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秋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案

2017-08-11 百度搜索 班班通教学系统

本平台导航:点击以下科目查看

语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历史

生物

地理

音乐

育儿

网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图画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

二.小结要领身正肩平 双手拿书左右两臂 自然平放目光课本 保持距离眼睛课本 距离一尺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1.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

4.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

5.集体评判。

6.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7.小结。

第二课时

一. 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 交臂平放眼向前方 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 边背边想正确流利 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识字1 蓝天 大雁 秋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学 。 1、情境激需

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预学自问

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

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释疑。 1.检测释疑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2.问难释疑。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

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3.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4.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

三、应用

1、当堂检测:练习《习字册》识字1 2、反思叩问:见简案 第二课时 一、预学 1、情境激需

(1).幻灯片出示:

金秋 烟波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1)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指导重点:;(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

5.整体感悟;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2、预学自问

(1)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二、释疑。 1、检测释疑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2、问难释疑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1)、自读,再口头填空。 (2)、反馈说,评议,再说。 (3)指导熟读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三、应用 1、当堂检测

(1)、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看图写话

2、反思叩问:见《简案》

识字2-城楼红灯金水桥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播放“狂欢夜”录像。(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板 书 设 计 识字2 城楼  红灯  金水桥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教 后 反 思 课题 识字2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投影片显示)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朗读训练

1、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4、指名读,评议,再读。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 (反犬旁),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第二笔是不带钩的,其中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5、重点指导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7、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放录像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教师还可提示:我们也能在说的时候把韵文中所学到的词语用进去。

5、说得这么好,写一定不会觉得困难的。    

学生写话,教师相机巡视。

识字3-笔灶尖歪尾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两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学

1、情境激需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预学自问:仔细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

二、释疑

1、检测释疑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2、问难释疑

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 出示“灶”图。

先看图,这是什么?

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 出示“歪”图。

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 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3、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4、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要求: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5、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三、应用。

1、当堂检测

练写《习字册》中《识字3》。

2、反思叩问:

 

第二课时

一、预学。

1、情境激需

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

2、预学自问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二、释疑

1、检测释疑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 指导背诵。

2、问难释疑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三、应用

1、当堂检测:背儿歌

2、教学反思:

识字4-苗描喵猫瞄锚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教学重点:

1、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意思,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偏旁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今天,邻居家的小猫非要和我一起来上课。大家欢迎不欢迎啊?小猫带来一个谜语。打一个字。田里长草。(苗)

    有没有不同意见。

    对,这就是“禾苗”的“苗”。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新朋友。(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

    鼓励学生用儿歌来记忆生字。

  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

1、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认识吗?(出示猫的图片),小猫的猫是苗和哪个偏旁做朋友变成的?

    现在这些偏旁就要和苗做朋友了,老师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

    这个字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

    生齐读。

    师:下面他又和谁做朋友了?这个字刚才已经认识了。

    师再继续转转盘。

    这个字平时少见,它读什么呢?再读几遍。

    生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看看,哪些读音和苗相同?

    哪些字的读音和它相似呢?多种形式朗读。

    师快速转转盘,小朋友有没有信心读出来。

    指读。

    师提出要求,有没有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生:只要记住偏旁,再记住右边的苗就可以了。重点讲解锚。

    这个锚大家猜猜,是什么东西。看图。

  三、初学儿歌,理解生字。

    小朋友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来读读书上的儿歌。

    生自由练读。

    师出示儿歌,生齐读。

    红色是容易读错的字,请注意。

    铁锚有什么用?

    其实这首儿歌里还告诉我们猫和锚的区别。是哪句话?

    这些字能分清了吗?这些字里都有哪个字?

