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经历“¼人生危机”的我,被这本通俗哲学书治愈了

黑糖豆花 豌豆花 2020-09-13
△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刺猬的优雅》
文丨一碗甜豆花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中年危机”的书:《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虽然尚未至标准意义上的“中年”,但书中的很多内容让我深有共鸣。
这大概是因为,正如我们这代年轻人常常自嘲的那样:“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来了。
但准确来说,“中年危机”似乎不足以形容年轻人所面临的危机。有一种说法,年轻人面临的危机是“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那么,“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到底指什么?它与“中年危机”有什么差异?我从《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中收获了哪些治愈危机的方法呢?


01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几种类型
青年人的危机,大多与迷茫和漂泊感有关:
人生进程已过四分之一,马上面临“三十而立”,但却依旧没有归属、没有明确的方向,整个人就像悬浮在空中。
但据我的观察,迷茫导致的危机,也并非呈现同一种形态。年轻人中,至少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危机,我将它们归类如下:

欲求难满型危机

动力缺失型危机

左右为难型危机
当代年轻人身上的这些危机,也许导向了相同的终点:很多年轻人缺乏斗志,走向“佛系”,追求低欲望生活。但危机背后的成因却各不相同。

1)欲求难满型危机
欲求难满型危机,本质上是社会危机的折射。
欲求难满,是指年轻人追求更高收入、更好生活时,遭遇挫折,人生的天花板提前到来。
但他们的欲望难以满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出色,而更多要归结于经济增长疲软、劳动回报率越来越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等社会性原因。
二十岁出头时,他们有斗志、有决心,想要大展拳脚。
但进入社会几年,生活的重锤却密集地砸下来。曾经的愿望和理想,变成奢望和天边遥不可及的云彩。
逆袭?呵,遥遥无期。
2)动力缺失型危机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关于年轻人的迷茫。
在那期节目里,梁文道讲了一个现象:他做读书节目时,被观众、读者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关于价值观选择、人生意义这一类的问题,问这些问题的大多是年轻人,但也不乏年长者。
梁文道说,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社会中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没有给到足够资源,去帮助个体对意义和价值进行探寻。


比如学校,急于向年轻人灌输一些价值观,却不给学生空间去怀疑、批判、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

这会造成一个问题:当那些学生们长大,在现实中遭受打击了,他们会发现,他们从小被灌输的那些价值观未必是真理,这个时候,TA就会感到虚无,会怀疑一切。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又经历价值观被颠覆的年轻人,很容易陷入我所说的“动力缺失型危机”。
因为他们前面十几二十年的人生是被外力推动前进的,他们的动力来自于在教育体制中获得好成绩、好名次。
一旦他们脱离了以高考为终极目标的体制,进入更宽阔的人生竞技场,他们很容易失去目标,进而失去动力,像一只马达突然熄火的小船漂浮在湖中央。
3)左右为难型危机
左右为难型危机是社会期望与自我意志之间的冲突和搏斗。
一意孤行做自己完全不顾社会期望的人不会有太多迷茫,一门心思追求大众认可的成功的人也没有时间迷茫。
只有生活在夹缝中的人才会迷茫,TA既怀疑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那种“好生活”的合理性,又不能敞怀接受不走寻常路的生活提议。在推拉和撕扯中,迷茫和危机自然来了。
面对人生选择左右为难时,很多人习惯于拖延、不做决定。
因为这种选择极其艰难,因为没有哪一个选项绝对“正确”。这也意味着无论选择哪个,我们都有后悔的余地。
于是,很多选择被搁置,很多问题变得悬而未决。
欲求难满、动力缺失、左右为难,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危机,都指向一个核心的方向:到底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到底怎样度过这一生?如何面对可能会降临于未来的悔恨?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探讨了人生除了忙于生计还需要什么追求,如何打破人生单调无聊的重复状态,以及如何避免人生的悔恨等问题,对于缓解我们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机”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02

若人生仅满足“完成计划”

