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级历史上下册课程知识精讲+教案课件汇总(文末查看下载)

点击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点精讲】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精讲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习题解答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填空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课件文档下载地址
https://m.1ydt.com/v/box-21_36_43或扫码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精讲】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全册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资料汇总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汇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填空习题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汇编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知识考点复习资料

课件文档下载地址
https://m.1ydt.com/v/box-21_36_44或扫码下载


●特别推荐

人教版初中历史7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7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部编版初中历史7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试题汇编

必考的重要知识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华夏之祖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8、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商、西周的兴亡

  13、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史称“盘庚迁殷”。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15、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早500年。

  16、西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在王位继承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7、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主要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1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手段: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1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的纷争

  2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楚庄王。其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还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最终在“葵丘会盟”上确立了霸主地位。

  2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楚庄王。

  2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 、赵、魏、秦。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和魏国的公孙衍。


大变革的时代

  23、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商鞅变法

  24、公元前356年,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称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①编制户口,加强刑法;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25、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6、甲骨文发现的意义:①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②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27、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2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体在“仁”和“礼”两部分;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29、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或孔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制,中央集权 道家 庄子或老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30、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大一统的汉朝

  30、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1、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的措施:①思想上,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②政治上,由于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对皇权构成威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③ 监察制度上,在中央,汉武帝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区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32、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33、张骞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

  3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5、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36、西域开通后,世界出现了一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37、秦汉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①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受封龙亭侯,后人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②东汉张仲景 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③《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38、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派人求佛法,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②《史记》由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记叙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历史,它的特点是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反映出秦汉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国鼎立

  39、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实力增强的原因:①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②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40、公元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后,曹操北渡黄河,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41、公元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夺取了汉中。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下岭南发展。

  4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间 国号 人物 都城 220年 魏 曹丕(帝) 洛阳 221年 蜀 刘备(帝) 成都 222年 吴 孙权(王) 建业


▎江南地区的开发

  4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由于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南迁浪潮。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44、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②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③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45、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①农业上,开辟出了大量湖田,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②纺织业上,技术进步,官府建立起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③冶铸业上,发明了灌钢法;④青瓷烧制业上,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①公元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②要求南迁的鲜卑族必须把洛阳看作自己的家乡;③改穿汉服;④学习汉语;⑤采用汉姓;⑥提倡与汉人通婚。孝文帝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47、祖冲之南朝的科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48、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他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49、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50、东晋的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的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51、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绘画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代表作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52、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秦王扫六合”

  5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54、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条件):

  ①商鞅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秦王重用人才;

  ③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

  55、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 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焚书坑儒(留下医药、占卜、种植方面书籍)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军事边防 防御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沟通长江、珠江) 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56、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①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②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③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④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生产,修建灵渠沟通南北交通开发江南,

  57、评价秦始皇:

  (1)积极方面:

  ①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见上表、“焚书坑儒”除外)

  (2)消极方面:①滥用民力,繁重徭役、赋税 ②制定了严刑峻法 ③焚书坑儒

  (3)总之,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伐无道,诛暴秦”

  58、秦的暴政表现:

  ①徭役繁重 ②赋税沉重 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残暴统治。59、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直接原因)

  ②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③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刘邦:公元前207年,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2、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3、科举制的创立p17 (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4、(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 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5、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x疆地区的历

史和佛学典籍。


6、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7、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8、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9、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0、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1、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2、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3、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③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x藏的管辖。

新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x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x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4、“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5、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6、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P129


思维导图汇编


七年级下册全书思维导图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