    而这些字正好和苗字的读音相同,有的相近。读读。生齐读。

    像苗这样的偏旁,我们在字里就叫它声旁。而这些偏旁呢,可以提醒它的样子,叫形旁。有形旁,声旁,合起来叫形声字。跟我读。

    (出示学习形声字的方法。)记住这一点,识字便容易。

  四、转盘组词,巩固生字。

    现在用刚才的方法,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不仅要快速认出刚才的字,还要给它找个朋友,组个词。生自由给生字组词。

    铁锚从水里拉起来叫起锚。栓住锚的长长的链子很粗很粗的,叫锚链。跟老师读这两个词语。

  五、选字游戏,检查反馈

    师:大家很了不起,下面这道练习题,就是给聪明的你们准备的。

      苗 猫 喵 锚 描

1、田里的禾()绿油油的。

2、小花()喜欢()()叫。

3、船上的()能停船。

4、()红的时候要记住字的样子。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杜丽()靶心射击,得到了奥运会金牌。

  六、指导写字,当场评点。

1、嘿,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记得住,还能分得清。我相信,写起字来你们也一定会很细心地观察。

     出示“苗,描,猫”,这三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请你们象怀素一样认真地读帖,看看你想告诉同学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在田字格里,左边要写得窄一点,右边要写得宽一点。自己写一写。

2、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三个字写一遍。师边说边板书,生书空。生描红。

3、打开你们的《习字册》,作好写字的准备。生描这几个字,师提醒学生写字的方法和姿势。

4、反馈。实物投影仪上打出。表扬鼓励。好的字当场画上红圈圈。

  七、巩固小儿歌。

    小花猫:谢谢老师和小朋友帮我解决今天的难题。送大家一首儿歌。

      禾苗秧苗小苗苗,

      苗的朋友真不少。

      伸手提笔把字描,

      睁大眼睛向前瞄,

      看见门口有只猫,

      张大嘴巴喵喵叫。

      猫说船上有铁锚,

      只能停船不会叫。

  八、总结:孩子们,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成了新的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呢。能不能举例说啊。对,同学们下课以后也可以自己做个这样的转盘,来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好,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认读生字)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说说认字方法)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

  二、学习儿歌。

1、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学生自读)

3、师生纠正。(出示生字)“爪”:读翘舌音。“两”是边音,“停”后鼻音。

4、指导朗读,理解儿歌的意思(指名读)

    (1)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5、指导背诵。

     练习背诵儿歌。(自背、同桌互背、比赛背,齐背)

  三、学习生字

1、读准“脚、停、莫、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4、教师边指导,边范写。

     “脚”字最难写,但只要注意两点,也能写好,一是左中右三部分都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二是三部分要错落有致,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相比要略微整体提升些,右边的“卩”与中间的“去”第三笔持平。“莫”字的“日”要扁些,下部的“一”要最宽。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默写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识字4

              苗(描 瞄 喵 猫 锚)

1、秋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

 

第 一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 齐读课题。 `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

  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  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板书:田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有的(          )。

(板书:游玩)

3、大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田野——游玩“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秋游的经历吗?(指名一生说)

三、初读课文。

1、秋游的经历真令人开心,《秋游》这一篇课文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同学们的游玩经历过程,现在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句子(读3遍)

2、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准了吗?自己先练一练。

出示:  追逐    郊外 白兔  绵羊

       老师  喊着  高梁   凉了

       棉花  稻子  一望无边

       逮蚂蚱  打滚儿  亮嗓子

(1) 自由练读.

(2) 带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3) 去拼音一行一行读,齐读

3、大家的生字词读得这么棒,相信读课文也难不了你们。第一节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谁来读?

(1)来到郊外,同学们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极了。(板书:美)谁来读第2节。(请生读,评议)

(2)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书:美)谁来读第3节?(请生读,评议)

(3)第4节写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开心。(板书:开心)谁来读?(请生读)

4、美好的秋天,尽情的玩乐,真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再次去郊外游玩一番。(齐读课文)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今天,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游,玩得都很开心,可课文中的生字却急坏了,它们争着抢着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可别光顾着玩,还得认真写好字呀!”同学们,你们会认真写好字吗?”

