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中华:不思想的哲学一定是伪哲学!

何中华 中华好学者 2022-04-22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精彩文章请加星标

读完文章点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点个,谢谢鼓励!

文章来源:“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检讨——一个有限的观察和评论”《文史哲》2007年第3期,第5-16页。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投稿和合作请联系邮箱:1922273801@qq.com


文章导读

目前国内哲学研究在总体上仍呈现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自争论的最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辩护、西方哲学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诠释等问题


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间或有某些原创性成分,个别的甚至堪同国际水准相媲美,但总的说不宜估计过高。


研究现状中最引人注目者乃是一系列悖谬现象:哲学的自觉与哲学的自我迷失、哲学的创造冲动与哲学的底气不足、哲学的通达与哲学的自闭、哲学的繁荣与哲学的贫乏等等。如何“哲学地”“思”乃是全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面向未来,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说”哲学(外在的、对象化的、旁观式的)变成“做”哲学(内在的、体认式的、上手状态的)。它的恰当解决,乃是中国哲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前提。


作者简介

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回眸近年来的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我们作为“当事人”置身其中,有一种特别的局限,既因缺乏必要时间距离而难以看清原委,也因种种牵挂而难得客观公允;但作为“在场”“见证人”,又有一种“认识论特权”,这多少鼓励了我们对现状作出某种可能的刻画和评估,尽管它充满种种学术风险。
2、深切理解国内哲学研究状况,就不能不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乃至晚清以来中国的历史处境。作为历史积淀的结果,今天的状态以浓缩了的形式折射着中国哲学的历史场景。中国哲学的命运其实早在那些时候就已经被注定了。
近代以来的文化焦虑固然源于民族危亡,但更深地源自学理上的悖结,它决定并塑造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学术的文化情结。文化上的弱国心态成为国人心头自晚清以降即挥之不去的阴影,它总是或明或暗地左右着我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言说姿态。这同样影响了迄今为止的我国哲学研究的面貌和格局。
进入21世纪,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思想到学术的转向。新世纪伊始,国内哲学界完成了由“破”到“立”的转变。追求“纯”哲学的诉求作为有积极意义的征兆构成其标志。对启蒙情结的超越是决定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其优点是冷静地处理学问,使之不再过多地受到价值偏好的干扰;其弱点是学问有可能沦为价值无涉的工具性规定,以致变成“炫技”式的杂耍,从而丧失应有的担当。这又内在地凸显了学问的合法性危机。
3、从内容的角度说,目前国内哲学之学术研究,在总体上仍呈现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哲学领域重新提出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直面“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它涉及一个更具始源性和本然性的问题:究竟何谓“哲学”?
它是西方文化独有的产物还是不同文化传统能够共享的称谓?
中国有无本体论?
中西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
西方哲学领域则对构成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内核的“存在”范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既关乎“哲学”在西方语境中的本真含义,又牵扯立足于中国本土化立场的跨文化的可翻译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对马克思思想的存在论旨趣加以探讨,直接涉及如何解释马克思哲学的真谛问题:马克思终结了还是拯救了哲学?马克思哲学消解了还是重建了本体论?
