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孩子咳到眼睛出血!已致13人死亡!警惕→

幸福福田 2024-04-15


福宝们

最近有没有发现

身边“咳得停不下来”的人增多了?

同时,还有网友表示

“咳了差不多一百天”



小福提醒大家

可能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在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初很像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咳嗽、有点低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画质很糊,大家听听咳嗽声(来源科普中国)


近日,相关词条

#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

更是登上热搜第一



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其中,1月死亡人数为5人,2月死亡人数为8人


▲截图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网站


在没有百日咳疫苗前,可以说百日咳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婴儿死亡率较高。在人群普遍接种百日咳疫苗后,感染发病率急剧下降,但与疫苗接种前的年代一样,每2~5年仍会发生一次周期性流行。


近日,更有多家媒体报道
“有孩子咳到眼睛出血”




有孩子咳到眼睛出血

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据报道,有孩子因为咳嗽太厉害,导致眼睛球结膜出血、眼周淤血,最终确诊百日咳。


典型的百日咳杆菌感染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以及恢复期。如果不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


“卡他症状”(Catarrh)是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百日咳的卡他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包括全身不适、打喷嚏、流涕、咽痛和轻度咳嗽,可能出现轻度体温升高,但高热并不常见。能提示百日咳的两种早期临床为“过度流泪”和“结膜充血”。


图源科普中国


痉咳期会在疾病的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次呼气过程中出现一连串的、严重剧烈的咳嗽。


百日咳的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多见于新生儿及<6月龄的婴儿,也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以及百日咳脑病。


不过,许多百日咳杆菌感染者没有症状。一项研究发现,百日咳病例的家庭接触者中,多达56%的实验室确诊感染者没有症状。


一般而言,婴幼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并发症和死亡。而长期咳嗽也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长时间无法上学或工作。


那么,百日咳是怎么传染的?

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起来了解




      关于百日咳

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百日咳是怎么传染的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


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共同居住的人员,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


百日咳潜伏期5~21天,一般为7~14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出现咳嗽症状后2~3周传染性最强。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


● “百日咳”真的要咳一百天么?


不是的!从百日咳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第一、二阶段会持续四到八周,恢复期时间不定,大多数患者在两个月内可以"结束战斗"。


所以,百日咳不一定会持续咳百日,当然也不会在百日的时候戛然而止,还需要积极治疗哦。


 什么人会得百日咳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但婴幼儿更为敏感。由于不到免疫年龄或者免疫史不全、体弱等因素,1岁以下婴儿是百日咳发病的高风险人群,容易合并肺炎导致严重后果。


在疫苗广泛应用的国家,越来越多的百日咳病例在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中被发现。


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百日咳发病出现反弹。无论接种百日咳疫苗还是自然感染百日咳,均不能产生终生免疫,也就是说百日咳可以重复感染而发病。


 百日咳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抽血:"手指血"血常规在早期会有白细胞升高,但不能诊断。"静脉血"百日咳抗体准确性高,但出结果慢,要7-14天。


鼻咽拭子测核酸:"捅鼻子"或者"刮喉咙",检测百日咳的DNA,准确性高,出结果快,一般1-4天出报告。


胸片:可以排查百日咳引起的肺部感染,相对其他病原体,百日咳鲍特菌引起肺炎几率小些。


● 典型的百日咳是什么症状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阵咳终未出现鸡鸣样尾声为特征。阵发性、 痉挛性咳嗽发作时表现为频繁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直至气竭后深长吸气。因吸气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大量空气急速通过痉挛的声门,发出一种特殊高调的鸡鸣样的吸气声,接着又发生下一次的痉挛性咳嗽,如此多次,直至咳出黏稠痰液为止。


阵咳剧烈时,可出现鼻出血、咯血及眼结膜下出血,甚至发生颅内出血。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


当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检查咽部等刺激,均可诱发痉挛性咳嗽发作。如无继发感染的患儿一般体温正常,没有发热。


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可窒息死亡


● 怎样减轻百日咳的咳嗽


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及湿度适宜,避免诱发痉挛性咳嗽的因素。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所以既不可不让孩子活动,又不可放纵不管,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避免烟尘刺激,家中如有吸烟的人,在孩子病期最好不要吸烟,或到户外吸烟。生炉子、炒菜时,让孩子避开油烟。


避免和其他疾病患儿接触,以免感染或引起别的并发症,因为此时抵抗力, 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避免过多刺激,进食、喂药等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不要吃得过饱,进食后拍嗝,防止呕吐、误吸。


值得注意的是

百日咳属于

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需要隔离!





“百日咳”该怎么隔离?


百日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百日咳鲍特菌随飞沫迅速传播,未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在发病3周内传染性最强,有效抗生素治疗可缩短排菌期。


也就是说,未治疗病患自发病后隔离21天经敏感抗生素治疗者治疗后5天为隔离期


最后,该如何预防百日咳?

小贴士来了!





预防百日咳



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特别是照顾婴幼儿时,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传染给孩子。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的百日咳疫苗仅覆盖7岁以下儿童,考虑到发病率再度上升的问题,《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已提出,“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



收藏好小贴士

春季是“百日咳”多发的季节

大家要警惕“百日咳”的发生哦

注意身体健康!


-END-


编辑 | 邱淑滢

校对 | 郑芳、魏鼎、王建交

审校 | 董芳君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晶报、国家疾控局官网、科普中国、央视新闻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

❶ 月薪最高2万,近800个好岗可选!

❷ 福田区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申请的温馨提示

❸ 网友吵翻天!8万能在深圳玩3天吗?我来讲两句......

❹ “chóng 出没”,严重可致命,已进入活跃期

 清明假期,深圳市民中心有灯光秀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