2、出示:“ 追”“喊”

(1)先和它们一起打个招呼。

(2)书空这两个字的笔顺。

(3)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4)范写

追:竖笔写在竖中线,两个左框紧贴竖。点的起笔要略低,捺脚运笔重到轻。

喊:口字写得窄而上,一撇写到口字下。一横一口要靠左,斜钩对角拉拉长,最后一笔点在上。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课后希望大家能把这篇美文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熟练。

 

第 二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学会了许多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还认识吗?

出示:白兔农田追逐一望无边

  郊外 草地 开心 笑着

     喊着 蚂蚱棉花 几只 ?

(1)、指读词语。

(2)、找一找轻声音节的词,多音字。 

(3)、选择其中的一个说句话。

二、精读课文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细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好吗?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朋友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一)、第二自然段  1、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样?(美)美在哪里呢?我们读读课文好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师生讨论:抓住“蓝蓝的、一望无边、有时像……有时像……”  

(1)“蓝蓝的”对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颜色是蓝蓝的,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再美一点;  

(2)“一望无边”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边,谁能读好这个词?指读,真不错,你把天空的广阔无边给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3)“有时像……有时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看,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绵羊吗?这些飘动的云变化真多啊!在这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这些云朵还在不断的变化着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联系平时所看到的来说说天上的云还像什么?

4、句式练习(学生说到有时……完成这个句子练习)

  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有时像(  )。

小结:的确,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多么广阔啊!那谁能通过朗读把秋天天空的美丽读出来呢?(指读课文)你读得真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试一下好吗?(齐读)

(二)、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还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组读课文自己学习讨论,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

2、学生交流

(1)、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对呀,田野里稻子金黄金黄的,这就告诉我们稻子是成熟

(2)、田野里,高粱火红火红的。(你看到了火红火红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涨红了脸朝我们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

(3)、田野里,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团团雪白的棉花,那你一定会替农民伯伯高兴,因为棉花成熟了,获得了大丰收。)

3、谁愿意来读读呢?(指读)你能想象一下稻田里这丰收的景象吗?

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

4、出示:田野里,稻子黄了,(  );高粱红了,(  ),棉花白了,(    )。

5、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斓,确实很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老师还觉得,这些颜色不光美,还说明了庄稼成熟了,就要丰收了,大家肯定很高兴,所以读的时候还要——高兴点。真好,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小朋友来到郊外游玩,玩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课文?

1、指读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

2、指读第一句: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1)、读得不错!圈点“有的……”读读体会,“亮开了嗓子”在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看看图,小朋友还玩些什么?

(3)用上“有的”来说说笑朋友还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尽情欢笑,大家(引读):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4、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丽,大家玩得也很开心。让我们再一起把课文美美的读一读好吗?

四、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板书:         天空      美

      秋游  田野     开心

   游玩   乐

2、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具的准备: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那些古诗?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把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听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新课文,说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学过一首古诗以后,背给奶奶听的。这篇新课文的题目是——

英英学古诗(齐读板书)

二、            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

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解释:古诗是古代的诗歌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习,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            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2)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布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a   出示词语:

教   一首   静夜思  意思   照   一层   (唐)代

b   指名读生字词

c   着重讲解

   教: 多音字。本课中读第一声,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别人。

一首:首,用来表示诗词的数量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有着深深的思念。

D  指名读:

背  疑  霜 念  嗯  懂 唐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3、预习作业: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2、 英英学古诗

英   诗   教  首   静   思  意   照  层   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静夜思》

教、学具的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句话?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说的话。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2、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3、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下文理解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1)指名读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

2)下面我们也来讲讲《静夜思》的意思吧。

3)发散思维训练

4)齐读《静夜思》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教者讲解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床前 / 明月光,疑是 / 地上霜。

     举头 / 望明月,低头 / 思故乡。

2)“疑是”、“低头”读时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1、练习背诵《静夜思》。

2、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对本班的离家远的同学进行一次节日慰问。

3、预习作业:抄写古诗。

板书设计

2、英英学古诗

英英      学古诗

              背内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讲意思

                  说作者            唐代大诗人      李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正确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背诵古诗

教、学具的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a)     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懂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画了什么?(出示图)

这个人是谁?