归结起来,不外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辩护问题、西方哲学的本土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诠释问题。
中国哲学研究强化元典意识,西方哲学研究重视词源学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兴起文本考据,都有助于恢复哲学研究中的历史维度。但是,我们也应注意防止另一种偏颇。以梳理“关键词”为例,其初衷原本是为了澄清专业术语的“本来”含义,以免人们在误读中误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种类似于专业词典式的处理方式,即把某些术语从特定文本中“拎”出来予以诠释的做法,是否又面临着另一种难堪:因对“上下文”的剥离而陷入抽象的命运?这真是有点像一个人为了躲避海水打湿衣服却整个人掉进了大海。它忽视了解释学循环所决定的在“理解”中的互文性意义。无论是对“关键词”进行词源学追溯还是对其进行学科性的界说,都难以避免上述困境。海德格尔在自己的哲学运思中娴熟而别致地进行词源学追溯,每每出新意。因为他把词义之发生与人的历史存在本身挂钩,从而使其获得了本体论意味,所谓“语言是存在的家”。词源学意义的历史生成,折射着人的“亲在”方式。然而,现象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在于历史性的时间之复活。如果仅仅满足于词义达到时间上的还原,恰恰消解了时间维度及其负载的历史性规定。或许这正是词源学方法在哲学上的运用之局限性所在。其实,关键词的每一次使用都意味着一种意义的生成,我们既无办法也无资格先验地判定哪一次使用究竟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
从形式的角度看,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日益表现为对学术纯粹性的自觉追求,这在中、西、马诸领域均有所表现。哲学回到自身同样表征为回到自身的学术纯正性方面。哲学在以往承担了过多的职能,甚至出现哲学全能主义的局面。这与其说是给予哲学过多的荣誉,倒不如说是给予它过多的侮辱。
4、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成果中间或有某些原创性成分,个别的甚至堪同国际水准相媲美,但总的说不宜估计过高。研究现状中最引人注目者乃是一系列悖谬现象:哲学的自觉与哲学的自我迷失、哲学的创造冲动与哲学的底气不足、哲学的通达与哲学的自闭、哲学的繁荣与哲学的贫乏等等。
5、目前国内哲学研究却面临着自我迷失的难题。原因很多。就外部说,主要是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陷入自我认同危机,从而导致哲学的自我确认之困难;世俗化的冲击日益广泛和深化,使哲学面临背离内在尺度要求的诱惑。从内部说,主要是哲学的自我把握方式失当,哲学因知识论化而疏离了“思”之本性;哲学研究和教育的现代性体制安排,进一步强化了此种偏执。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纠葛,中、西、马诸领域都遇到一个致力于寻求自身之本真性的问题:怎样的研究才算是本真的研究?
哲学上很多争论其实追究起来无非源自一个十分隐蔽的问题:究竟如何“做”哲学才像是那么回事?没有谁愿意公开地谈论这个问题,但在每个自认为研究哲学的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研究西方哲学为例。陈康提出过有代表性的见解。在谈及哲学训练时,他力倡“纯客观地读”,并解释说:“所谓纯客观地读,指不搀杂己见于其中。最容易渗入的是自己对书中思想的评论,思想未经训练的人读书往往人我不分(他们的言论和文章使人不知其为叙述哲学史还是讨论哲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必须避免。当我们训练我们自己时,最重要的是认知作者如何思想,思想些什么;至于评论其思想之是非,那乃是次一步的事,此时必须抛开,以免混乱自己的思想。”读书如此,研究又如何呢?按陈康的意见,“研究前人思想时,一切皆以此人著作为根据,不以其与事理或有不符,加以曲解(不混淆逻辑与历史为一谈)。研究问题时,皆以事物的实况为准,不顾及任何被认为圣经贤训。总之,人我不混,物我分清。一切皆取决于研究的对象,不自作聪明,随意论断”。他特别强调研究西方哲学的必备条件之一乃是“客观的态度”。这实乃确立一理想,即“再现”文本的“已有”思想。此观点体现的是对文本意义的朴素实在论式的理解。其假设是文本的固有意义与我们的解释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界限,而且我们能够自觉意识到并把握住这条界限。文本的意义被理解为先于解释而独立存在的规定。这可以说是典型的“我注六经”的态度。这种领会方式若推向极端,势必抹煞解释学揭橥的阐释活动的意义生成性,遮蔽掉解释学所彰显的问题。况且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中间还横隔着一层文化的樊篱,这又增加了一种特别的困难和障碍。