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有可为,大有作为:2020 铸星论坛“群星”闪耀

微软学术合作 微软学术合作 2021-04-28

导读:铸星论坛上,报名参加 2020 年“铸星计划”项目的青年学者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设想,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们深入交流,呈现了一场视野开阔的学术盛宴。铸星论坛后,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与通过面试的青年学者正式确认访问计划,共赴铸星之旅。

9 月 28 日上午,来自国内 7 所知名高校与研究所的 9 位青年学者齐聚微软亚洲研究院,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候选人参加 2020 年铸星论坛。


铸星论坛与会者合影


入选后,他们将加入不同领域的科研团队,与资深研究员结成专属“星搭档”,在国际一流的企业科研平台一展身手,对于青年学者,这趟铸星之旅必将大有可为,相信在平台及项目的强力支撑下,他们也定会大有作为。


对 9 位候选人而言,论坛远不只是一场“面试”,更是与其他青年学者、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交流的良机,他们思维激荡,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设想,合力呈现了一场学科交叉、视野开阔的饕餮盛宴。


学科交叉,铸星没有“局外人”


参加铸星论坛,清华大学的王春艳老师起先有些忐忑,她了解到,到场的青年学者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她的专业是环境管理与科学研究,与他们同台交流,王春艳担心自己像个“局外人”。


论坛上,她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设想:结合水-能消费的微观机理及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这一技术路线,实现居民水-能消费量和消费行为映射关系的量化。通过与其他候选人、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的深入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与灵感启迪彻底打消了她的担心,她的思路更加开阔,也强化了之前对专业发展热点和趋势的判断:将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环境规划、分析、管理各方面,实现计算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应用


清华大学-王春艳


交叉应用计算科学与环境科学,“铸星计划”项目访问学者邢佳已先行于王春艳。2019 年访问期间,他和团队提出的新数值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量化排放和污染之间的关系,相关论文已被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接收。


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非常看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今年更是正式开启“负碳计算”主题研究计划希望与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伙伴一起直面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聚焦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助力碳减排、碳移除、碳中和等工作。因为我们坚信,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没有人是局外人


微软亚洲研究院有与环境、气候、能源领域交叉的“负碳计算”技术行动,也有计算机与生物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


正因如此,中科院计算所的肖立老师表示与首席研究员秦涛、高级研究员邵斌“相见恨晚”。


报名“铸星计划”项目之前,肖立的研究聚焦智能医疗,从未想过要从计算机与生物科学交叉融合的角度开展研究,入围候选人之后,他得以和邵斌深度交流,惊喜地发现二人竟“不谋而合”,邵斌从计算机系统出发,研究问题向生物学“靠拢”,他则从以生物医学为背景,研究 Amber 软件应用、人工智能分析等计算机领域的问题。经过讨论,肖立确定围绕“弱标签细粒度目标检测”开展研究,立足计算生物学的交叉方向,在以往医疗成像、机器人和影像分析计算等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弱标签、细粒度目标检测模型。这一研究设想也依托于肖立自身深厚的生物医学、数学物理背景,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


中科院计算所-肖立


“通过合作,有望将彼此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这是完全出乎我的预料的”,肖立对二人建立在“铸星计划”项目平台的合作充满期待。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曾说,“解决原有学科面临的挑战,是刺激我去研究新方向的主要动因。”他将之定义为主动的学术转型行为,这种学术转型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开拓学术边界、增大实践价值。“铸星计划”项目充分重视交叉研究,支持青年学者这种主动而为的学术转型,在这里,没有学者是“局外人”。


从现实中来,去做有用的研究


弥合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裂痕,从现实中发现研究问题,做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痛点的研究,刘铁岩副院长多次强调这种“有用”研究的重要性。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


“铸星计划”项目作为一座架接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桥梁,正提供给了青年学者们做“有用”研究的机会。进入一流企业研究院,与产业、产品紧密联系,让科研落地,这也是许多青年学者们表达的共同意愿。这次铸星论坛上,就有不少候选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充分开发科研的应用价值。



大规模监控摄像头的部署是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大型物联网系统的关键部分,在其上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流分析,面临着存储、带宽及计算资源的多重瓶颈。北京邮电大学的徐梦炜老师就从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希望通过移动计算、边缘计算研究,搭建一个高效的视频分析系统,充分利用边缘的计算存储资源,最终突破视频流分析瓶颈。


另有华中科技大学的金燕老师,她正在进行路径规划和调度算法的研究,拟合作一些可落地的实际应用项目,比如应用在交通运输车辆、智能制造车间以及仓储物流机器人等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金燕


