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点击阅读原文下载Word文档)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语文作文数学英语物理
化学地理生物历史育儿
音美道德与法治中学生辅导

课文内容填空  生字扩词

期末复习要点  课文朗读连播

电子课本图片

第1课  燕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小姑娘,黑又黑,秋去南方春往北,专吃害虫保庄稼,带把剪刀天上飞。

生答:燕子   板书:燕子

2.同学们喜欢燕子吗?它可是春天的使者哦!和它打打招呼吧。同学们喜欢燕子,有一个郑振铎的著名作家,也特别喜欢燕子,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呢!同学们想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可爱的燕子的吗?打开课文吧!

二、图文对照,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的景物。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高声、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

思考: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品读。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拂”是二声,不是三声;“掠”是边音;“倦”是前鼻音;”趣、唧”是舌尖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出示生字:“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生:“俊、俏”的偏旁都是单立人,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生:“灵”下面的撇捺要舒展。

生:“鲜”左边的“鱼”下面是一提,不是横。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俊和峻”、“掠和惊”、“沾和粘”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2)理解词语“赶集、俊俏、生趣、圆晕、烂漫无比”的意思。

生:赶集:本指人们到集市上去买卖东西,本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的都热闹地生长起来。

生:俊俏:好看。

生:生趣: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生:圆晕:晕,指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本课指水面泛起的圆形波纹。

生:烂漫无比:本文指春天花草的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连线

pǔ        fú        lüè         ǒu

 

掠       偶          拂          谱              

二、   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jùn qiào      jī línɡ       wēn róu

 

zhān biān       ǒu  ěr       xiān yàn       yì zhī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俊俏—(      )   偶尔—(      )  伶俐—(      )曲谱—(      )

聚拢——(      ) 生趣—(      )    映衬—(      )

四、想一想,填一填。

(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羽毛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    

参考答案:

一、掠—lüè   偶—ǒu  拂—fú  谱—pǔ        

二、燕子  俊俏  机灵  温柔  沾边  偶尔  鲜艳  一支

三、俊秀  偶然  灵敏  乐谱  聚集  情趣  衬托

四、烂漫无比  活泼机灵  乌黑光亮  各色鲜艳  剪刀似  俊俏轻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2.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生:燕子。

  师:为什么要增添燕子?(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写小动物外形也不成问题。

  2.学生画

  3.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幅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师: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什么?

生:乌黑说明颜色黑。

师:“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

生: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

师:剪刀似的尾巴指的是什么?

生:形状。

4.灵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浮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也就是作家为我们勾勒出了燕子的——外形。这是从哪里观察的?(近处观察)。板书:外形美

5.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看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

7.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燕子的眼睛和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1.春天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烂漫无比,现在想象一下“烂漫无比”的春天美景吧。板书:春光美

2.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赶集”是什么意思?

生:到街市上去买卖东西。

3.树木花草去赶集,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

4.“赶集”时还一定很热闹。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小天使——燕子呢!

5.带着欣喜之情,齐读最后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板书:增添生趣

6.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师再次引到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燕子为春天增了许多生机,他们是怎样增添这许多生机的呢?

1.请细细品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3.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生: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生:“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师: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板书:飞行美

师:“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的快。

师:“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柳树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板书:矫健敏捷

师: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4.指名朗读。

5.教师指导背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

  3.估计:

  A 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板书:停歇美

  B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生: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五线谱”是什么?为什么说燕子和电线错落有致像“五线谱”?(作者独到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学习)。

师:“五线谱”中的乐曲是赞美什么的?

生:春天。板书:谱出赞歌

所以,带着对春天的赞美读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4.作者是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燕子的,写了动态中的燕子,也写了停歇静止的燕子,这种写作手法叫动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板书:赞美 热爱

5.带着对燕子的喜欢和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6.看图试背。

三、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1.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机灵、可爱、敏捷)

2.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写诗、或唱歌等)展示自己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小作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掠(      ) 拂(      )  偶(      )  圈(      )

谅(      ) 佛(      )  遇(      )  倦(      )

二、多音字组词。

sì(      )                  biàn(      )       

似                         便                 

shì(      )                 pián (      )         

三、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花形成了春天。

(各色鲜艳的)花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花儿点头。

                                      

3.燕子谱出一支歌。

                                      

四、按原文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参考答案:

一、掠过  原谅  吹拂  佛像  偶尔  遇见  圆圈  疲倦

二、相似  似的  方便  便宜

三、

sì(相似 )                  biàn(方便 )       

