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热搜:开设专门学校,纳入义务教育......自闭症孩子去哪里上学最有益?

我是大米 大米和小米 2022-01-08

自3月4日起, 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启,一时间,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代表委员们都提了哪些提案、建议。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发声机会和通道,对急需争取政策支持和改变的特殊需要家庭来说,这样的机会就更为难得和宝贵了。

 

而大米和小米在持续关注自闭症相关提案的过程中,发现,今年的两会才刚开始,就有各地多位代表委员,对聚焦自闭症孩子的受教育问题进行提案。


现在,这些提案已成为圈内热门讨论话题。




在《特殊教育三期提升计划》中
加强落实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

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国民代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立足融合教育发展现状,提交在《特殊教育三期提升计划》中加强落实普通学校、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的相关建议。

核心观点为:

 引导普通学校在常规教育教育学工作中融入、整合融合教育内容,通过特教资源中心或第三方评估管理的方式进行质量把关,围绕残障学生的需求,整合校内已有硬件、软件支持,引入必要的外部专业支持,保障残障学生的教育品质;

 深入研讨规范随班就读"一人一案"的目标及工作流程,整合不同资源,提供多方面、多元化支持;

 准许普通学校根据需要临聘特教教师,围绕儿童需要,形成“班主任全面负责儿童发展,特教教师入班支持,资源教师总体统筹协调”的校内统筹的教育资源整合体系。



为自闭症患儿开设专门学校
并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拟提交了《关于为自闭症患儿提供专门特殊教育机会的建议》。提案建议,要为自闭症患儿开设专门学校,并纳入义务教育。

核心观点为:


国家应为自闭症患儿提供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培训机会,提供人财物和场所的保障。除了纳入9年义务教育开设专门学校,还应从学前教育班就开始干预,因为对自闭症患儿的矫治年龄越小越有效果。


加大培养针对自闭症的师资培训力度,弥补人才空缺。师资配备要以确保充足的教育干预的师资数量为标准。

 

加大筛查和医学甄别力度。要采取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治疗的干预原则,在幼教阶段即进行孤独症筛查,并按幼儿成长发育过程进行多轮次筛查。到达学龄入学前,开展医学甄别,症状轻微的适教患儿可进入普通学校融合学习;症状较重的患儿应给予专门的教学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性学习。

 

参加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自闭症患儿,除了要配备有特殊教育资质的教师专门看护和陪教,还要允许比普通学生有更长的完成作业和考试的时间,甚至作息时间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以取得正常教学成果。


 



自闭症孩子该去哪里上学最有益?

 

在很多家长心中,最具吸引力的还是进普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


而且近年来,融合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推崇。


于是,针对以上提案,也有一些圈内人士提出疑问,现在提出专门为自闭症孩子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合适吗?

自闭症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以上提案建议能否代表自闭症孩子所需?

大米和小米也邀请到了一些谱系圈内的家长、资深督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01



自闭症教育必须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

文|丫丫爸爸

获美国知名大学博士学位
女儿2岁多被诊断自闭症
现在读初中


今年两会,终于有提案建议,将自闭症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中。

 

义务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早该纳入自闭症儿童教育,其实目前自闭症孩子所在的康复机构就可以看作是自闭症孩子的专业学校。

 

如今,很多学龄阶段孩子的家长都鼓足了劲,希望把孩子送入普校,留在普校,融合就读,能不上特校就不上特校,期望孩子学业有成。

 

但事实上我们孩子更需要自理自立,很多普通学校很难做到生活技能培训。

 

教育不是一个可以一刀切的问题,忽略孩子能力水平,谈教育,只是空谈。

 

实际上,融合教育并不一定非要让孩子都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或自闭症专业学校,毕竟每个孩子的能力水平和需求都是有差异的,需要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

 

有人担心建立自闭症专业学校有可能会教育水平达不到,变成收容所。

 

这就要求专业自闭症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考核方式不能只唯学业成绩论。

 

孩子最佳选择是就近入学,最少限制,但不管怎么样,自闭症儿童教育必须被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






02



特校和普校可以互相辅助
 
石荟
大米和小米社交课程和集体课方向研发顾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系硕士

非常开心在两会期间看到不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为自闭症人士倡导权益,集思广益,这对于提升自闭症人士的社会关注度以及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闭症教育,美国也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孩子的学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安排,例如:
 
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就读;
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就读;
在特殊学校就读;
根据孩子成长需要,同时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一部分课程在普通学校上,一部分课程在特殊学校上。
 
从20世界90年代开始,全纳教育的思想浪潮开始兴起,并很快得到了美国教育界的认可和推行。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不管他有没有自闭症或唐氏综合症,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需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老师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殊学习方式和兴趣来设计课程,让每个孩子处于最少受限的环境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力。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美国,老师和家长选择学校时更多地会从孩子本身的成长需求出发,而不是自闭症标签。
 
例如有的孩子感统异常,在普通班上课,就如同我们置身于嘈杂的演唱会现场,无法安心学习,那他可能在安静的特殊资源教室上课,更不受限,学习效率更高;而有的孩子只是有社交障碍,可以很好适应普通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考虑在普通学校上学。
 
为孩子选择教室时,最重要的就是遵循最少限制原则。
 
最少限制的原则是什么意思呢?
 