你们能够想象出筒子里插得是什么吗?

一、想象与说话训练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再把课文轻轻读两遍,想象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2、提示:想一想:李白这时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3、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4、指名当众口述。

二、背诵《静夜思》

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了什么?(景色)谁能把它背下来?(指名背诵)

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4、指名朗读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三、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了好几首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四、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英:共八笔

教:共十一笔

静:共十四笔

2、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李、首、意 

五、课堂练习

1、描红练习

2、背诵《静夜思》

3、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再抄写李白的另一首古诗

4、预习作业:

 

3、乡下孩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认读生字词。

妈妈      怀里       欢唱 

野菊      歌曲       野菜

肚皮      馋嘴       故事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对、读好、读美。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做评价。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抽读第一节思考: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谁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2.引导感情朗读闭上眼睛,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多么温暖,多么舒适啊。妈妈轻轻的摇着你,给你讲故事,教你读儿歌,你也正给妈妈唱着那好听的歌呢。是啊,多么像一只欢快的黄鹂啊,这时你觉得乡下孩子是怎样的?(幸福的、温暖的)

3.带着幸福温暖地感觉读读第一句。

4.爸爸又喜欢背着乡下孩子到哪儿去干什么呢?(逮蛐蛐 捉蚯蚓抓蝴蝶……)

5.齐读第一小节。(美读)

(二)学习第2、3节

1.乡下孩子的生活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读读2、3小节,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2.指名一对小伙伴读(评价)  

3.假如你是乡下孩子,在这些事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还有谁也喜欢读的,一起读读。

4.小朋友,(师指图)除了课文上的这些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

(采野花、拾稻穗、割青草、逮蚂蚱……)

5.采了野花,拾了稻穗、割了青草有什么用呢?你能照着课文里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出示: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

  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

  割一篮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捉几只蚂蚱,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看着图自己练练看,指名说。

6.刚才我们是一句一句说的,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两三句吗?

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会把第2、3小节读得更好,让大家仿佛看到乡下孩子们那有趣(贴)的生活——齐读。

(三)学习第四小节

1.听了小朋友刚才的朗读,老师真想马上到田野里听听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孩子,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

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2.齐声有感情朗读第四小节。

四、拓展阅读

1.自由读小诗《小脚丫》

思考:这是谁的小脚丫?这个孩子用小脚丫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2.阅读小诗《梦中》

思考:我在梦中都做了些什么?妈妈做了些什么?从这首小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作业:

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小诗的方法预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板书设计:

乡下孩子

 

           幸福                捉蝴蝶

           快乐                含草叶

           勤劳                挖野菜

                                逮小鱼

4、夕阳真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纸、油画棒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夕阳吗?夕阳什么样?

   2、看课件,听范读课文,初步感知夕阳的美。

   3、夕阳美吗?(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自读要求:字字入目,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

     出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壮、沉、涨\\\"

       后鼻音:\\\"轻、傍、芒、壮、涨、更\\\"

    (2)检查课文段落是否读通读顺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互评――齐读

   3、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傍、芒、蓝、伏、余、壮、慢\\\"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准字音

   2、学生作小老师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

     特别指出\\\"壮\\\"字的将字旁\\\" \\\"书写时不要写成\\\"北\\\"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是\\\"士\\\",不要写成了\\\"土\\\"。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夕阳真美(指:读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师叙述:(点出课件)原来是傍晚时候,爷爷奶奶和我去看夕阳,看到了天地间一幅壮丽而又雄奇的景色。

  二、新授

1、课件示课文:谁来给大家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生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点课件)——夕阳真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夕阳吧!

2、看,夕阳西下,它挥着小手向我们告别呢!它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读一读,找找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谁来说说,夕阳是怎样向我们告别的?