它在极有限的意义上是对的,一旦超出一定的限度,我们怀疑,它能否做到,又能做到几分?即使陈康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正是我的理想,只怕不能完全做到”。诚然,“不能”不等于“不应”,但不可能性的凸显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对应然性诉求的热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分强调纯正性恰恰把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所固有的非西方叙事角度的合法性给剥夺了。
以殷海光和王浩为例。据林毓生回忆:“除了最后几年,殷先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变化以外,攻击中国传统,提倡科学与民主,是他一生言行的目标。”但“在他的学术专业——逻辑与分析哲学——上并没有重大的原创贡献;这是他晚年提到的遗憾之一”。所以如此,林的解释是道德与知识之间的紧张:“逻辑与分析哲学的研究是需要在极端冷静的心情下钻研的。殷先生经常处在道德愤怒与纯理追求的两极所造成的‘紧张’的心情中,自然不易获致重大的学术成就。……他之所以在学术上没有获致原创成就正是因为道德成就过多的缘故。”其实问题的要害不在于个人原因,而在于文化的隔膜。即使是道德人格的追求真的妨碍了纯学术的成就,那也依然是中国的传统使然,其性质是文化的而非个人选择的。因此,“殷海光现象”内在地决定于中国传统致思取向和偏好同西方哲学的异质性。耐人寻味的是,殷氏在临终前曾向他的老对手、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表示:“中国文化不是进化而是演化;是在患难中的积累,积累得这样深厚;希望再活十五年,为中国文化尽力。”其原因固然复杂,但在西方哲学研究上原创性贡献的阙如造成的挫折感乃至失败感,恐怕是更隐秘也更本质的原因。美籍华裔数理逻辑学家王浩,无论在语言还是在专业方面都能同世界一流学者进行对等的对话。他在病逝前不久曾说过令人深思的话:自己去国近五十年,脱离了中国文化传统,又始终跟西方隔着一层。在东西方哲学的对话和交往中,这种隔膜不可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被去除。即使像王浩这样出色的研究西方学问且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学者,也仍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限制。这种不可逾越的隔膜,注定使那种追求西方哲学的东方式叙述回归其本真性的理想被无限期地搁置。
近年来在西方哲学研究领域追求“原汁原味”的努力和尝试,值得一提的大致有:第一,关键词的梳理。第二,西方哲学英文文本的引进和出版。第三,对西方哲学语境的还原和追溯的努力。
与之相反的动向,是对中国式解读方式的默许和肯认。200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以译介外国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为宗旨的《哲学译丛》易名为《世界哲学》,此举意味着杂志不再囿于翻译作品,而且发表国内学者的原创作品。它显示出更加开放的姿态,且预示着西方哲学研究范式的某种转变,即由单纯移译到阐释的过渡。更深层的含义,是中国学者在西方哲学研究中角色的转换,即由译介者转变为解读者、对话者,折射着中国学者对学术自主性的期盼,即在创造性地诠释西方哲学中自觉地融入东方视角。在这里,东方立场已不再被看成是消极的、负面的、有待被剔除的规定,而是被看作正当的、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前提。叶秀山、王树人主编的八卷本《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于200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齐。该书的最大特色也许就在于把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变成正当的探究方式加以确认,从而代表一种西方哲学研究的新叙事模式的诞生。
对西方哲学进行原汁原味的研究,始终是中国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甚至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结。但客观上的不可能迫使人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态度。西方哲学研究呈现出某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通过追溯和回归以求还原其本真性,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强调中国式解读的合法性。这一尴尬意味着什么呢?前者体现了埋藏在西方哲学研究者内心的理想,后者是对研究现状和客观限制的无奈认可。
