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潇笑:数字影像展示类如“在别人的梦里造梦”

许潇笑 博物馆头条 2024-03-30


2022年3月1日,由博物馆头条联合震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博物馆数字影像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以书面发言形式参加活动,以下为发言内容:


关于影像的收藏

未来已来?


21世纪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视觉文化俨然已经主导甚至主宰着现代社会的文化状态:拍照、分享——每个人都是记录者和表达者,当然是通过技术加持下,对各种视觉材料生产与加工才得以实现。我们说博物馆收藏与保存的是“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见证物”,那么,这些“见证物”在今天,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实体的物件,博物馆的收藏边界将迎来一个升维的拓展。


这个拓展在新博物馆学实践的过程中,其实早就开始慢慢渗透: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展示的介入,另一方面是大量专题类博物馆的建成,例如,德国ZKM艺术中心(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1997年对外开放)下属的媒体博物馆,是全世界最早关注全球化和数字化趋势,并致力于不同数字媒体及其载体的收藏保存与展示研究的征藏机构之一;在国内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2007年对外开放)到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2021年对外开放),以及近期刚刚开放、在全世界引起热议的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大量影像的收藏与保存、展示与教育成为不容忽视的藏品资源——“为未来而收藏”,未来已来。



关于影像的展示

“在别人的梦里造梦”?


“影像的意义是取决于你会在它前后看到哪些东西。”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如此写道,虽然这本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最初却是以BBC系列广播栏目收听的方式推出的。实体空间中的展览,对于不能触碰文物的观众而言,好比是空间中凝固的影像,通过行走让影像在“前后”的空间中流动起来,从而生成意义,也就是展览的叙事。


各种视觉媒介组合制造成一种“视觉性景观”,文物或者艺术品的陈列是其中的核心,但展陈空间中以影像为媒介的形式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展示语境中内容叙事的工具,或者说更加凸显的,是成为了渲染情绪的重要手段——“沉浸式”,不仅仅是视觉的铺张与堆砌,更为本质的是在一个外部空间中,形塑一个“心理空间”,是情绪与想象空间的呈现——“在别人的梦里造梦”。作为“视觉性景观”的展览,在各种影像的介入下,向“媒体性展演”衍变。

 

关于数字社会中的物质性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法国哲学家让· 鲍德里亚认为,数字技术及其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切都可以被虚拟与高度抽象化,“一切事物都在脱离自身物质性这一狂热欲念的驱使下,…他者会消失”。在疫情常态化的加持下,这一历史进程与鲍德里亚的质疑越来越逼近我们的日常。


博物馆“策展”所涉及的三大基本对象——“人”“物”“空间”,都将或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线上ID衍生出复数的“人”的概念,以及虚拟“空间”中“数字藏品”的收藏,讨论对象不再是在静态的、结构化的实体空间中物体的陈列,而是在动态的、扁平化的、复数的与社群的虚拟空间中,如何对“物质性”进行新的认知、转换与再加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