     根据回答,相机出示:西斜图下沉图落山图

     小朋友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图上少了什么?(太阳)谁来把太阳画上?——指名一优秀学生上黑板画。(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3、师述:是呀,太阳正在逐渐往下落,,你们知道吗?不仅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脸也在变呢!请小朋友读读书,找找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

     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光芒。

     太阳慢慢地……………………涨红了。

     太阳的脸变的…………………的背后。

     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谁来说说,太阳的脸是怎么变的?(越来越红)是呀,太阳的脸变得越来越红了,老师这有三支红色的蜡笔,颜色的深浅不一样,想想应该分别用哪支红笔画?——指名生画——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任务,请小朋友读读这上面三句话,想想他们画得对不对?

     指图:看,太阳的脸是越来越红了,,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优生读

4、老师听出来了,太阳正在慢慢地西斜、下沉、落山。它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美景图。

     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是呀,这三幅图各有千秋,让我们一幅一幅来欣赏吧!

5、出示第一小节——师引读,

     喜欢西斜这幅图的小朋友,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吧,瞧,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齐读——指名读

     引读: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指读——齐读

     这么壮丽,听得我脸都发红了,谁能把连绵起伏的西山这句话连起来读给大家听?——指读——评议——边读边想象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再读

     师叙述:天空一片深蓝,西山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指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深蓝的天空,走进这连绵起伏的西山去吧!——齐读

6、师范读第二小节,继续导下。

     这段中你最喜欢哪里?——云的颜色,说说有哪几种颜色?——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这么多的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呀?他们都躲到哪儿去了?(……)——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这么多的颜色真丰富呀!挤在一起多壮观呀!谁来读?——评议:仿佛有许多颜色,仿佛看到了……)谁向他挑战?还有谁想读?觉得读得怎么样?(紫色拖得很长,好象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颜色躲在背后)老师也想来读读了。——师读——生评——找学生跟老师比(各有所长,相互学习)

     云的颜色五彩缤纷,谁想上来染一染?——指名生染

     这么多的颜色挤在一起,多热闹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彩缤纷的颜色中去吧!——齐读

7、师引读第三小节:——太阳把什么留在了遥远的天边?(灿烂的霞光)谁来读好它?——读的真好(点图片)——老师要奖给你一片灿烂的霞光——谁再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片灿烂的霞光(齐读)。

    小朋友,想亲自去看看夕阳吗?让我们披着夕阳的余辉,一起去看看吧!——放录象。

    看了录象,你想说什么吗?

    是呀,夕阳真美,让我们放开嗓子,用所有的热情赞美它吧!——夕阳真美呀!

8、小朋友,我们看了夕阳,觉得真美,课文中的爷爷奶奶看了夕阳,有什么反应?

     爷爷为什么满面红光?

     爷爷因为高兴而满面红光,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牵着小孙孙的手,多开心,多幸福,多浪漫呀!你们也有爷爷奶奶,他们幸福吗?能说说爷爷奶奶的幸福事吗?

  三、拓展

    夕阳很美,幸福的生活更美,今天我们欣赏了夕阳的美景,其实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美景,有机会的小朋友可以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好,让我们一起和夕阳说再见吧!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一)引出“蝈蝈”

1、引出蝈蝈,出示蝈蝈的图片(课件),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板书“蝈蝈”,第二个学生跟着书空。

3、读准蝈蝈,

3、说说蝈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蝈蝈呀?

(二)引出“婆婆”

1、出示婆婆图片(课件)看,这是一位——

2、板书婆婆,指导写法。在课文纸上写一写婆婆。

3、读准婆婆

(三)引出“盲”

1、小朋友,仔细看图,这位婆婆双眼看不见东西,是一位盲婆婆(板书“盲”。)

2、教学盲。

(四)引出“送给”

1、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

2、我们的世界真美呀!可是,这位婆婆失去了双眼,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盲婆婆的心情——

4、幸好,这位盲婆婆有一位好邻居(课件插图和词语“邻居”):

(1)、读好这个词。(2)、理解邻居。

5、这位好邻居送给盲婆婆一只蝈蝈呢!