这一争论表明,中国思想的自我定位和自我体认,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马”释“中”或以“西”释“中”,忽视了中西哲学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按照西学的逻辑框架来整理、解释并重构中国思想,结果是其原有韵味荡然无存。“重写中国哲学史”口号的提出,隐含着“拨乱反正”的祈求,表达了对中学西化的不满。但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西方哲学使得中国思想成为“中国哲学”。无论中国有没有“哲学”,都无法摆脱一个“镜像”背后的“他者”之先行地被设定了。这恰恰是中国思想的文化-历史处境之尴尬,也是中国思想本身之无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中国哲学研究寻求回到“原汁原味”时,西方哲学研究却以解释学为藉口而放弃“原汁原味”的追求。这是否意味着它们各自在寻找真实的自我时呈现出来的彷徨和徘徊呢?
6、不仅如此,哲学的自我迷失更深刻地表现为“思”的遗忘和遮蔽。这种遗忘和遮蔽与对待哲学的方式不当有关。知识论的对待方式妨碍了哲学之为哲学所固有的本性之展现,从而导致了哲学的异化。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哲学的危机是“‘在’的遗忘”。其实归根到底乃是“‘思’的遗忘”。在我们现有的哲学研究中,“思”之对象、“思”之方法、“思”之结果,都被我们关注到了,并作为学问一一探究,但唯一缺乏的就是“思”之本身。作为对象之“思”,只能是某种知识或技巧,严格地说与哲学无关。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的哲学研究仍然囿于“说”哲学,而非“做”哲学,即仅仅把哲学作为陈述对象,而未进入“思”之状态。例如,人们更多地是“说”分析哲学而非“做”分析哲学。关于分析哲学“说”了许多,然而按照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原则去“做”哲学,实际地处理哲学问题,进行哲学“诊断”,却鲜有其人。现象学的情形亦然。就像海德格尔说的,这不是“进入哲学中”或“逗留于哲学中”,而是“在哲学之上,也即在哲学之外”。总之不是参与者角色,而是旁观者姿态。这是致命的问题。
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囿于“照着讲”的居多,总体上未形成“接着讲”的习惯和能力。不少论著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编译式的“转述”,顶多是一种知识分类学工夫,或是一种高级学术报道或综述,其中鲜有独自体贴出来的新颖的思想或观点,更难发现其中有睿智和洞见。这种“无我”式的姿态难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研究”,因为“介绍”(哪怕是高级的介绍)也并不等于“研究”。
哲学归根到底不是被“谈论”的对象,而是一种独特的运思方式或状态。只有在实际的运思中,哲学才本真地显现为它自身。离开了“思”,必将导致哲学的遮蔽。在此意义上,哲学永远都是内在性和实践性的。哲学研究只有采取内在的和实践的态度,才是恰当的。内在的态度要求研究者摈弃那种旁观者的姿态,以参与者的角色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实践的态度并非要求研究者理论联系实际,拿哲学史知识指导具体实践,而是要求实际地运思,进入“思”的状态,而非像知识论训练那样把哲学史当作一堆死的知识的堆积加以看待和处理。倘若把哲学当作身外之物,就难免陷入“思”的钝化状态,既丧失“思”之能力,也丧失“思”之冲动。“思”的能力是实践性的而非知识性的,它无法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获得,只能在实际的运思中逐渐地“习得”,所谓“学而时习之”。“思”的钝化和隐退,源自于哲学的自我看待方式和把持态度上的知识论偏差。
如何“哲学地”“思”乃是全部问题的要害和关键。不是“哲学的”,而是“哲学地”。不思想的哲学一定是伪哲学。“科学不思想”也许是科学的本性使然,但“哲学不思想”却是对自我本性的背叛和遮蔽,从而使哲学不成其为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动词性的而非名词性的。套用马克思的话说,即“哲学”不能被当作“对象”,只应被当作“活动”,亦即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活动”。人们总是大谈哲学如何如何,其实并未内在地契入哲学,仍然未曾与哲学“谋面”。正是在这种旁观式的叙事中,我们与哲学失之交臂。哲学只能在实际地“思”中敞显自身,“是其所是”。这种内在性要求我们“哲学地”“思”,并在实际运思中领会何谓哲学。只能在“思”中领会“思”,因此必须先行地进入“思”之状态,让我们“思”起来。也许有人说,我们是在研究哲学,哲学被对象化为外在于研究者的规定,恰恰是研究之所以可能的前提。问题是,哲学在被如此对待时已经被遮蔽了,又何谈研究?只有内在地进入哲学状态,才能敞显哲学,使之“是其所是”,从而被“研究”。在此意义上,哲学只能是体认性的。
