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吸毒艺人拿影帝,是今年最大笑话

蒋叔 木棉说 2022-08-02

作者:蒋叔来源:蒋三观(ID:jsgj3g)




活久见,吸毒明星竟然拿了影帝。 还记得柯震东吗? 2014年8月14日,他因吸毒锒铛入狱,被行政拘留14天。  按理说,劣迹艺人应当被“封杀”。 可柯震东不甘心,一次次尝试曲线复出。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前几天,台北电影节,他斩获了“最佳男主角”。  看到这条新闻,还是不太敢相信。 吸毒艺人凭什么? 往前看,还有更让人大跌眼镜的。 去年国庆前夕,他粉丝在微博放出消息,其主演的三部电影已定好上映日期。 


更早前,他和房祖名在直播间连线。 两人对吸毒一事道歉,全程嬉皮笑脸,仿佛“吸毒”只是一件小事。 

互联网没有记忆,道完歉就能复出?
同为“吸毒咖”的房祖名,也复出当导演了。
2018年1月,房祖名在微博发文。
“第一部作品杀青。” 新浪电影转发了此微博,并配文:“房祖名当导演啦!新片宣布杀青,片名为《北京晚九朝五》。” 
后面因各种因素,屡次撤档和改片名。 直到2021年12月10日,又改了片名,最终定档。 不过,导演一栏已换成其他人,所有宣传物料,也隐去了他名字。  这不奇怪,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柯震东就很离谱了,公然挑战社会底线。 然而,比起这,更离谱的还是其粉丝的“大爱”。 她们纷纷为偶像洗白。
“为什么那么多年了就不肯放过这个大男孩!他已经受到很多惩罚了!他也是人,他也是个普通人!”  有的人阴阳怪气,“又气死谁了,恭喜凯凯。”  甚至,还有人引用《小时代》的经典台词: “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一次被原谅的权利。”  台词本身没错,但不适用于劣迹艺人身上。 给他们机会?请问谁来给牺牲的缉毒警察复活的机会?  肯定有人会问,他们复出和缉毒警察有什么关系? 因为他们为吸毒而花出去的钱,最后都变成毒资,打在了缉毒警察的身上。


缉毒警察,是和平年代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田浩讲过一个真实故事。 他是云南边境缉毒警察。 任务凶险,出生入死,已经失去不少同伴。 第一次失去的同伴,叫小栓。 小栓还有4个月退役。 有一天,部队要求紧急集合,因发现有人带毒渡江。 他们做好埋伏,等待嫌疑人上岸。 还没等嫌疑人走进,一位缉毒警察沉不住气,跳出来抓人。 嫌疑人反应很快,拔腿就跑。 缉毒警察见状,立刻起身拼命追。 追到大桥上时,突然听到“扑通”一声。 嫌疑人跳桥了。 正在大家懵圈时,又一个身影一跃而下。 是小栓。 那座桥将近20米高。 傍晚,噩耗传来,小栓遇难了。 田浩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他为逝去的同伴痛哭,可也害怕有一天倒下的是自己。  他深知这份工作有多危险。 第一次执行任务时,他的脚不小心踩空。 毒贩听到声响后,掏出枪扫射,就差那么一点,他就倒在毒贩枪下。 当边境缉毒警察后,他一直瞒着家人。 直到,母亲在电视上看到他执行任务。 她几度催促儿子回家,并因此患上抑郁症。 他也想过放弃。 但他不能,使命和责任在身。 他表示: “我没有放过一天假,枪械从不离身,要随时做好5分钟内出发执行任务的准备。” 他经历过生死时速的追逐,目睹过战友为国捐躯,和毒贩斗智斗勇。  这就是缉毒警察。 以生命为刃,用鲜血染戟,每天都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据统计: 
我国每年都有近400名缉毒警察因公牺牲。