(补全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一)自由读文

1、拿起课文纸,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比比谁读的次数多

(二)分小节读课文,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第一小节:乐呵呵、喜滋滋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生字新词正音:乐呵呵、喜滋滋

第二小节:替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生字新词正音:替

第三小节:领、带

1、替老师请一位读书很棒的小朋友来读第三小节。

2、两个难读的词组正音:流淌的清波  难忘的欢乐

3、把这两个词组放回句子中再读这一小节

4、生字新词正音:领

5、领和邻两个生字比较异同

5、领是什么意思呢?请轻轻读一读第三小节,找到意思和他相近的字?(带)

6、在这里,领就是带的意思,这两个字合到一起就是“带领”,也就是带的意思。

(出示:邻居、领、带、带领)

第四小节:(齐读),

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三)男女生赛读:

我们男女生配合读一读,男生读一三小节,女生读二四小节。

三、精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爱心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图片,引出乐呵呵、喜滋滋

2、我们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一样,都表示高兴)

3、表示高兴的,这种形式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4、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瞧,一进门,小男孩就喊: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2、指导读好两个婆婆。

3、小男孩这么开心,是因为这是一只——(生接读)

4、小男孩会为婆婆唱什么歌呢?除了唱歌,我还会怎样陪伴盲婆婆呢?

5、理解替。

6、指导读好这一段。谁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盲婆婆?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读正确这句话。出示: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2、唱好蝈蝈之歌(唱出高低快慢)

(四)学习第三小节

一、感悟田野的美

蝈蝈动人的歌声把盲婆婆带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出示第三小节。指名读

1、这悦耳的歌声把婆婆带到了——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啊?

2、多美呀!谁来美美的读一读1、2两句?

3、走过这条小溪,婆婆还看到了什么?

4、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里,让她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可以选一个说一说

5、同学们,此时,盲婆婆的世界还会是一片黑暗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二、感悟童年的快乐时光

1、多么美丽的田野,多么熟悉的田野,婆婆仿佛回到了童年,她会想起以前哪些难忘的往事呢?

2、多么快乐的童年时光啊!我们就把婆婆心中的欢乐读出来吧!

3、齐读、背诵第三小节(配乐)

(五)、读全文

多动听的歌声!多快乐的画面!让我们把全诗连起来读一次。

四、总结

小男孩送给了盲婆婆蝈蝈,仅仅就送了一只蝈蝈吗?他送给盲婆婆的还有什么?(总结:板书画完整)。帮助他人,快乐你我。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后反思

在集体备课时,教研组长说教学一个内容要尽量完整,学生的思维才能连贯,情感才能得以激发。因此,我把原本两课时的课文分析压缩成一个课时。我设计了好几个教学方案,讲课前一直没有定稿,一是怕课堂时间不够用,二是在考虑是否适合当前的新课程理念,最后我决定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我班的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缺憾,课外识字量、普通话阅读水平都比较薄弱,思想比较松散。一年来,我在怎样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对语文感兴趣上下了不少功夫,初见成效,但是还需要我继续动脑筋想办法,把工作做实做细。

本节课的课前导入,我注意了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八月十五,团圆、赏月,联想到盲人看不见光明,怎样让他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过渡到课文中来。这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因为我看到了很多同学的眼神,还没有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状态,我就继续让他们说自己感兴趣的事,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才开始教学课文。

首先 ,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想题目意思,理解题目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让学生就题目充分提问,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这对把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有很大促进作用。紧接着带着悬念倾听范读课文,给学生思考空间,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整体感知。

第二 ,从字词过渡过到课文句子的学习。抽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字形记忆这是一、二年级的重点。我知道这堂课容量很大,就没有设计写字环节,把写字环节拿到第二课时进行,但也想从比较形近字“邻”“领”这两个字入手,引导观察“令”做为一个字的部首时笔画的变化从而指导书写,结果这一环节漏掉,这是缺憾之一。

