继续回复。有学校说,现在接到投诉,是接到“心塞”,有时候你会觉得:怎么会有这样不讲理的人?



曾经有所学校的老师被投诉用伞打人。查看监控,剧情反转,是孩子打老师,结果投诉又来了,说伞坏了,要老师赔。


有人认为,这种扩大化举报,2020年大概是个节点。在厦门,也是。当时,为了要不要停课、要不要考试,教育部门每天都要处理一堆投诉。每一次投诉后的让步,都有人在社交媒体庆祝“胜利”。


甚至媒体也充分感受到压力,曾经有媒体接到家长投诉,说媒体写复课时,用了“神兽”回笼,是违反家庭教育法。




对老师不实的扩大化举报
走向了家校监督的反面

















应该说,家长监督投诉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通过举报来遏制老师违规收礼、虐待学生、性侵等行为,原本是正常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如果把举报扩大化,动辄对老师“挑三拣四”,甚至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这显然是走向了监督的反面。


此间的评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举报扩大化现象,导致老师们困于自证,选择躺平,陷入“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扭曲的家校关系,最终可能会让所有人都成为输家。



评论还认为,社会力量和家长不宜越界干预学校。管理班级、布置作业、批评惩诫等均属于正常教育教学范畴,社会力量和家长不宜越界干预,要信任教师的专业性。同时,教师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等属于个人隐私,只要不违背教师职业要求,社会力量也无权干涉。


评论还认为,对于扩大化举报,整个社会应该拿出更加鲜明的态度,不要让其呈加剧之势。从学校到相关部门,都应给师生和社会传递更为积极的信号:监督是正常的,但不当的恶意中伤、告密举报之风当警惕。无论如何,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都不应该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综合:北京青年报、红星新闻、中国教育报、新浪微博

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多名公费师范生被通报,厦门也有人违约!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要到农村?


观看预防流感直播通知!?多地已经报警


中学App查分数、错题要收费?一地通报:责成学校终止合作并退钱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