每年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是一般警察的4.9倍,受伤率更是高达10倍。
  手掌被子弹打穿、腹部中弹、盆骨耻骨被打断……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为了打击毒贩,他们要经历九死一生。 去年热搜上有张照片,让无数人泪目。 照片中的男子,叫蔡晓东,是缉毒民警。 这一次,他的照片没打马赛克。  那天,他刚好休息,带妻儿出去玩。 刚到景区,接到电话要出任务。 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来。 在追击毒贩时,他牺牲了。 得知消息后,妻子泣不成声。 她趴在灵柩上,拼命地想和丈夫靠得更近一些。
年幼的儿子,还不懂发生了什么。 看着哭泣的妈妈、矗立不动的爷爷,还有躺在玻璃棺里的爸爸,他不停地喊: “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妻子彻夜未眠,凌晨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让人瞬间破防。  看到这一幕幕,我们有什么资格替他们原谅吸毒者? 1994年9月,缉毒警察张从顺侦办一桩跨国贩毒案。 执行任务过程中,他把救援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最终他因公殉职。 在张从顺的葬礼上,小儿子张子权哭成泪人。 “我一看见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  当时,他10岁。 他立志要当警察。 后来,得偿如愿,他成了一名缉毒警察。 但很不幸,2020年12月15日,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年仅36岁。 




他牺牲后,女儿一遍遍给他发语音: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陪陪我?我想你了。”  可手机那头,再也没有回应了。 相比这样的家破人亡,吸毒艺人凭什么喊冤?

 网上流传着一句很揪心的话: 
当你在互联网上,清晰地看到一位缉毒警察的照片,就意味着他可能已经牺牲了……
 更令人难过的是,很多牺牲的缉毒警察,生前隐姓埋名,死后连墓碑都没有。 在电影《湄公河行动》中有这样一幕。 缉毒犬去世后会立碑,但牺牲的缉毒警察却没有。 中国警察网安徽站对此做出解释。 “因为毒贩会跟随前去祭拜的亲友进行报复,这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有个缉毒警察说过自己的经历。 他坚守一线几十年,兢兢业业。 最终却保护不了家人。 毒贩发泄无门,把毒手转到他外甥身上。 外甥才13岁,毒贩给他强行注射毒品,引诱他染上毒瘾。 齐鲁晚报 这是他永远无法释怀的痛。 有位网友称,认识了一个缉毒警察。 牺牲后没有立碑,家人连清明节都不敢去祭奠,怕被毒贩报复。 孩子不敢跟他姓,父亲一栏是空白的。  和平时代里,缉毒警察面临的危险和报复,是最血腥的一笔。 屹立背后是山海家国,和长眠在墓下无姓名的某某。 安徽公安在线,曾分享过缉毒警们的小故事。 
“女儿上幼儿园三年,只悄悄去接过几次。

读三年级了,从没去开过家长会。

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但我必须确保她的安全。”
  
“去外省执行任务,原计划10天,后面去了76天,不能和家里联系。

回到家推开门,老婆看到我,没说话,只是哭。”
  人们总说,他们是刀尖上的勇者。 可却忘了,他们也是父亲、丈夫、儿子、有家人,有牵绊。
可他们只能为大家舍小家,只能在夜深时默默舔舐伤口,在天亮后无声守着山海家国。 如果被他们保护的人,反过来为毒品开脱,那他们的血与汗,都白流了吗? 


有句话说,“公众人物之于大众,是标杆,是榜样,更是一种引导。” 深以为然。 当吸毒者没有被严惩,反而可以轻松复出,继续活跃在聚光灯下,备受瞩目。 那他的粉丝会怎么想,未暗世事的孩子会怎么想? “看吧,吸毒无伤大雅,我偶像都能照样营业。” 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风气,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他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当然可以。 但重新做艺人,不行。 因为,我们对吸毒者的纵容,就是在亵渎缉毒警察的付出。
我们无法征战一线,但对毒品的态度,也是一道道不容小觑的“利刃”。 远离毒品,让毒贩无毒可卖。 吸毒的人少一点,缉毒警察牺牲的概率也就小一点。 点亮“在看”,抵制吸毒艺人,向缉毒警察致敬,愿他们都能平安回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作者:蒋叔,超爱生活,超爱码字,写男欢女爱,也写人生百态,一个内心温暖的睿智大叔。本文首发蒋三观(ID:jsgj3g)。原标题:《吸毒明星复出拿影帝、当导演,缉毒警察妻子痛哭:“我丈夫再也回不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