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昆山杜克 拥抱别样的生活

DKU 昆山杜克大学 2022-06-23

昆山杜克大学 · 本科生故事

第 31 篇


一眼看去,除了“优秀”和“多元”,你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个词汇来形容昆山杜克大学2024届新生群体。这个紧密的社群来自横跨五大洲的31个国家,方为少年便满腔热忱,尝试着改变世界的模样。他们之中,有的为心中的理想教育上下求索,有的深入乡间只为找寻缩小教育差距的另一种可能,有的在疫情之下四处奔走想要证明这个被割裂的世界仍能共克时艰……他们认定阳澄湖畔的这所大学有足够的能量支撑起他们的愿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这所年轻大学的模样。


我们深信这一群年轻人无法被简单定义,但我们仍希望用四个故事勾勒出他们在昆山杜克的轮廓。


山东青岛

朱翔嵘

这全新的挑战令我着迷


见到朱翔嵘时,由他和另一位同学指导的 “INFO102:计算与问题解决”学生辅导课程刚刚结束。编程课程难度一如既往,自然辅导的时间也被拖长。他语气里有些倦意,但提及自己在昆杜的学习之旅,他的眼中便显出笑意:“这门课程吸引我的正是这一点:超越‘入门级’课程的学习难度和收获。”


对三个月前的朱翔嵘来说,用“新生”来形容他似乎并不太合适。用两年修完初中至大学二年级所有课程、手握美国前15大学的 offer……这都是他曾经获得的成绩。而出于对这所大学独特的创新教育模式的期待,他最终选择了昆山杜克。


意料之中地,他在昆山杜克的第一个选择,便是一门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社会问题并从中寻找规律的课程。这要求学生既要对编程和数学有一定了解,同时还要具备在原有研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翔嵘坦言,这样的学习内容是他在以前的经历中所少有的,但却十分符合他的期待。他认可这种社会科学和计量工具的结合——对于刚踏进校园的新生而言,能够接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并从中获得启发,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


回忆起最有挑战的一次作业,他认为是对课本选段的批判:他从人体大脑认知结构出发,围绕‘可视更直观’的论点阐述自己不同的看法。“如若我们改变学习的方式,直接将我们的认知模式训练为直接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又有谁能说我们的大脑没有一战之力?”翔嵘至今仍为自己的这一结论而感到自豪。


这样一门完全在“计划外”的课程对他的改变是明显的。现在的他是教授研究课题组的一员,已经开始参与算法设计和原始数据处理两方面的基础工作。此外、他还是昆山杜克学术资源中心为数不多的大一学生辅导员之一,为同龄人答疑解惑。


他说道:“尽管昆杜把如此高强度的课程作为我的‘见面礼’着实有些猝不及防,但这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一切都以比我预料更快的速度发生着。”


对未来,朱翔嵘不仅希望能够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科研项目,更希望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写出一个电脑程序帮助手语的识别和翻译。“或许在图像信息识别上,我又能借鉴我们大脑认知的模式优化程序?” 他笑了笑,“当然了,在昆山杜克、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马里兰州

Tess Redman

志在四方的健康使者


Tess 在一封推送邮件中了解到昆山杜克这一创新性大学。而 Tess 过往的经历似乎也注定了她要与这所年轻的学校结缘:来自美国马里兰州一座小城的她,却一直有着周游世界的家庭传统,而他们仅有的还未涉足的大陆,便是亚洲。


昆山杜克在拥有一流教育资源的同时,保有着与她高中相差无几的校园规模和国际学生比例。在 Tess 看来,昆山杜克的学生规模保证了人与人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得人们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不必害怕被忽视,“能够倾诉和互动,这一点令我着迷。”


神秘的东方古城、小而精的教学模式、还有熟练掌握又一门外语的愿望,使得昆山杜克从她的“选择”变成了“唯一选择”。


来到昆山杜克之后,她越发感受到“昆山杜克、四海一家”(DKUnited)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真真切切地在她的身边发生着:她加入了全球健康青年领袖社团——一个同时在杜克和昆杜注册,致力于从青年视角提供全球健康问题解决方案的社团。此外,特别让她骄傲的是,她与杜克学生在杜克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 co-lab紧密合作的故事被刊发在杜克学生报纸 The Chronicle 上。


“捧着报纸阅读身边故事的感受真的一级棒,” Tess 直言,“我应该不会将写作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但我绝对愿意继续分享我在昆山以及和达勒姆的同学紧密合作的故事。”


在昆山杜克,Tess 希望成立一个专注于帮扶先天性糖尿病患者的学生社团。帮助昆杜附近乃至周围地区学校中被忽视的先天性糖尿病患者,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致力于改变大部分人对这一先天性疾病不够清晰的认知。她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不仅能够消除大众对某些疾病的错误认知,也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先天性糖尿病病人的生活,使更多的病人能够与同龄人一样享受教育。


“也许我的想法都太新、太激进。可至少,我得快过这个变幻的世界吧?”


