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生活健康

去年吃桃过敏,今年是不是就好了?让我来试一讠

孙大东 果壳病人 2023-10-02
这是关于我本人过敏性体质的亲身经历,我保证,故事越来越刺激。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东北大连人,男,写下这篇文章时36岁,经营一家影视传媒公司。


作为一个东北人,你知道的,天不怕地不怕,不管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哪里。而且从小体质就很好,加上一直有体育锻炼,从没觉得自己很弱,也很少感冒。


从一杯日式梅子酒说起


这一切都要从一杯日式梅子酒开始说起。


2012年的时候,同学给我带了瓶日本产的梅子酒。由于对酒不感兴趣,一直没喝。直到有天半夜,因为第二天要出去拍摄,但是怎么也睡不着。我想起了那瓶梅子酒,喝点,迷迷糊糊的,趁着微醺之意正好睡着了,第二天的拍摄就可以精神饱满地去,岂不美哉?

于是我打开梅子酒,找了个跟酒颜色比较配的杯子,倒了半杯。还从摄影师的角度,在厨房的光影环境下欣赏了一番,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日本的事情。一番品味之后,上床睡觉。刚有睡意,头皮就开始痒痒,继而浑身开始痒痒,开灯一看,哇哦,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的疹子


图 | 图虫创意


赶紧去医院吧!好在离家不远就有一家人民医院,虽不是三甲,但只比三甲低一级,大连市第X人民医院。


虽然近,但我浑身痒痒不能开车,打车到了医院。一进急诊,门口的护士看见我的红疹就说:“晚上没有抗过敏药,你去XX中心医院吧。” 


好吧,第二次打车,“快!师傅,我太痒痒了,赶紧去XX中心医院!”


“好嘞!”


到了XX中心医院,挂了号,排了队,看了若干打架斗殴进来的醉鬼,终于到我了。大夫看看我的疙瘩,眨了两下眼睛,一脸无辜地说“晚上没有抗过敏的药,你去X附属第一医院吧”。 

第三次打车,来到了X附属第一医院,门口导诊的护士小姐姐,一看我的情况:“去吧,内科急诊,回头再挂号,先扎针。”恩人啊,谢天谢地。


两针变三针


内科急诊大夫立刻确诊了我是过敏,安排扎针。说是普通过敏,两针下去就OK。但对于已经痒了三个多小时的我来说,已经急不可待了。


拿着单子,等着护士,真心希望快点结束这个过程,太折磨人了。感觉浑身都有蚂蚁在爬,我发誓,再也不会碰梅子酒一下,看都不看。


护士来了看看我,说:“两针,一针地塞米松,一针苯海拉明。”


“只要不痒痒,你就打了吧。”


护士抬头看看我,又问:“你平时不怕打针吧?现在人性化服务,对于怕针的患者……”


我都快急死了,就像一个沙漠的旅人,三天没喝水了,刚看见一听冰可乐,但让他在喝前先填个表格一样。


“大姐,你开玩笑呢?我个大老爷们能怕打针?你就快点扎吧。”


护士大姐又补了一句“地塞米松会有刺激性,会比一般的针疼,你要是忍不住………”


本来我不怕,她这么一说,我就想这是得有多疼,因为平时工作的习惯,我又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


护士大姐还在进行她对病人的“关爱”宣教:“你要是疼了,反应太大,就得补一针,两针变……”


“啊!!!!!!”我直接跳了起来,说:“姐,是不是两针变三针了?


护士看着我:“我就说疼吧。”


那个时候还没有黑人问号脸,也没有那么多的聊天表情,我只能说我心里走过了千万只羊驼吧。亲姐啊,你是说疼,我是说不怕,可你扎也不告诉我,就这么突然一下子,前面我还做好了心理铺垫。算了,我认了。


谢天谢地,扎完了。观察十分钟,全身的红疹慢慢消退,就回家了。回头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痒痒吗,不就是梅子酒吗,我不喝就好啦,我不碰就好啦。


一个桃子,躺进ICU


之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是曾经的我。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无所谓,直到三个月后的某一天。


大连每到九月份,就有很多水蜜桃成熟。就是粉色的、跟富士苹果一样大的桃子,非常好吃。作为一个桃子爱好者,我自然要买来吃。


一个桃子吃进去,哇哦,果然是家乡桃子的味道,是这个季节的味道,是……等等,为什么,我身上又起了荨麻疹?