第三 ,充分利用插图来理解课文,这就有了两次插图的运用。第一次用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来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理解“乐呵呵”、“喜滋滋”的意思,体会帮助别人,特别是残疾老人,心情是快乐的这种情感,从而引领学习全文。第二次让学生想象、练说盲婆婆听了蝈蝈的歌声仿佛看到什么美好事物,体会蝈蝈给盲婆婆带来的快乐。第二幅图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我设计了“歌声会领您看到”。这个练习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的语言,增长了知识。学生两次说图意不是很完整通顺,我感受到应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再下功夫。出示完图之后,应紧跟着出示与图有关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作朗读训练。我也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结果忘了出示,这是缺憾之二。

    最后,我设计了拓展延伸,对激发深化提升课文内容起到一定作用。在一曲“爱的奉献”乐曲声中观看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老人的图片让学生受到教育,并知道5月19日是全国助残日的知识。在这一环节进行时,下课铃响了,我仍按教案设计完成了教学目标,拖堂。这是缺憾之三。

不足:1、重视朗读不够,我也深深知道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我感觉这堂课把重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一起解决,难度较大,所以我就调整思路准备在第二课时结合我做的幻灯片重点指导朗读。

2、没有作业布置。我设计的作业是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当音乐响起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用出神的眼睛静静地观看着画面,沉浸在乐曲声中时,感到课堂气氛快乐而和谐。此时布置作业太生硬,于是就没有布置。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入生活情境中,通过画面激励学生,在想象的放飞中,看、读、悟、说,使学生享受到了生活化的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只有贴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情感才能释放,个性才能张扬。这就是我教学这堂课后最大感受。

 

6、火红的枫叶

预习提示:

1、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导入: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爱。有一位小朋友将他对老师的爱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红的枫叶上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火红的枫叶》。

2、板书课题:火红的枫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每个句子读通顺。自己练习朗读,不会念或难念的字、词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也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这样能使你更快读好这篇课文。

2、正音。分自然段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评价

3、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你觉得哪一句最难读,哪一句就多读几遍。

4、同桌互相检查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检测:

(1)课件出示生字,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师:我们来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学生比赛读。)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再读课文。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火今 而 比

2、动动脑,说一说你怎样写好生字。

3、动动手,写一写生字。(教师范写两个。)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īn tiān jié bái huǒ hóng

( ) ( ) ( )

sòng gěi bǐ yì bǐ

( ) ( )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朝霞(zhāo cháo) 记得(de děi)

以为(wéi wèi) 玫瑰(guī gui)

第 二课 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测字词。

二、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出示学习小提示:

1、看图,读课文,说一说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说一说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

(三)汇报学习情况。

1、看图1,读课文1-3自然段

⑴说一说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去找一片枫叶?

⑵指导朗读。

⑶出示句子: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

模仿说一句话。

⑷填一填:

(火)红 (金)黄(蔚)蓝 (洁)白

火红的________ 金黄的________

蔚蓝的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

2、看图2,读课文4-6自然段

⑴说一说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她找到枫叶后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做?

⑵指导朗读。

⑶想一想小朋友会在贺卡上写些什么内容?

⑷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 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呢?

3、小结:一片小小的枫叶寄托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几句的温馨的话语表达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这个教师节,老师一定会很快乐的。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贴洁 送 )写时要注意哪一笔?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他们?

2、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书写。

课堂检测: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许多 许许多多

认真 ____ ( ) ____

课后检测:

1、背诵《古诗山行》。

2、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板书设计:

火红的枫叶

我 → 找火红的枫叶 → 做贺卡→ 爱老师

7、古诗词两首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板书设计】

                       忆江南

                       词牌名

                     人  

                     情    珍惜

                     景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因微信限制字数,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下载完整word教案和PPT课件

猜你也喜欢以下内容:

2017秋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科书图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