特殊教育界认为,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单独集中起来进行教育,限制了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和交朋友的机会,限制了他们参与更多社会生活的机会,更是限制了他们有朝一日返回正常教室的机会。
 
但是,很多孩子又的确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顺利上学。
 
额外的支持越多,对孩子造成的限制也就越大。但是如果支持不够,孩子在学校没有学到东西和交到朋友,那其实是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受教育的机会。

越往上走,给孩子提供的教学支持越多,但是造成的社会限制也越多
 
最佳的特殊教育安排,是要在为孩子提供的额外支持和因此造成的社会限制中间找到平衡点,而最少限制环境原则就是在保证孩子能够有效学习的情况下选取限制最少的安排。
 
希望美国的教育模式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也期待更多人士能够关注到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问题,各抒己见,共同为维护自闭症孩子权益发声,推动特殊教育发展。



03



融合不是目的,是手段

|以下内容摘自《孩子能在普校随班就读就代表“融合”成功吗?》一文
 
文|欧小云
广州市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特殊教育要跟着IEP(个别化教育计划)走,根据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来考虑融合的方式和时间比例,融合是特殊教育的手段,应该使普通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共同受益。
 
我的看法是:
 
第一
好的融合教育一定是双方受益
 
普通儿童通过融合教育学习如何与不同需要的人相处,认识社会的多元性,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了解他人的困难并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减少以自我中心,这有利于孩子成长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环境的融合可以学习适应群体生活,社会规范,融合是特殊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有利于特殊需要儿童将来回归主流。
 

第二
个性化的教育
不可能全部在普通课堂实现
 
国内推行了二十多年的“随班就读”,不断强调支持,但支持力度却上不去。
 
为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考虑特殊孩子需要什么。而这些需要,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在普通课堂实现的。
 
美国公立普校融合教育从回归主流的角度考虑,实行三种不同的安置方式:普通课室、资源课室、特教班。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先做评估后根据IEP,按学生的学科能力和需要,分别安置在这三种环境中学习。
 
根据IEP,每个学生可以享受2-3种不同的安排,例如:普通班的一些学生会根据IEP要求抽离出来参加资源课室的小组课;而特殊班的学生也可以抽离出去参与普通课堂的融合课和资源课室的小组课。 
 
一旦孩子能力有所提高,老师会根据他们的能力重新调整IEP,增加他们融合比例(增加融合学科或者延长跟普通孩子一起上课的时间),实际上这是一种以孩子能力和需要决定的“随科就读”方式。
 
然而国内目前 “随班就读”的融合模式,着眼点是解决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位安排,无法有针对性的帮助特殊孩子的提高生活和社会技能。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教育安置方式应该多元,才能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
 
第三
家长自己全面接纳融合才有意义
 
回国推动特殊教育普校多元安置三年多,经常听到教育部门的老师说,家长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特教班。
 
很多家长追求全纳,坚持让孩子把全部时间拿来跟普通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其实放在一起并不等于有效的融合,特别是自闭症的孩子,他如果可以简单通过跟随而学习,那就不是自闭症了。
 
举个例子——
 
我在美国认识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成年孩子,27岁,高智商,在普校读书,成绩不错,但父母一直不愿正视他的问题。
 
直到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一年多后,因为人际关系上的压力以及不会处理突发事件等问题退学,家长才接受现实,申请接受必要服务和支持(类似国内的残障人士服务,不过国内很多家长怕给孩子贴标签,纠结不愿申请)。而当他进入到自闭症人士的圈子后,他很自在很开心,跟我孩子成为了好朋友。
 
因此,融合是可以反向的,让高功能孩子与功能一般的特殊孩子交朋友,让普通孩子参与一些为特殊孩子组织的活动,这种反向融合的方式对他们双方的正面成长都有好处。
 
反观一些家长,他们只希望孩子与比自己孩子功能强的同伴融合,不管孩子能力如何,能进普班就不去特教班和特校,说到底家长考虑的还是自己的面子。 
 
在强调融合时,往往强调别人的孩子要包容他的孩子,但自己的孩子却不会包容别人和其他特殊孩子;

另外,当自己孩子的能力跟不上普通孩子时,家长还硬要他去全纳融合,这其实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会伤害他,这是很大的失误。
 
所以要做到有质量的融合,学校要有合理的多元安置体系,才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还有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才可能为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亲爱的家长
针对融合教育
你的看法是?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当前自闭症教育相关内容:


自闭症孩子刚送进小学,就要被劝退?别急,有办法!
喜讯!教育部发布特殊需要儿童入学融合6大保障——
拒绝自闭症孩子上普校?歧视欺凌障碍儿童?请把这些法条发给TA—
重要政策!学校不能单方面退学,还要为通过评估的自闭症儿童优先安排学位
自闭症孩子刚送进小学,就要被劝退?别急,有办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