图 | pexels


跟喝完梅子酒一样,全身的荨麻疹,钻心的痒,还有腹泻。一回生二回熟,这次我直接打车到X附属第一医院,扎什么药都门清,小事儿。地塞米松比较疼,我也知道了,顺利打完针,回家。


至此,我已经知道,我喝梅子酒会过敏,吃最爱的桃子也会过敏,OK,那我不吃就好了,是吧?


此后的生活,一切如前,工作,休息,休闲,都按部就班,又充满挑战。


第二年,又是桃子成熟的季节。看着路边水果店,我萌生一个想法——去年过敏,今年是不是就不会了?我这体质,这个体格,这个运动习惯,是吧。我相信自己之前那是偶然事件。吃一个试试,就知道了。


毕竟一年没吃过了,就像生活在国外的人,突然吃到了家乡的小吃。那种味道伴随了你的童年、生活、人生,是曾经属于你的那份美好。遗失了很久,但是终会回到你的身边……


等一等!怎么有点晕?眼前阵阵发黑,感觉天旋地转?我挣扎着洗了下脸,想清醒一下。之后,我明确了一件事,要打120电话,我需要救护车!实验失败了!


电话接通,我说了我的情况,120接线员用她温柔又冷漠的声音跟我说:“现在是晚高峰时期,堵车严重,如果您一直在家等救护车的话,等我们到了,你可能已经……”


就已经?好了,我懂了:“那会儿我就已经挂了,对吗?好的,再见吧。”接线员说:“你还是自己打车去吧,这样快,不然的话,可能……”


她还没说完,我已经挂了电话,快点吧,还是自己救自己吧。一边扶着墙下楼梯,一边回忆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你还是自己打车去吧”。眼前黑一块亮一块的,路都看不清。


我还年轻,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做,想去的地方没去。我的事业蒸蒸日上,我的客户,我的拍摄……越想越害怕,眼前越来越黑,身体也越来越软,刚出单元门,天旋地转的,看见了隔壁单元的邻居


“叔叔……阿姨……”


来自护士无情的嘲笑


等我再有意识,已经躺在离家最近的第X人民医院ICU了,手上夹着心脏监护,鼻子插着氧气,两侧拉着蓝色的帘子,眼前是医院白色的灯光,鼻腔里都是消毒水味道。邻居阿姨站在我对面不远的地方,大概是看我醒了,找大夫去了。


图 | 图虫创意


这段回忆有种电影中慢动作的感觉,时间过得非常慢,身边景物的透视也不清晰,一切都格外高大,自己很渺小。


一位中年大夫来到我面前,用手电筒照照我的眼睛,问了护士一些参数,具体记不清了,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我记得到很清楚。


“小伙儿,你为啥在这,知道吗?”


“我知道,过敏了。”因为还没完全好,我说话时还有点大舌头。


“吃什么过敏了?”


“水蜜桃。”


“那你知道自己吃桃子过敏吗?”


“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吃呢?”


“我就是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已经好了,大夫,好像是实验失败了。”


大夫摇摇头:“我跟你说,你这种人是最可恨的,明知道自己过敏还要去试。”说完转身要走。


我说,“大夫,有个事我请教一下你呗?”


“说,什么事?”


“你给我扎的是地塞米松和苯海拉明吗?”


大夫瞪着眼睛,虽然戴着口罩,但我都能想象到她的表情,是多么嫌弃这样一个给自己找事的病人。“对!我看你是经常混ICU呢?”


听大夫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挺可恨的,别得瑟了,以后老老实实的吧。正想着,过来一位小护士。


“哥,你吃的那桃子,甜吗?”


“挺甜的,但是皮不太好扒。”


嘻嘻嘻嘻,小护士笑着走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又过来一位小护士。


“哎,哥,你吃的那个桃子多钱一斤啊?”


“好像是十块钱三斤吧,不怎么贵,我也没仔细看。”


哈哈哈,小护士又笑着走了。原来这是排着队过来笑话我啊,哥们现在舌头还有点麻,等我好了,我,我还是老实点,以后包里也备点抗过敏药,时时准备着吧。挺大岁数了,再也不想在这现眼了,想想还是很后怕的。


罕见!对红霉素也过敏!


自打惊险的ICU事件后,我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鼻炎,每到春秋两季,眼角都是肿的,鼻涕眼泪直流。最惨的时候,连续打喷嚏差不多十分钟。而且鼻腔里也痒痒,又无可奈何。


这之后我吃什么水果,都先尝一下,看看有没有过敏反应,包里也常备抗过敏药,但惊险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了。


秋天,鼻炎的季节,我感冒了。去社区医院吊水,缓解一下。做完青霉素皮试,过敏。社区的医生说,用罗红霉素吧,这药不需要皮试,肯定不会过敏,放心。


图 | 图虫创意


扎上十五分钟,我把大夫叫过来,说:“大夫,如果,血管觉得痒痒,手臂发麻,心跳有点快,我是不是?”还没说完过敏两个字,大夫说:“我的天哪,你居然红霉素过敏了!”