哲学不思想还有其体制方面的原因。日益成熟的现代性及其所塑造的现代社会及人的存在方式,为哲学准备了无可逃避的历史前提。在现代性境域中,哲学何以自处?它将扮演何种角色?又将如何扮演?在进入这种角色时自身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对学术技巧的娴熟或过度关注,妨碍了我们进入“思”之状态,使“思”在“学问”中“死”去。人们不再习惯于实际地运思,而是习惯并满足于技巧的炫耀和自我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思”死于程式化。当然,人们会说,我们并不是天才,我们只是常人。诚然如此。但这究竟是结果,还是原因呢?现有的模式是否恰恰妨碍了我们渴望成就自己的冲动,抑制了我们的潜能的最大限度的诱发呢?对学术规范的强调,其正面意义可能在于使学者对学问的目的性追求得到制度保障,强调专业的边界,明晰学问的门槛和资格。但也存在着异化的危险。遗憾的是,其负面意义却很少为人们注意。其实此方面亦绝不可忽视。因为它所造成的危害有时候甚至不亚于没有规则。因为我们是“做”哲学,而非玩弄技巧。“古人之言,欲以淑人;后人之言,欲以炫己。”这种变异因现代体制化诉求而得以强化并合法化。学者至少在潜意识中有一种迷恋和崇拜技巧的偏好。它也许是智慧成熟化的一种代价,但毕竟是对智慧之探求的偏离和遮蔽。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值得哲学研究者们深思。在学术上,“技”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充当入“道”的凭借,也可沦为入“道”的障碍,关键在于进乎“技”还是囿于“技”。有人以“杂技”比喻钱钟书的学问“功夫”,挑出其代表作《谈艺录》和《管锥编》评论说:“它们就像杂耍艺人用以谋生、惑众和炫耀的绝活儿,它们存在的价值在于令观众叹为观止,在于博取看客的‘Wow’声……。”因为钱氏“只能在章句的层次上表演记忆力的戏法,而且舍此无它”。这些近乎“酷评”的批评未免过于刻薄,但也多少道出了部分真实。评论者认为钱氏著作缺乏实用及审美价值,亦无思想价值,由此推断《谈艺录》和《管锥编》“是自私的,是势利地抬高门槛为难人的,是以显摆为主要目的的”。尽管钱氏不是哲学家,但对他的批评也有益于增进哲学研究的自省,因为他的路子及其影响随着“由思想向学术的转变”早已波及哲学研究的范围。诚然,钱氏是唯一的,他在学问上所达到的高难度技巧的确是罕有其匹的,可谓在他那个意义上,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但钱氏却代表了一种癖好或理想,诱使不少人以为只有像他那样才是“做学问”,从而也才是“真学问”。就此而言,将其称作“钱氏现象”也不为过。
另外,“思”之遮蔽,还与世俗化的冲击和影响有关。恩格斯说“:德国人是一个哲学民族。”但即使这样一个擅长思辨的民族也未能逃避世俗化对它的冲击。例如,“随着1848年革命而来的是,‘有教养的’德国抛弃了理论,转入了实践的领域”。这个“实践的领域”就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于是,“在包括哲学在内的历史科学的领域内,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已随着古典哲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衷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这种妥协意味着“思辨在多大程度上离开哲学家的书房而在证券交易所筑起自己的殿堂,有教养的德国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失去了在德国最深沉的政治屈辱时代曾经是德国的光荣的伟大理论兴趣——那种不管所得成果在实践上是否能实现,不管它是否违反警章都照样致力于纯粹科学研究的兴趣”。当一个民族难以抵御世俗化挑战,从而屈从和“投降”时,仍然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了全然不同的选择。离开了一个人同整个时代对抗的勇气和孤往精神,这是不可想象的。
从20世纪80年代商业化对学术的消极影响,到今天的哲学接受其观念的同化,市场逻辑完成了在体制和观念两个层面上的双重渗透。哲学“贫困”也由学者的生存窘迫这一直观形态转变为哲学本身的恰当存在方式的贫乏这一隐蔽形态。从长时段看,物质主义的世俗生活对于哲学来说未必不是好事。与其说世俗化可以被看作是对哲学的一种历史性的考验,毋宁说它为哲学提供了一次机会而非灾难。与其消极地看待世俗化的冲击,倒不如积极地看待它。因为它使以哲学为业者不断地分化,剩下的只是那些死心塌地坚守心灵的人。
