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祖古乌金仁波切|阿底峡尊者给予的“三金刚”教言

阿底峡尊者唐卡


三金刚

1.三金刚之一:对修持佛法生起稳固的决心

现在,我想说明有关阿底峡尊者所给予的“三金刚”教言。

从很久、很久以来,我们生生世世一直在轮回之中穿梭流转。我们一再死亡、一再投生、接着又死亡,几乎毫无止尽。就好比我们要经过一个巨大的海洋。佛陀有言:“轮回仿佛是一片无尽的苦海。”要注意,佛陀并未说这是个大乐与安乐之洋:轮回向来都被称为“苦海”,而非“乐海”。

如果我们承认这个事实,也对此具有信心,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脱离苦海,谁能帮助我们解脱呢?并非是我们所居国家的统治者、我们的父亲或母亲,亦非我们的朋友或仆人、名声或财富,这些全都无法帮助我们脱离迷妄的痛苦轮回。唯有我们亲身投入的修行努力,才有办法。一旦我们了解这一点,便不应让自己受到劝阻或犹豫而离开修道。故而阿底峡尊者的第一个教言便是:“要以绝不退离的不动金刚作为前导。”

将绝不退离的金刚当作前导,意思是:不要让任何人使你对于修法气馁,无论是谁,即使是你的精神导师亦然。一位想要你解脱的具德大师绝不会说:“不要追求佛法。”因此,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要生起毫不动摇的态度:“我绝对不让任何人、事、物使我从佛法修持中退离。”如果你的老师对你说:“不要依循你的修道倾向”,那么你很可能选错了上师。

类似地,别让任何人用贿赂或威胁让你放弃修行。有人可能会说:“只要你答应不再修持佛法,我就给你这个世界上所有财富的一半。一旦你放弃修行,我就提供金钱。”我们不应让这种诱惑打动我们。另一方面,有人或许会威胁你,拿枪顶着你的胸口说:“除非你答应放弃所有宗教上的努力,否则我就按下板机!”当然,你嘴巴上应该要说:“好,我会放弃”,但是你的内心深处绝对不可以同意。

有个较不那么戏剧性、而比较立即性的修行可应用方式,也是我为何提到这点的原因。我们经常听人这么说:“诸显能诱引,此心乃易变。”欺诳人心的显相,意思是当我们看见美丽的形色、听见悦耳的声音、闻到甜美的芬芳、尝到美味的食物,以及感觉有柔软质地的物品碰触身体时,我们的心马上就受到吸引。这些令人悦意的对境(客体)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而且让我们不愿放手。

另一方面,当我们遇见令人生厌的对境,例如丑陋的形色、难听的声音、污浊的气味、令人作呕的味道,以及粗糙的质地,此时我们会觉得反感和抗拒,或许更进一步地想挑衅。在这方面,分别心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安定的。这种轻易就被攫取或转向的注意力,本质上就不稳定。当这种庸俗、不定且易变的心碰到令其着迷的现象,就会被带走。为了避免此心不断被带着走,我们需要生起稳固且无法动摇的决心。这是三要点的第一项: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要生起稳固的决心,“要以绝不退离的金刚作为前导。”

2.三金则之二:以毫无羞愧的金刚作为后盾

三金刚的第二项就是:要以毫无羞愧的金刚作为后盾。

当我们一开始修持佛法时,会有强烈的意愿想要解脱,希望能藉由修行而舍弃在轮回中的各种涉入。不过,藏地有句俗话说:“修行的新手放弃黄金,修行的老参则聚藏那些磨破的鞋底。”换句话说,我们刚开始觉得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可以轻易地放弃所有的东西,认为:“我对任何一切都不执着!”随着两、三年的光阴过去,我们慢慢开始对此感到疲惫且麻木。即使没用的旧鞋底,也有了新的重要性。我们可能会想:“这些切割之后可以拿来当作把牦牛绑在一起的拴绳。”我们开始抓持东西,为种种事物计划各种以后的用途。

以毫无羞愧的金刚作为后盾,也关系到别人对我们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举例来说,当人们知道某人开始踏上修道之途,他便有伴随而来的责任。如果他退转或放弃了,这个举止不仅会摧毁别人心中的清净观,甚至对他们而言形同毁了佛法。因此,在修道上缓慢开始、逐渐前进,会比光辉亮丽地开场、但随后变得疲惫麻木来得好。

我们应该象是单脚掉落陷阱的山中之鹿。当它的那只脚终于找到办法挣脱时,就会马上专心一意地狂奔到没有人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所应采纳的最好态度。如此,这个肉身和这个人生,我们都能舍弃各种执着,无论是对家乡还是对个人的种种关系。居住在无人知晓的处所,我们能过得象是山林中的小孩,这样我们和他人都能得到利益。别人将能看见教法的功效,也能确认修持佛法将可使我们在此生脱离轮回并有所成就的可能性。

因此,打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以毫无羞愧的金刚作为后盾,有其重要性。如此一来,往后我们在回首自己人生之时,将不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任何遗憾。

3.三金刚之三:以清净智慧的金刚为恒时的友伴

第三个金刚即是:以清净智慧的金刚为恒时的友伴。此处,智慧的清净性所指为本然觉醒性的清净性。这就是我们的佛性、如来藏,也称为rangjung yeshe,本自存在的觉醒性。

我们首先应该要认出它,依此立下决心,并相信我们有能力脱离一切的念头状态。一旦认出之后,就要培养此一认识的强度,一直到我们终于能够稳定这种认识。下定决心要这么做,即是第三个金刚:“以清净智慧的金刚为恒时的友伴。”“清净智慧的金刚”是向来与我们同在的本自存在之觉醒性,这是因为它本来即是我们的自性。

因此要立下这个决心:“我要如实认识我的自心本性!”这就是三金刚的最后一个。

——节选自《彩虹丹青:融合见地与修持的成就口诀》祖古·乌金仁波切

相关链接:
藉由这个非造作的本然,我们能对抗轮回的创始者、迷妄相续瞬间的根深蒂固习性,而无须试图要做些什么

那能知的,在本质上是空的。一旦你认出了真实状态,看似的样貌便消逝无踪








             编辑/鸟湖山文化  +v:shihuaduo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