同一时间,我和大夫一起说出了“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好嘛,哥们现在别的不敢说,治过敏还是有经验的,而且是亲身经验,宝贵啊。


恢复了之后,大夫擦擦头上的汗对我说,“我从医二十年了,今年轮转到社区医院来,第一次见到对红霉素过敏的患者”。


“我这种体质的人,这么少见,跟熊猫血似的,是不是要去什么地方研究下?说不好还能促进医学进步。”


大夫说,小伙啊,算了吧,以后过敏的季节,有病你就自己在家扛一扛吧,别出来吓人了。


这次之后,我跟梅子酒事件后一样,又做了各种详细的检查,但是依然没有结果,貌似也就只能这样了,只能处处注意。


然后,我又陆续发现,自己吃樱桃过敏,山楂过敏,不过吃桃子罐头不会过敏。原谅我又实验了一下,成功了。


有一天,我又发现对梨也有点过敏。可怕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样过敏的东西是什么,更不知道以前根本不过敏的东西,今天吃了后,会不会又被送进 ICU,总之很无奈。


不过呢,生活还要继续,人生依旧美好,相信只要多注意,坚持到医学更发达的时候,就可以告别这些无奈。


医生点评

王子熹 |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这位朋友的经历是很典型的因食物过敏而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是由于摄入食物过敏原而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少量的食物变应原即可引发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出现瘙痒、荨麻疹。


近30年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当今全球所共同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卓越成果,清洁卫生得到长足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接近发达国家的同时,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也在迅速攀升。研究表明,从1999年至2009年,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率从3.5%飙升至7.7%


食物过敏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可以累及全身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等多个系统,造成全身瘙痒、皮疹、头面口唇水肿、吞咽困难等。过敏时的严重喉头水肿和低血压休克甚至可以直接危及生命。


此外,食物过敏除了会诱发患者本人一系列轻重不一的症状,还会导致日常及社交生活中充满误食的恐惧,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过敏原的正确诊断是食物过敏诊治的前提与基础,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日常进食食物的种类极为复杂


除了文中的桃子之类的水果,各种坚果、谷物、肉类都有可能导致过敏,有些可能会出乎很多人意料,比如小麦。根据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的资料,这是国人最常确诊的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


医院之间的检测制剂和检测能力不同,有些地方甚至会使用电工万用表一样的“生物信息共振法”进行检测,可想而知,不靠谱的检查结果不但有可能会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恐惧,还会让人继续暴露在危险之中。


这位朋友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过敏原是后天形成的,反复接触后病情可能会越来越重,因此请尽量前往正规的过敏专科就诊。


一旦出现全身性的严重过敏反应,首要的治疗,我们需要再三强调:尽早肌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大量的回顾研究告诉我们,致死病例大多是由于未能及时给予肾上腺素的治疗。


辅助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就是日常所谓的“抗过敏药”)、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和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辅助药物,都不能快速完全地缓解呼吸道梗阻及低血压休克,不能挽救生命。


尤其是最深入人心的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的真正起效时间需要数小时,临床上使用主要是希望控制迟发反应,而真正帮助危险患者挺过来的,可能是患者自身分泌的肾上腺素。所以,对于严重过敏反应患者,一定要去变态反应专科就诊,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另外,很多植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一些花粉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对一些水果、坚果也过敏,分享经历的这位朋友也有这种情况,所以花粉症患者平时进食蔬果后如果出现过敏症状也要留意,争取能及早发现并避开过敏食物。



参考文献


[1]Yu W, Freeland DMH, Nadeau KC. Food allergy: immune mechanisms, diagnosis and immunotherapy. Nat Rev Immunol. 2016;16(12):751‐765.

[2]Hu Y, Chen J, Li H. Comparison of food allergy prevalence among Chinese infants in Chongqing, 2009 versus 1999. Pediatr Int 2010;52:820-4.

[3]Sicherer SH, Sampson HA. Food allergy: A review and update on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141(1):41‐58.

[4]Jiang NN, Yin J, Wen LP, Li 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aphylaxis in 907 Chinese Patients Referred to a Tertiary Allergy Cent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952 Episodes.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6 Jul;8(4):353-61.


作者:孙大东

编辑:木易杨杨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health@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