似                         便                 

shì(似的)                  pián (便宜 )          

三、1.微风轻轻地吹拂着细细的柳丝。

    2. 美丽的花儿在向我点头。

    3.美丽的燕子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

四、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    活泼机灵               

板书设计:

《燕子》

外形美    活泼机灵

        春光美    增添生趣      赞美  

        飞行美     矫健敏捷      热爱

停歇美     谱出赞歌

【教学反思】

上本堂课时,我尽量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教学的自主性。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如: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

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赶集?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

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尽管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但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能力目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四、说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

    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挂图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生:燕子。

  师:为什么要增添燕子?(学生讨论)

  板书:静—静中有动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①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添几只燕子吧!怎么画?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写小动物外形也不成问题。

  ②学生画

  ③欣赏画面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幅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师: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什么?

生:乌黑说明颜色黑。

师:“光滑”呢?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什么是“俊俏”?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

生: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

师:剪刀似的尾巴指的是什么?

生:形状。

④灵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浮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也就是作家为我们勾勒出了燕子的——外形。这是从哪里观察的?(近处观察)。板书:外形美

⑤哦,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看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

⑦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燕子的眼睛和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①春天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烂漫无比,现在想象一下“烂漫无比”的春天美景吧。板书:春光美

②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赶集”是什么意思?

生:到街市上去买卖东西。

③树木花草去赶集,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

④“赶集”时还一定很热闹。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小天使——燕子呢!

⑤带着欣喜之情,齐读最后一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板书:增添生趣

⑥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师再次引到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燕子为春天增了许多生机,他们是怎样增添这许多生机的呢?

①请细细品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②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③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生: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生:“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师: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板书:飞行美

师:“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生: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的快。

师:“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柳树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板书:矫健敏捷

师: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④指名朗读。

⑤教师指导背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②交流:

  ③估计:

  A 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板书:停歇美

  B 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师: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生: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五线谱”是什么?为什么说燕子和电线错落有致像“五线谱”?(作者独到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学习)。

师:“五线谱”中的乐曲是赞美什么的?

生:春天。板书:谱出赞歌

所以,带着对春天的赞美读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④作者是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燕子的,写了动态中的燕子,也写了停歇静止的燕子,这种写作手法叫动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板书:赞美  热爱

⑤带着对燕子的喜欢和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⑥看图试背。

(三)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1.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机灵、可爱、敏捷)

2.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写诗、或唱歌等)展示自己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小作文。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燕子》

外形美    活泼机灵

        春光美    增添生趣      赞美  

        飞行美     矫健敏捷      热爱

憩息美     谱出赞歌

2.《古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 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 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 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03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

1、 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 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

3、 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引题

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

二、 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 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 通过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感

3、 引入《绝句》

三、 讲解《绝句》

(一) 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

(二) 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1、 分析动词入“情”

鸣:①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的词语并归为两类

②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

上:①如果用“冲”字代替会改变什么?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这个动作

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

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泊:通过此字体会作者思绪

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 分析形容词入“境”

可以根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学生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色彩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3、 分析数词入“趣”

用对比法使学生看到数词的作用

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

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

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时间)

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

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清脆,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放出去。在空旷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

四、 点出“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五、 作业:

根据所讲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智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滁州西涧》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
  二、师范读《滁州西涧》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2、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急、
   3、分别对各个文眼进行分析。
    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
    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内容,概括出来就是——春涧寻幽
  五、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六、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请同学们评论此诗,谈谈自己的收获。
  八、背诵诗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等9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等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情感目标: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3课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等9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长亭送别》歌曲。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离别之情。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B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齐读,指名读。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②读顺诗文

  ③理解课文大概内容。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板书:黄鹤楼送别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记忆字形,书写生字

(一)认读

1.出示生字“暮、锦、饯、誉、暂、谊、凝、捺、辞”,指名认读。

  对比识记“幕”“墓”“慕”“暮”。

  强调“谊”读音yì,不要误读为yí。

  “暂”读平舌音zàn,不读卷舌音zhàn。

2.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饯行 飞檐凌空

  誉满天下 伫立 脍炙人口 凝视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饯行:“饯”读jiàn,不读chí;意思是送别。

  按捺不住:“捺”读nà,不读nài;意思是控制不住。

  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质疑问难。

(二)书写

  1.出示“李、孟、浩、仰、眺、酒、您、敬、若、虽”

