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师如何提高审美?”——设计书单

@大美工 工业设计俱乐部 2024-06-18

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

艺术与工程、审美与科学等综合性学科

影响设计师发展的

我觉得有2点

一个是审美、一个就是学习能力

··

我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等艺术展览中得到审美的提高

也可以从书法、建筑、伟大的设计中感受美的符号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设计书单

聚焦在审美层面

通过读书

我们上面提到的2点

似乎也能通过学习得到审美的提高

··

文底投票讨论:

《你觉得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审美么?》

欢迎留言讨论、补充


01-《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意] 翁贝托·艾柯 著
美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品味与时尚是什么?美是要冷静、理性观察的东西,还是会牵动灵魂的媒介?


在艾柯的引领下,我们走上这么一趟引人入胜的审美之旅,探索多变的“美”观,从古希腊以降,直到今天,并研析历世与美相伴相随的价值理念。除了密切检视视觉艺术,并援引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提供印证,他还扩大探讨范围,考虑爱情、女性的角色,以及丑、残忍,甚至魔性等课题。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吗?丑的范畴有哪些?继全球惊艳的《美的历史》之后,博学大师翁贝托·艾柯再推《丑的历史》,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独特的见解深度剖析世人对“丑”的成见,颠覆传统审美观,形成一部异彩纷呈的审丑观念史。他亲自保证:“《丑的历史》比《美》更精彩。”


02-《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宁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万册。


03-《汉字书法之美》蒋勋 著
《汉字书法之美》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


作者以其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03-《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 著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台湾美学大师、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先生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堪称“《美的沉思》姊妹篇”,荣获台湾出版奖项——金鼎奖。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全书200幅西方经典美术图片,日本超感纸张高清印刷,双封裸书脊装帧,为你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03-《如何看一幅画》[法] 弗朗索瓦·芭布-高尔 著

看画,是进入艺术世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如何看一幅画》法国资深艺术史家亲自教你怎么看画,打开你的艺术之眼!6种最常见的看画情境,细致解读36件艺术作品,教你如何看一幅画!


《如何看一幅画》由36幅艺术作品分析构成,图片精美,细节清晰,对想要初步了解如何看一幅艺术作品的读者是非常适合的读物。 




作者有长期面向大众讲解艺术品的丰富经验,对于如何引导读者进入一件艺术作品的世界相当有帮助。当我们在一幅画前毫无感觉的时候,那么我们到底缺乏破解艺术的钥匙是什么呢?我们能感觉到一些情绪的变化,但是我们似乎仍然无法理解艺术作品。弗朗索瓦芭布-高尔介绍了艺术作品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它们的创作环境,让观者能够细致入微的理解艺术作品。


04-《走向新建筑》[法] 勒·柯布西耶 著

《走向新建筑》历时三年,经过反复地翻译、校译、审校,《走向新建筑》新版终于得以出版,这本书更是对永远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致敬。每一位设计从业者都应该读一下它。




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05-《日本美学:物哀、幽玄、侘寂》[日] 大西克礼 著

这是一套关于日本三种美学的理论书籍,分成《幽玄》《物哀》《侘寂》三册,系统阐述日本美学的概念和发展渊源。




《幽玄》

“幽玄”最初用于传统歌论、能乐论中,包括具有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和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在平安时代后的镰仓时代,禅宗传入日本。它逐渐将美的感性深化为精神内在,并产生了“幽玄”的审美意识。因此,日本的美,不会一览无余。大西克礼将“幽玄”总结为:收敛、隐蔽审美对象、微暗且朦胧、寂寥、深远而深刻、超自然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而在 “幽玄” 的世界,以上关键词往往不独立显现,是相互融合的。




《物哀》

“物哀”一词最早的来源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他评价《源氏物语》是对周遭的人事和自然,怀抱有细敏微妙的感受力,并由此将这一特质提炼为“物哀”,将日本文学的本质归纳为“在于物哀”。本居所指的“哀”,是人的各种情感,“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都可称为“哀”,所谓:心有所动,即知物哀。而大西克礼在阐述“物哀”的来源和发展之后,进一步完善了“哀”的意涵,他认为“哀”不仅是一种情感或心理,也是将“静观”从特定对象延宕至更广阔“存在”的能力。




《侘寂》

“寂”最初体现于“俳谐连歌”这样的文体中,而“侘寂”之美则由日本茶圣千利休以“和、敬、清、寂”为本发扬光大,以千利休为代表的茶人,掬清水、抟粗泥、修草庵,凭借纯粹和简朴,制定出一套属于日本的、新的审美系统。“侘”是“简陋朴素的优雅之美”,而“寂”是“时间易逝和万物无常”,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对日本文化至关重要的哲理。如同凋零的樱花与生命的无常,“侘寂”美的外在虽残缺、朴素,丹追求内心的平和、淡然,以及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不需要过多人为的装饰,呈现事物最原始、不尽完美的状态,就是“侘寂”的意义。



06-《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日] 山本耀司 著

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引领者山本耀司亲笔自传。



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我投下一颗炸弹》为你揭开这个谜。让你看懂日本设计,读懂日本设计师。日本设计为何能震撼世界!?




09-《颜色的故事》[英] 加文·埃文斯 著

颜色的定义是完全客观的吗?为什么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会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为什么有些颜色直到最近才有了自己的名字?为什么有些文化对某种特定的颜色划分了数百个区隔,却辨识不出另外一些颜色?一种颜色的产生背后又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本书带你追本溯源,找到颜色的产生、变化和与分类发展;揭示颜色背后的观念变迁和社会涵义;探索每一种颜色背后唤醒的心理状态和文化根源。颜色的故事,其实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


07-《伟大的设计》[美] 罗伯特•布伦纳 著

伟大的产品成就伟大的企业,而这一切都源于伟大的设计,唯有设计,是通向完美用户体验的门户。


苹果公司前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的伯乐,高科技领域的标志性人物罗伯特·布伦纳,甄选全球企业经典案例,深度探寻苹果、宜家、星巴克、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成败根源,探寻成为设计主导型企业的要素。



《伟大的设计》呈现了世界一流设计大师对于设计内涵与企业文化的精彩诠释,伟大的设计不只是参与游戏,而是重写游戏规则,建立以设计为导向的文化,让设计意识融入企业文化的每个细胞。伟大的设计是通向完美用户体验的门户。



▼ 别走,参加“投票”,与@大美工 一起继续讨论:

(欢迎参加底部“留言” ✎ 说说你的想法~)


► 精彩继续:“顶级设计公司的经营秘诀”——10本好书推荐


► 精彩继续:“推荐给设计师的”——10本绘本


► 精彩继续:“来了!设计师的三板斧!”——你会有自己常用的设计小技巧么?


▼ 我们将往期的优秀文章进行了归类处理,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