对未来,Tess 也一样雄心勃勃——她计划选择心理学(行为科学)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


“我现在似乎还没有接触到对行为科学感兴趣的昆山杜克学生,所以我可能又要成为一个探索者。不过这又如何呢?昆山杜克不也是从未有先例的先驱者?更何况我完全可以和教授协商‘定制’适合我的专业设计。……在昆山杜克大学探索,是最不需要成本的。”


孟加拉国

Darpan Barua

融会东西


从南亚河口走到中国江南,Darpan 满怀着一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广袤世界的深情,他温暖的笑容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传递着最动人的温情。


直到知晓昆山杜克大学,Darpan 才找到一个能完美平衡所有的梦想的选择:昆山和达卡的距离,既能够留存他与家乡的些许联系,又足以为他提供跳脱出传统高校、自由探索未来可能的空间。


来到昆山杜克之后,Darpan 直言学习压力相较高中只增不减。高中那样周期性考试的学习模式已经改头换面:测试的周期被缩短、抑或说没有周期;每一天、学生的每一项作业、每一个海报展示和口头报告,对最后的绩点都有相当的作用;多方面、多形式的考核方式也驱使着学生们培养全方面的能力,时刻不能放松。


虽然课业压力有时让人焦头烂额,Darpan 仍乐在其中:“我想昆山杜克培养的是未来几十年最需要的人才:最了解世界的中国学生、和最了解中国的外国学生。不同背景的中国朋友必然能帮助我对中国有更独特的理解,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们将会成为这个强大国家与世界联系最紧密的桥梁。”


Darpan 钟情昆杜的另一点,则是高师生比的教学环境。他特别感谢了语言文化中心中文讲师周夏昀和他的学术指导:创新与设计讲师任丽琦,是他们帮助 Darpan 应对入学以来学业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周夏昀的耐心指导让他更全面地认识中文的优美和深厚,任丽琦则基于他的兴趣为他“量身定制”选课建议……他们只是昆山杜克众多教职工中平凡的两位,但他们的耐心和专业却给Darpan 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


相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好”学校,Darpan 认为昆山杜克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社群:也许传统高校拥有同样的优秀教授,但他们囿于规模,很难在教授和学生间形成如此紧密的关系,学生也很难接收到来自教授耐心细致的指导。而在昆山杜克,这样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于在陌生文化环境下求学的他来说,教授们的努力帮助他更顺利地融入中国文化。在 Darpan 看来,昆山杜克既是一个紧密的、高度国际化的社群;更是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却又无比真实的未来国际化社会的样本。


Darpan 在公益活动期间和同学的合照


Darpan 未来希望学习政治经济相关专业,向自己为祖国发声的梦想持续努力。同时他也计划着以昆山杜克志愿者协会昆杜小屋为基础,探索更多服务于较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可能。“在孟加拉,我为贫困孩子们组织的绘画比赛的成功让我相信弥补贫富间教育差距的途径并非只有支教一途。我也希望在中国能够继续我的尝试,为无福享受好教育的孩子们带去更多。”


“当然,在那之前我最好先学好中文。”他脸上仍带着那样的微笑,足以温暖整个冬天。


北京

林珊如

7/24成长


翻开林珊如的朋友圈,似乎很难意识到她与其他同龄人生活的不同——校园、学习、考试、美食……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对这方寸天地的熟稔令谁也想不到,几个月前的她,还是一个刚从普高体系中脱离出来,勉力适应着这所学校全新模式的新生。


毕业于北京最顶尖高中之一的林珊如而言,延续过去那样紧张的生活节奏是开启自己新一段学习旅途的最好方式。她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自律和作息,在图书馆和教学楼中消磨时光,希望在昆山杜克延续高中那样高强度、目标清晰的生活,而不是挥霍着在“无用之用”上。


然而,在昆山杜克,她却从周围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可以属于苏州音乐厅的《贝多芬》、可以用在交流活动的志愿服务、甚至可以秘密跨越百里给父母一个拥抱……这样的生活,更紧密地与这世界的脉搏相连结。


于是,在周围人们的影响下,她开始选择与曾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拥抱昆杜给予的每周三天、近一百小时的自由时间。她于是得以知晓学术指导心中长久的电影梦,得以与自己每一个授课教授促膝长谈,得以将心中每一个受尊敬的“师者”,变成自己身边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这一切,让一个想法慢慢浮现在她心中:7/24,昆杜人都有可能在发光,以致一个个足以令人惊叹的灵魂,变成了生活易于忽视的一部分。


林珊如和她所在的合唱团


“昆山杜克向我展示的、也许是这个焦虑时代下真正大学的模样:一个人人有意也有力追求所有追求的地方。”她顿了一顿,“一个人不需步步‘正确’,向所有方向探索仍足以自证优秀的地方。”


每天早上林珊如依旧会准时现身在图书馆。在这里,她得以冷静地和内心的焦虑和解,重新思考大学生活对她真正的意义,从而更热情地拥抱注定闪闪发光的四年。


这就是四个年轻人与这所年轻大学的故事。你惊叹于这群年轻人的能量、更为他们的自信所打动。那种深思熟虑后的坚定、准备着为热爱献身的决心以及勃发的生命的活力,在昆山杜克,他们被鼓励着探索生命的疆界,他们也正用自己的努力,无时不刻改变着这座大学的模样。


文字:沈严铭

编审:陆文蝶 罗心怡 郏如 

出品:昆山杜克大学传播部、昆山杜克大学学生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

那些闪闪发光的年轻人


十八般武艺傍身——媒体与艺术学霸们的修炼之路


今天来认识一下昆杜的“宿管”们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