  2.指导识记方ǐ法和à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行(qián jiàn)   暂 时(zhàn zàn)   友谊 (yì yí)     

视(nín níng)    按捺 (nà nài)  繁花似 (sì shì)锦 (jǐng jǐn)

二、我会拼。

 lǐ zi             hào hào dàng dàng             yǎng wàng 

 

yuǎn tiào            hē  jiǔ  

 

 

三、形近字组词。

孟(      )    浩(      )    酒(      )   眺(     ) 

 猛(      )   造(     )    洒(      )   跳(     )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迷蒙—(      )   有意—(      )   敬仰—(      )

结识—(      )   友谊—(      )   依然—(      ) 

参考答案:

一、         jiàn  zàn  yì  níng  nà  sì  jǐn

二、       李子  浩浩荡荡  仰望  远眺  喝酒

三、孟家  猛然  浩荡  制造  酒气  洒水  眺望  跳水

四、迷茫  故意  仰慕  认识  友情  依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教给概括方法:将记叙文的四大要素一一找出,然后组成一句话。

时间——暮春三月

地点——黄鹤楼

人物——李白和朋友孟浩然

事件——送别

本文叙述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事。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学习心得。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心中情)

A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板书:依依惜别之情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B配乐朗读

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仰望”是怎样看?

生:抬头向上看。

那“远眺”呢?

生:向远处看。

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

生:俯视(低头看)、环视(向四周看)、窥探(偷偷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生:端详(仔细地看)、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目不转睛……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2.“孟夫字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话中情)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补充:“敬仰”表示尊敬和仰慕。那孟浩然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呢?生答后师补充孟浩然人格高尚的事例。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

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3.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景中情)

“伫立”什么意思?能否改为“站立”?分别读读,说说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伫立重在强调长时间地站立。)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描写诗句意思的语句勾画出来,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

强调诗中一些重点词的意思:“下”:顺流而下。

“唯”:只。“尽”:完。

你从“烟花三月”的“烟花”看到了什么?

4.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布置作业

离别诗有很多,请同学们收集整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汉字。

nín   hǎo      jìng  yǎng      tǎng ruò        suī rán

 

二、默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                     。

三、查字典,填空。

1.“誉”字的部首是(     ),再查(     )画。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名誉;②称赞。在“称誉” 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誉满天下”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2.故 :①本来,原来的;②缘故,原因;③老,旧,过去的;④意外的事情;⑤故意,有心,存心。

 (1)遵守交通规则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    )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

(3)“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    )

(4)今天他无缘无故地发了一通火。                      (    )

(5)他在这里故弄玄虚,大家都非常着急。                (    )

(6)妈妈经常给我们讲故事。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缩句) 

                               

2.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缩句)

                               

参考答案:

一、您好  敬仰  倘若  虽然

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1.言 六 ②  ①   

2.(1)④  (2)③  (3)①  (4)②  (5)⑤

(6)③

四、1. 李白为孟浩然饯行。

2. 白帆远去,消失在尽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3.情感目标: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4课  三袋麦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棒、馒、迫、磨、舔、堆、获”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等9个生字。

公英一天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多媒体播放动画片《三袋麦子》

(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③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认识字“棒、馒、迫、磨、舔、堆、获”

指导识字:

生:“棒”和“捧”是形近字,读“bàng”不要读成“pěng”。

生:“馒”和“慢”是形近字,读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自读、齐读、赛读。

 ②出示会写字“麦、礼、粉、杂、防、霉、唇、仍、谈”

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生:“粉”和“份”是形近字,一个是米字旁,另一个的偏旁是单立人。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礼、粉、防、仍、谈”这些字都是左窄右宽。

③出示识记词语

麦子、馒头、迫不及待、磨成、舔了舔

        礼物、面粉、防止、发霉、堆满、收获

               嘴唇、仍有、谈起   

  自读、指名读。

④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生: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生: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生:虫蛀:被虫咬坏。

生: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 )   (  )   (  )(  )   (  )(  )

     子    馒头    磨坊   土堆    收获  迫切

二、看拼音,写词语。

 màizi       lǐ wù     fáng zhǐ     miàn  fěn

 

zá  wù        fā méi      zuǐ  chún      réng rán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保存——(      ) 防止——(      )

反义词:憨厚——(      ) 聪明——(      )

四、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 )礼物  一( )麦子  (  )的麦子  (  )的食品

(  )地喊道  (  )地说  (  )地说

参考答案:

