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旅行·科考·绘画——1950年代的荒野风景与自然观



Review

/

/

/

「隽语新声」人文社科系列讲座之第二十五讲

旅行·科考·绘画——1950年代的荒野风景与自然观



11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邀请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的副研究员丁澜翔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主要围绕着1950年代的荒野风景与自然观,涵盖了旅行、科考、绘画等相关内容,分析了荒野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讲者简介

丁澜翔,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员。致力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与策展工作,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美术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所策划展览六次获得文旅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项目。


 讲座内容


   图 |  丁澜翔研究员   


丁澜翔研究员为我们勾勒上世纪五十年代“荒野”的文化和审美艺涵。一开篇,他即为同学梳理如何在中西方视角中认知荒野。丁研究员认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荒野象征了野性与危险,是未开化之地,特别在近代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中国传统自然观中,荒野并不是令人恐惧的,而是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成为古人舒展性情之地。不过在近代中国,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荒野开始脱离原来的含义,有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谈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荒野观”时,丁研究员首先从《旅行家》杂志入手,详述了旅行者、勘探者和画家对于荒野的不同解读。对于旅行者和游客而言,荒野更意味着风景,是审美和欣赏的客体。他们更注重对视觉美的发掘,力图将一种原始和天然的景色通过画笔和摄影呈现出来。在有关荒野的风景画中,荒野风景画就更多呈现出一种天然和壮美的特征,比如董健所画的天山风景与方举对阿拉泰风景的绘画,它们吸引着人们对当地风物产生好奇和喜爱。

而对于勘探者,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下,荒野的主要属性是地质的。从这个角度,人与自然并不是和谐与融洽的关系。科考和勘探人员要经年累月地行走在草原荒漠之间,肩负着寻找矿藏的任务,因而,荒野作为审美客体的意义便消解了,更多则作为被观察和征服的对象。而和勘探科考相关的画作,则呈现出一种坚韧的特质。比如董希文所作的《祁连山的早晨》,真实地刻画了勘探队在祁连山间的场景。人在自然之中,虽然显得渺小,但却透出一种坚韧和执着的特点。这一类画作与摄影不再集中于荒野的视觉美,而是表现了人的主题,聚焦于人与荒野的张力和矛盾,弘扬了人的精神和风貌。

接着,丁研究员为我们展示了刘子久的《为祖国寻找资源》与《长城放牧》,这则是对于荒野风景画的新突破。与《祁连山的早晨》不同,刘子久运用了国画的手法,如皴擦与渲染,对细节部分有了更主观的强调,努力弥合了此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其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这也是《为祖国寻找资源》成为经典的原因。刘子久本人参与过燕山的勘探,亦有高超的艺术技法。他将艺术家和勘探者的意识统合在一起,解决了1950年代人与荒野的冲突和紧张,因而他的荒野风景画具备了超越那个时代的意识和思考。


最后,丁研究员总结道,在1950年代,大量关于荒野的文本和图像构成了对于荒野多角度的描述和诠释。而在旅行家、勘探人员的视角下,荒野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而刘子久成功弥合了两者的矛盾,以艺术家的自觉和技巧,修复了荒野与人的危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向一种和谐融洽的共处关系。







   图 |  主持人李潇雨老师   


微信号|cuhkszshs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人文社科学院




文案 | 岳昀芊(2020级 人文社科学院 祥波书院)

摄影 | 赵航进(2020级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