7、反观哲学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着创造激情有余与学问根底不足的矛盾,表现为创造的躁动与准备的欠缺之间的反差。研究哲学的学术动机究竟是为了澄清问题,还是为了做学问?究竟是为了解决切己的生命困惑,还是为了还原一堆“死”知识?目的和态度不同,所选择并使用的方法自然迥异。总体而言,“六经注我”是弄清问题的路子,而“我注六经”则是做学问的路子。为了弄清问题的话,就容易达到切己性,成为生命之学。问题是自己的,是自己从本然的生命经历中独自体贴出来的,内在地源于生存体验和人生感悟。它无须治学的程式,亦无须将其作为谋生的行当。基于任何外在考虑的学问,无疑都是生命之学走向异化的必然结果。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丝毫看不出那种做学问的痕迹和做学问的架式。而且真正原创性的思想家都是拒绝模仿的(这里所谓的拒绝不是他们的主观诉求,而是他们的思想品性已然先行地阻断了模仿的可能性),也是无法被复制的。就像雅斯贝尔斯所谈到的,“谁要是照着克尔凯郭尔或尼采的样子去做,甚至只是风格上的仿效,谁就会成为笑柄”。因为“他们的事业是一次性的”。模仿从一开始就从动机上排斥了创造性。因为纯真的自然流露在刻意模仿中已不复存在。当然,这并不构成原创性的思想家不能成为我们榜样的正当理由。也许人们会说,我们不是天才而是常人,只能规规矩矩、循规蹈矩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学问。所以,天才对于我们来说不具有可资借鉴的典范意义。这实际上意味着在你成就自己之前就已经失败了。它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束缚,甚至是一种先行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剥夺。在学术上,谦恭是必要的,但在尝试之前就先验地否定尝试的可能性则值得怀疑。
8、哲学的通达与自闭的矛盾,也是近年来哲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一方面,哲学内部诸学科之间的壁垒日益被打破,研究内容、视野、方法逐步实现贯通和兼容;另一方面,哲学内部的诸学科的自圣情结和成见依然或隐或显地存在。
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它原本是求“通”的学问。随着哲学分类学格局的突破,哲学门类内诸分支学科特别是中、西、马之间的壁垒日渐模糊。在许多情形下,哲学研究更多的不再是按学科而是按问题立论,这在学术论著及学术会议主题方面都有所体现。翻翻近年来的学术杂志总目录,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越来越多的哲学论文题目难以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加以归纳了,传统分类学规则越来越不适用了。历史的划分抑或类别的划分都遇到了一系列内在的困难。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一般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部分,现在就很难如此归类。这一事实是否意味着哲学向其本来意义的回归呢?过去的哲学内部壁垒,其缺陷在于遮蔽了哲学的有机整体性,使哲学变成一堆死的知识。海德格尔曾指出科学在支离破碎中其根基已经死亡,所以“科学不思想”。作为反思之学,哲学本身一旦按照科学式的规训加以割裂,“思想”也就在思想躯壳的掩盖下“死亡”了。打通中、西、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哲学向自我本性复归的信号。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正视哲学诸内部学科还有一种无形的壁垒妨碍着真正的哲学对话。以国学为根柢的学者容易对中国思想持“同情与敬意的了解”。有西学背景的学者对西方哲学一般持肯定态度和正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更偏好按照本学科范式来裁决其他的哲学。这究竟是合法的偏见,还是学科成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科的成熟不在于其范式是否已被建构起来,其学术规训是否得以贯彻,而在于它是否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限度。否则,不管这个学科取得了怎样的进展,都未曾脱离幼稚状态。因为它的独断和自圣情结妨碍了其开放动机和对话姿态,以致陷入孤芳自赏和自我陶醉的自闭之中。这必将导致学科狭隘性和学术不宽容。在此般格局中,即使发生再多的争论,也不可能具有建设性,只能沦为相互否定式的诋毁。因为“此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
究竟何种问题才配称哲学问题?哲学是否也像科学那样有一个哲学与非哲学的划界标准?这个标准只能在实际运思的经验中生成,还是能够被先行地确立起来并先验地有效?倘若强调其先验性,就潜含着一种独断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导致学科的自我封闭和强烈的排他性,甚至有可能为少数人所垄断,沦为捍卫某种狭隘利益的工具和护身符。倘若强调其后验性,也存在着一种危险,那就是无原则地宽容,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甚至形成“优汰劣胜”的逆向淘汰机制。究竟何去何从?这应该是哲学研究作为社会建制所应反省的问题。一个哲学研究的生态格局和良序机制,乃是保障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允许不同哲学范式之间的平等竞争与相济互补。不同维度、视野、方法,其实可以并行不悖。它们往往并非有无、优劣、主次的关系,而是多元互补、相反相成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抑制独断化冲动和自圣情结,乃是在哲学运思中建立健全学术生态意识和生态格局的当务之急。
