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姜

2017-09-16 罗大伦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姜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反映了姜的保健功效。姜又分为生姜和干姜,虽然同为姜,但作用却大不同。用生姜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而用干姜能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咳嗽有痰。吃姜有那么多好处,今天我们跟着罗大伦老师一起学习姜的神奇功效吧~


中医认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如童相,问其故,“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神农本草经》将生姜列为中品,是药食同源的一种药材。

 

李东垣妙用姜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补中益气汤就是他创立的著名方子。李东垣晚年时回到了老家河北正定。这一年的阴历十月份,正定天气已经很凉了。一个姓白的枢判家的老仆人病倒了,这个老仆人身体一向不大好,脸上总像有一层尘垢似的,以前就有脱肛的毛病。最近因为天凉,又开始闹肚子,他平时精神头就不足,现在再加上闹肚子,无异于雪上加霜,请来的医生都没能治好他的病。李东垣来了以后,先观察了这个病人,发现这个人穿的衣服很单薄,盖的被子也特别薄。诊断后李东垣对那位老仆说:“你的病不能按照痢疾开方子。痢疾一般是因为体内有热毒,就需要解毒,用寒凉之药。而你则不同,我得给你用一些温热之药。”李东垣用的药就是干姜,然后再配了点固涩的药。按照李东垣开的药方服下几服药以后,老仆人的病就好了。

 

姜,不仅仅是作料

 

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故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姜。关于姜,中医有这样几种用法,一种是生姜,直接入药就可以;一种是把生姜晒干或者烘干以后,变成干姜,然后入药;一种是把生姜放在火上煨,叫煨姜;还有一种就是把姜放到火里炮制,炮制成姜炭再入药。

 

《神农本草经》把姜列入中品,中品的药物是用来治病的药,如果身体有了偏颇,比如寒热、阴阳的不调,我们就可以用姜来调整。《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生姜能温中止血,治疗风湿痹痛,还能治疗寒性泄泻。久服能通神明的意思是指常吃能让人更清醒,脑健神清。

 

姜是寒邪的“宿敌

 

中医学认为姜有温中驱寒、回阳救命的功能。如果身体受了寒邪侵袭,就可以用生姜或者干姜来驱除。生姜发散风寒作用很好,多用于治感冒轻症。感冒初期,用生姜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的药物。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姜汤来驱寒。

 

寒邪在中医里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医认为邪气中凡是具有寒凉、收敛、凝滞这三种特点的邪气都叫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卫阳受损,则恶寒,我们就会感觉全身发冷;寒邪中里,直中脾胃或伤肺肾之阳,患者会出现畏寒肢冷、下利清谷等症状。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淤,使经脉不通,中医讲“不通则痛”,患者就会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

 

寒邪侵袭人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体表,从肌肤进入;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进入了脏腑,比如我们喝冷饮的时候,寒邪就会借助冷饮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内脏,不经过体表。寒邪如果侵袭体表了,用生姜发汗,就能把寒邪给驱逐出去;如果是直接进入内脏了,那就要用干姜来治疗了。

 

干姜治疗脾肾阳虚

 

临床上把腹泻分成好几种类型,其中最明显的两种,也是最容易区分的两种,一种是寒邪引起的,就是受凉了或者吃了凉东西引起的腹泻,这种情况要用温阳的药来治疗,比如服用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能够治疗因为寒邪伤及脾阳引起的胃痛,或者上吐下泻。另一种腹泻是因热而起的,比如夏天天气湿热,再加上吃的瓜果不卫生会引起湿热症,也就是热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清热解毒,可以服用黄连素来治疗。

 

古人的急救药——干姜

 

“医圣”张仲景创立了一个方子叫四逆汤,四逆汤的主要成分就是附子和干姜。附子是温肾阳的,中医有一句话叫“附子无干姜不热”,就是说虽然附子是温肾阳的,但是要跟干姜一起才能发挥它的效用。

 

中医里有一个流派叫“火神派”,专门钻研《伤寒论》,从《伤寒论》的四逆汤里悟出了阳气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阳气一旦失去了,人体就会百病丛生。人体阳气虚的时候,火神派就主张使用温阳的药,主要就是附子和干姜这两味药。

 

火神派的医案说明,附子和干姜往往是用来救命的。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已经心衰的情况下,喝了以附子和干姜为主的四逆汤以后,又被救活了。附子需要煎煮的时间很长,因为要把它的毒性去掉,然后再把干姜放进去一起熬。患者在病重的时候,阳气是非常微弱的,不足以抵抗病邪。所以把阳气振奋起来,人体就有能力把病邪给驱逐出去了。四逆汤有回阳救逆的作用,但是必须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才能服用,患者自己不能轻易使用。

 

生姜治感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姜是作为调味品来使用的。生姜主要有两方面的功用,第一是散寒解表,第二是和中止呕。

 

散寒解表就是当寒邪侵袭肌肤的时候,用生姜发汗就可以驱寒了。怎样用生姜发汗呢?把生姜切成片,用开水煮一下即可服用。大家要记住,生姜煮的时间不能太长,水开以后把姜放进锅中,煮三五分钟就可以了。如果煮的时间过长了,发汗的成分就被挥发掉了。

 

很多人在感冒的时候都会用生姜来发汗,这是民间常用的一个治疗感冒的方法。感冒在中医里一般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其实风寒、风热是感冒的两个不同阶段,感冒初期,患者一定会感觉到身上发冷,有时候是瞬间的,有时候会持续几天。在感冒初期把寒邪给祛散出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邪气散不出去,会继续往里走,产生一种热象,中医叫入里化热,这时需要用风热感冒的方法来治疗了。

 

止呕的生姜汁

 

除了治感冒以外,生姜的第二个用处便是和中止呕。“和中止呕”是指治疗脾胃不和引起的呕吐。生姜,尤其是生姜汁有很好的止呕作用,它能把上逆的胃气给降下去。比如现在常用的藿香正气水,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提取液。人在湿冷天患了感冒往往会怕冷,有时患者会出现上吐下泻、不想吃东西的情况,中医叫胃肠型感冒。此时服用藿香正气水的治疗效果是特别好的,因为它一方面能把水湿去掉,另一方面还能散寒。

 

小妙方,大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了生姜的一种特殊用法。如果早上天气很冷,出门时就很容易伤到我们脾胃,李时珍介绍的方法就是切几片生姜片含在嘴里,姜的暖热之气就会进入到脾胃,保护脾胃不被寒湿之气伤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生姜(上) 生姜(下)  



|作者介绍|

罗大中,笔名罗大伦,中医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兼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是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养生节目的主讲嘉宾。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罗博士幼承庭训,读书后一直埋头于中医经典的研究,积极临证,尤其致力于将中医文化的精髓阐释给大众,他在网络上的中医故事连载点击率已达到一百二十多万,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他讲述的中医知识妙趣横生,又富含养生知识,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来源:食品与健康(2012-10),图片来自网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