东北大学的王莹老师,致力研究 C#软件生态中第三方依赖冲突问题的自动化诊断与修复技术,计划将切实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落地于微软的 Nuget 依赖管理工具。


东北大学-王莹


还有北京大学的严睿老师,他预期在排序学习与对偶学习等机器学习领域,形成理论和算法上的突破,提出新的算法和计算模型,同时,能够突破检索式对话技术的瓶颈,将模型适应于生成式对话技术,这些技术将催生人机对话系统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这四个研究方向看似不同,背后其实有共同之处——每一个研究都是来源于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分析,最终回归现实的应用场景。


这样的“有用”研究思路,实际对青年学者自身也大有裨益。上海交通大学的马超老师表示,与高校性质不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应用问题直接面向客户,算法、技术的落地能够帮助学者收获实用性的启发,让研究更贴近真实场景,充分开发科研的应用价值


不仅如此,“有用”研究对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各对应高校,甚至是产学两界,也是巨大的财富。由青年学者延伸出的更多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可能性,联通产业界与学术界,两者的合作能够充分发挥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实现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对接与耦合,最终助力打造产学合作的双赢局面


聚星成火,依托平台共成长


“我应该跟微软亚洲研究院有更多交集”,严睿一直关注着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动态和多个项目进展,希望能有机会建立起更多联系。不只是严睿,长期以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开放共享、交流碰撞”的科研氛围和学术传统对有志于此的青年学者产生强大吸引力和号召力,王莹就表示,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金字招牌”的强大磁力吸引着她,“我对这里是带有小崇拜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渗透的态度和情怀长久地浸润着我”。


北京大学-严睿(左)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徐梦炜老师先后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多个项目。五年前,徐梦炜还是名大四直博学生,通过“明日之星”实习生项目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结识科研道路的重要“领路人”——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云新。博士期间,他们一直保持密切合作,徐梦炜发表的十几篇论文中,有将近七成都是与刘云新合作完成的。


现在,徐梦炜希望能够通过“铸星计划”项目重返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样他的合作对象将不仅仅是刘云新,还有其他各领域的研究员和高效的协作团队,更有机会接触微软亚洲研究院海量的研究数据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北京邮电大学-徐梦炜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铸星计划”项目已经吸引了超过 160 名优秀青年学者参与,其中不乏 CCF 优博,青年千人,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他们已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宣传合力,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自发加入进来。


加入后,青年学者们将有机会与科研团队一起开展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做出最有影响力的成果;访问结束后,青年学者们还将获得专属“星资源”,并成为“铸星计划·星友会”一员,结识一批中国学术界的青年才俊,建立和维护更大的朋友圈,助力终身学习,不断成长。


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已经汇聚了 7000 多名优秀院友,这些院友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研究内容包罗万象,他们以微软亚洲研究院为枢纽,织就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合力形成的资源宝库终将惠及这张关系网络的每个人。


论坛收官,铸星启航


听完 9 位青年学者的分享,副院长刘铁岩代表微软亚洲研究院向参会的各位老师表达了热烈欢迎并致发言词。他有感于青年学者们的科研实力与志气,在致辞中,对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与这些青年学者们合作,共同创造更高的价值,他表达出极大期待,希望通过“铸星计划”这个项目,在青年学者最需要支持、精力最旺盛和最有创造力的时期,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挖掘巨大的发展潜力,助力中国本地青年人才的培养


铸星论坛是“铸星计划”项目的面试形式,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首席研究员谢幸、秦涛,高级研究员罗翀,资深学术合作经理石贝贝担任论坛主席。他们到场与候选人们充分交流,共同享受思维的碰撞与灵感的启迪,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涛(右)与谢幸(左)交流讨论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卫到场与青年学者们交流讨论


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代表,谢幸分享了他以往与青年学者的合作感受,并对即将开展的新的合作表示期待。石贝贝则从项目本身出发,详细介绍 2020 “铸星计划”项目落地实施情况,具体解答了青年学者们的疑惑。


马歆总结表示,青年学者的分享展现出计算机领域的包罗万象,更体现了“铸星计划”项目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期望能够通过项目和论坛促进跨领域合作,辐射到青年学者所在的高校与团队,进而促进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发展。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


论坛最后还邀请在场的青年学者们一起开启了一场虚拟参观之旅,到微软新视界 Center One 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奇妙世界。


论坛收官,铸星启航。根据计划,项目委员会将陆续发出“2020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邀请函”的书面通知,正式与通过面试的青年学者确认访问计划。


铸星之旅,等你开启~



你可能还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