一、bàng  mán  mò duī huò  pò  

二、麦子  礼物  防止  面粉  杂物  发霉  嘴唇 仍然

三、近义词:储存  阻止

反义词:狡猾  愚蠢

四、份  堆  黄灿灿  各种各样  开心地  神秘  兴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能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谁的做法好,体会它们美好的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

(一)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1:一样。

生2:不一样。

(2)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生: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生: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生:种。

为什么要种?板书:种

生: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生: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聪明能干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开心)

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

生:吃。板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生: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板书:憨厚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的语气。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生: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西。板书:保存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生:勤劳、节俭、有打算。板书:勤劳节俭

  6.指导朗读

(二)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的第5-9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1)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憨厚  节俭  神秘

憨厚:老实。这个词是形容谁的?(小猪)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节约、俭朴…)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3.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板书:→)

(小猪的全都吃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板书:吃光了 剩一半  满满的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9自然段)(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小猪: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牛:点点头)

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分角色读课文

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要读谁,像谁。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

生:有远见。

  2.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析组词

  麦(    )  份(    ) 防(     ) 仍(     )

  表(    )  分(    ) 访(     ) 扔(     )

二、多音字组词

  干gān() 种zhǒng( ) 磨mó( )

干gàn( ) 种zhòng( ) 磨mò( )

三、我能根据词语写意思,并各说一句话。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_________地说:“请跟我来。”

  (2)土地爷爷_________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3)小猪看着_________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于是他_________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_________的食品。   

参考答案:

一、麦子  表演  份数  分开  防止  访问  仍然  扔掉

二、干净  干活  种子  种地  磨面  磨坊

三、1.意思:收取成熟的农产品。造句: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2.意思:急迫得不能再等待。造句: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四、(1)神秘  (2)兴奋  (3)黄灿灿   迫不及待   各种各样

板书设计:

       小猪  吃  →  吃光了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藏  →  剩一半  勤劳节俭

小猴  种  →  满满的  聪明能干

【教学反思】

1.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如让学生说说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是不难的。小猴、小牛、小猪三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或人生态度),显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学种,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种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对麦子的处理方式时,有的说:“我想麦子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有的说:“我想邀请小猪和小牛一起种,让他们也有吃不完的麦子!”有的说:“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

会把麦子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精彩的发言!学生能主动对三种小动物不同

的处理方式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互相渗透,补充创新,相得益彰。

2.让学生演课本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语言转化为人物对话,不仅是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内化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锻炼,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表演让学生的能力从多方面得

到提高,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轻轻松松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

当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说的,板书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书,也有多媒体的板书。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写好的黑板粉笔板书进行回顾、概括,而不需要多媒体再把课文三个画面呈现了一遍。我们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现给学生,结果却显得有些重复啰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设计要简约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

求发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心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过渡到如,承上启下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生::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麦子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故事

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1:一样。

生2:不一样。

(2)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有什么不同?

生: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

生:小牛捧起饱满的麦子。

生:小猴觉得这袋麦子上等的的麦种。板书:小猪  小牛  小猴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生:因为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

生:种。

为什么要种?板书:种

生: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生: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板书:聪明能干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开心)

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指名读。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

生:吃。板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生: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板书:憨厚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开心、迫不及待的语气。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生: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在慢慢吃这些好东西。板书:保存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

生:勤劳、节俭、有打算。板书:勤劳节俭

  6.指导朗读

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的第5-9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1)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能谈谈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憨厚  节俭  神秘

憨厚:老实。这个词是形容谁的?(小猪)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节约、俭朴…)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3.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板书:→)

(小猪的全都吃光了,小牛的还剩一半,而小猴家麦囤里堆得满满的。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板书:吃光了  剩一半  满满的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第9自然段)(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很高兴)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小猪:忍不住哈哈大笑;小牛:点点头)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板书:憨厚可爱  勤劳节俭  聪明能干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4.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5.分角色读课文

4人一小组,分角色读课文。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土地爷爷的话,其余3生分别读小猪、小牛和小候说的、想的话。要读谁,像谁。如果哪个同学读得不好,其他同学都帮帮他。老师看看哪组同学练得最好,一会找哪组同学读。

检查一小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

生:有远见。

  2.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3.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总结:从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聪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在,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

(五)布置作业

  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准备讲述、表演这个故事。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小猪  吃  →  吃光了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藏  →  剩一半  勤劳节俭

小猴  种  →  满满的  聪明能干

因微信字数限制请: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