9、我们的研究表面看上去在不停地“说”,所谓“众声喧哗”“滔滔不绝”,研究成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可谓汗牛充栋,使人应接不暇。今日之学者全然没有了当年陈献章的那种“莫笑老傭无著述,真儒不是郑康成”的气概,相反,似乎有着过剩的言说能力和无尽的言说内容,事实上却患上了“失语症”。这种虚假的繁荣并不能掩盖住另一种意义上的匮乏。因为我们对于自己所说的一切并不拥有多少真正的话语权。就此而言,哲学研究可谓处在“富饶”中的贫乏状态。认真盘点下来,我们的“看家本领”究竟有哪些,又有多少?扪心自问,在中、西、马诸领域,我们究竟有多少真正拥有发明权和发言权从而属于自己的东西?在繁多的哲学研究成果中又有多少是自家真正独自体贴出来的东西?表面看上去热闹非凡,其实打上我们自己印记的东西着实不多。中国哲学的研究,在前辈面前,我们自愧弗如,没有真正的发言权;西方哲学的研究,在西方同行面前,我们是否达到了与他们进行对等沟通的水准和资格,恐怕也值得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重演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许多看似新颖的见解,几乎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滥觞。
10、从总体上说,眼下的哲学研究,若拿理想的模式考量之,似乎变得越来越“像”,但也只是“形似”而非“神似”,尚未脱离稚拙状态。也许这是它走向真正成熟的一个必要步骤。面向未来,我们真诚地期待中国的哲学研究逐步成熟起来。如何实现由“模仿的”(形似)到“有生命的”(神似)跨越?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说”哲学(外在的、对象化的、旁观式的)变成“做”哲学(内在的、体认式的、上手状态的)。自主性也好,话语权也罢,获得并拥有它们归根到底有赖于这种成熟。到那时,或许一切辩护皆变得多余,因为它只需哲学研究本身的存在来显示并证成,而不再需要任何外在的努力了。

热门阅读推荐(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柯华庆:学者的理想人格

柯华庆:党导立宪制及其合理性

柯华庆:党导民主制的正当性与价值

柯华庆:学术与政治

柯华庆: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理解党规与国法的关系:柯华庆与政务参赞的对话(附音频)


如想购买下列书籍“签名版”

可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ISBN 978-7-5426-7301-8
售价:68元



为了帮助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党规学的基础理论,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了由中国政法大学党规研究中心编、柯华庆主编的《党规学(党员干部版)》一书,即日起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该书系统探讨了党规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党规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党规的渊源和效力、党规的功能、党规与道德的关系、党规的运行机制等重要问题。全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将党规分为党章、建设类党规和领导类党规,对党章、重要的建设类党规和重要的领导类党规进行了细致解读与深刻分析,阐释了社会主义法治应当遵循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原则,力图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给党员干部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学习框架。

感谢您的阅读!《中华好学者》倡导"理性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专注于学者、学界、学术的发展进步,定期向您推荐中华优秀学者及其文章。

投稿&合作:1922273801@qq.com

微信号: zhonghuahaoxuezhe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中华好学者网站已经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华好学者网站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