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芳华》吗,请带上一沓纸巾!

2017-12-11 闲云 法之剑

“经过一波十三折”,冯导的《芳华》终于盛开了。

 

昨天下午,《芳华》超前点映,我因此有幸提前目睹了《芳华》的风采。

 

电影《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上世纪70、80年代,一群正值芳华的军队文工团员,经历的一场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以及各自面对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

 


有人说,这部影片是冯小刚的芳华,亦是严歌苓的芳华,因为他们都曾有过部队文工团的背景,因共同的经历才造就了这部有着文工团情结的电影。不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但我以为,这部影片展现的并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的芳华,而是青春的的芳华,人生的芳华。

 


在充满着欢歌笑语的文工团里,善良、正直、热心的文工团员刘峰,是大家公认的“活雷锋”,但他因为一段错爱,而被迫离开了文工团。孤独、自卑、倔强的女文工团员何小萍,因遭同伴的歧视与排斥,后来也离开了文工团。但他们面对生活的不公,突来的变故,没有抱怨与愤懑,更没有自我放逐,而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继续绽放着血染的芳华,谱写着隽永的青春。同样,他们文工团的战友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也在爱与痛、真与暖,分别与重逢中,一路颠簸、沉浮,感知着时代的变迁,承受着命运的挑战。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电影《芳华》用一种最纯粹,也是最震撼的方式讲述了人生中最宝贵,也最美丽的青春岁月。

 

青春易逝,芳华一瞬,但却充满着青春的激情和绚烂的绽放。应该说,《芳华》里的青春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是孤独的,也是倔强的,一群年轻人,在痛并快乐中,享受和拥抱这样的绽放,也用一生的时间去铭记、珍惜这样的绽放。

 


也有人说,电影《芳华》是一出悲剧。在影片中后部,文工团解散了,刘峰的右手没了,何小萍疯了,也或者说,它演绎的就是一个叫做刘峰的青年人生的悲剧。这个观点我不认同。故事的结局,2005年,刘峰和何小萍生活在了一起,虽没有结婚,但他俩比任何人更幸福地,知足地相依相偎。我以为,一代人的芳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也是一个温暖的收梢。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有的是精神上的富足与快慰。

 

还有人说,电影《芳华》是伤痕文学的套路,表达的就是对文革时代的声讨和控诉。此观点我也不认同。其实,《芳华》还是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表现出了对高尚精神世界的追寻,以及对真善美的认可。


 

在这部影片中,具有乐于助人的主人公刘峰,始终是高尚品德的代表。即使身处逆境,他的善良无私,执着坚韧,都让人肃然起敬。改革开放后,饱经沧桑的刘峰,虽然已不再是军人和雷锋楷模,但他仍是一股社会的清流,不盲目附和浮华的世界,自觉地维护着内心的善良和正义。他的精神和行为,最终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并让他获得了真挚的爱情,成就了精神的圆满。所以,在我看来,《芳华》就是一部弘扬主旋律,宣扬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电影。

 

更准确地说,《芳华》展现的是一种血色里的浪漫,一种残酷中的美好。就像冯小刚导演在采访中说的:《芳华》是“美好”的。虽然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是“美好”的陨落。但没有跟随“美好”飘散的理想主义,也许才是最动人的。的确,对理想的执着,对真善美的向往,才是最打动和激励人心的。

 


纵观整部影片,最让我难忘的两个画面是:何小萍穿着病号服在皎洁的月色下,空旷的草地上,忘情地跳《沂蒙颂》,好美好美;还有,刘峰与何小萍坐在蒙自的一张长椅上,何小萍安静地帮刘峰点烟,并向他表达深藏于心的爱慕,随后,刘峰拥她入怀,好暖好暖。是呵,漫漫人生,芳华只有一瞬,余生,要好好珍惜,要紧紧拥抱……

 

一段芳华,如此短暂,令人动容;一段芳华,如此美好,让人回味。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粒粒鲜血染红它。啊,绒花,绒花,啊,一路芬芳满山崖……” 电影落幕时,这首《绒花》响了起来,几乎是在瞬间,我的泪水便夺眶而出,并迅速泛滥成灾……以致在回家的路上,我内心的激动之情都久久不能平复。

 


说实话,今年能让我感动的国产电影不多,但《芳华》深深地,感动了我。之前,有媒体力赞《芳华》是“2017岁末最感动的电影”,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冯小刚近年来最好的一部作品,我均表认同。

 

总之,电影《芳华》故事感人,演员出色,画面唯美,音乐动听,寓意深刻。所以,我推荐大家在12月15日走进影院,去欣赏《芳华》。去见证爱情,去拥抱理想,去寻找真善美的共鸣!

 


  读最新影评,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或扫以下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