则必将遭遇计划完成后的无聊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有“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美好梦想,认为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年轻人的这种愿望,透露出关于他们生活的一个真相:当下的生活是不怎么愉快的,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和意义,它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实现理想生活的手段和途径。
这种想法里蕴含着一种危险:
且不说财务自由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实现的空想,怀着这种偏执观念生活的人,很难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如果TA一辈子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那么TA也就错失了本可以体验到的很多乐趣。
即便有人真的通过牺牲当下而换取到了财务自由,当自由真正实现的那一刻,很难确保TA不会感到空虚。
这种想法是一种常见的“计划/任务驱动型”的人生态度——人生是由一连串的计划和任务构成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很可能是艰辛的,人生的喜悦和满足全在于实现目标。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一书认为,这种人生态度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生命就像一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他的意思是说:想要的东西尚未拥有,你会感到痛苦;但如果欲望得以满足,目标得以实现,你又会发现自己变得漫无目的、情绪低落;因为生活需要方向,而方向就是未获满足的欲望。
叔本华观点中最闪耀之处在于,他发现当我们以目标驱动人生时,我们追逐目标的这个过程是自我毁灭的——
你尽力完成目标,但在目标完成的那一刻,这件事(任务/计划)就被驱逐出了你的生活。就好像你交朋友是为了与他们分别;你谈恋爱结婚是为了让感情走向终结。
这样的生活中,所有的乐趣都在你预期要实现一个目标却尚未实现时。当目标被实现时,它能给予你的乐趣也就所剩无几。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你所期待实现的那些目标,无论是考试名次提升10名也好,工作升职加薪也好,你所体验到的最大乐趣,是否都在对实现目标的想象中?当目标实现后,你的快乐是否反而不能维持太久?
“达标式人生”中的种种目标,就是“终结性的”活动:它们的目标就是终结它们自己,然后消亡。求职、做一项具体工作、写一本书等等,都是“终结性的”。
这些“终结性的”活动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就在于,一旦它们被实现,它们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而你不得不通过追逐更多类似的活动,来填补空虚。
那么,如何跳出叔本华所说的“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的怪圈呢?
作者提出的建议是专注于“非终结性的”价值。也就是说,你做一件事,不要仅仅为了完成它,也不要以完成它为目的,而要体会其中的乐趣,爱上这件事本身。
比如我写一篇文章是“终结性的”,但在写作中进行思考却是“非终结性的”。再比如,你在工作中给自己定一个升职加薪的目标是终结性的,而你在此过程中追求自我的完善,则是非终结性的。
作者还说,如果你不得不每天从事,像西西弗斯搬大石一样无聊单调的工作,那么别忘了:你还有其它更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可以选择。
关于如何选择目标,作者还给出了几点建议:
对个人幸福的执着追求,会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你必须关心自己之外的事物,才能获得幸福。这是利他的幸福。
帮助他人,消除人生的缺憾和匮乏,固然都是很重要的人生目标。但在这些目标之外,在完成这些目标之后,为了使你的人生不空虚,你也需要一些具有存在主义价值的活动;比如哲学思考、艺术沉思、听流行音乐、进行运动和游戏等等。

03

如何应对未来人生中可能降临的悔恨?
悔恨,是人生的毒药。
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幸福,一旦你去设想“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更幸福”,你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顷刻间就会大打折扣。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不坚定的丁克人士,他们既不想生孩子,又不想不生孩子。因为无论做哪种选择,似乎都会后悔。
著名女作家伍尔夫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表达过对自己不生孩子的决定的悔恨:
多年前,在利顿的事之后,我登上拜罗伊特的山丘,对自己说,绝不假装认为那些你不曾拥有的东西是不值得拥有的;我觉得这是个好想法。至少这些想法会时常萦绕在我脑海里。例如,绝不假装以为孩子能被其他东西代替。
伍尔夫没有生孩子,她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但连她自己都不能确认,她的作品能否取代子女的价值,作品成功能带给她的快乐,是否比孩子能带来的快乐多。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悔恨,避免悔恨呢?

作者给出了3个建议:
第一,盘点一下当下生活中的各种收获、成就和亲密关系。
想一想,如果你的生活可以按另一种方式重来一遍,那么你当下所珍惜的一切都有可能不复存在。
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重来一遍吗?
第二,如果你认为你没有选择的那种生活,比正在经历的生活更美好,那该怎么办呢?
作者提醒我们,不要以后见之明去看待当初的选择,而要回到做出选择的现场。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案例的主人公娜塔莉从小就热爱弹钢琴,但在她选择人生道路时,却放弃了钢琴家的选择而选择做一名律师,并进入了大学法律系。
那么,成为律师的娜塔莉,如何才能避免对于不能成为钢琴家的选择的悔恨呢?
作者提醒我们,虽然钢琴家这个职业选择更诱人,但同时,它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娜塔莉当初选择放弃成为钢琴家,那一定意味着她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也意味着,即使可以再选一次,厌恶风险的娜塔莉也有可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第三,无知是福。作者建议,为了避免悔恨,我们最好对于已经失去的一切,保持一定程度的无知;并且将自己当下的生活经营得比预期中更好。
也许你还想看

4 October 2019

● 想换个活法的年轻人,都会被毛姆这个故事深深触动

● 拜托,别再用「完美主义」折磨自己!

● 34岁重启人生,村上春树这个故事,也太戳人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