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精选】杨开峰丨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丨2022年第4期

杨开峰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3-08-28

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 杨开峰

【作者介绍】杨开峰: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循证治理与公共绩效研究中心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yangkaifeng@ruc.edu.cn。

【引用格式】杨开峰.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11(4):11-14.


—文章结构—


一、全面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特征与类型

二、准确把握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性的基本特征

三、辩证摒弃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性的片面认识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和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时代性、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任务。因其重要与紧迫,更要对其做到全面而不偏颇、深入而不肤浅的理解和领会,从而在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组织方式、评价评估等方面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对于“本土化”“中国化”的争议表明,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厘清。


一、全面理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特征与类型


对自主性的理解不能离开对其本体的理解,也就是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理解。对于我们面临的这一时代任务而言,其对象是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既包括哲学学科,也包括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学科,还包括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人与社会的学科领域。不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都以发现规律为首要任务,而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规律也与自然科学不同,受文化、制度、价值等的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阶段以及知识的类型与特点也有差异。


一方面,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基本体系都已形成,且已经有了发展自主性原创知识的尝试,但是这些原创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也就是说,各个学科在构建自主性知识体系方面都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是基础的厚实程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可能不同。从公共管理学科来看,它已经走过了翻译引进西方教材、理论、方法的阶段,在人才储备、国际网络、研究范式等方面都做好了加快建设创新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准备。


另一方面,不同学科都包含不同分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一般来说,任何学科都有规范性的知识和经验性的知识,前者更强调价值性,后者更强调事实性。在经验性知识中既有强调客观性、因果性的规律性知识,又有强调主观性、诠释性的意义性知识。在知识体系中还有理论知识和方法知识的差异,后者包括各种统计方法。这些知识类型在不同学科中的地位和范围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知识,在知识的普遍性上,或者说知识的跨情境效度上,特点不同,因而其自主性要求的重点与实现策略可能有差异。


在规范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关注什么是“善”和“好”,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可能格外明显,“明大德”的要求更为直接。在诠释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揭示基于中国情境的特殊意义可能比研究一般性规律更为重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述了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一句话:“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专注研究精神世界的领域,挖掘和展示特殊事件和个体背后的意义非常重要。在客观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无论是采用普遍主义观点还是“多元普遍主义”观点,都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化努力,都要求超越个别性和特殊性,找到不同程度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然,这里的知识区分是相对的、粗略的。规范性较强的领域也有客观性特征明显的子领域,比如在行政伦理学中,行为伦理学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个体伦理意识、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的规律,虽然这些规律受到文化与制度情境的影响,但是很多机制性的发现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普遍性。同样,对于客观性较强的社会科学领域,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同样是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不可能有绝对的价值无涉。


此外,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传统学科,还包括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交叉学科既有文文交叉,也有文理交叉,而文理交叉学科的自主发展可能面临独特挑战。还有,对大多数学科而言,既有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有对他国问题和全球问题的研究,学科的自主性在这两类研究的互动中发生,而这两类研究自身的自主性要求也不尽相同。


二、准确把握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性的基本特征


虽然不同学科和领域自主性努力的具体任务和重点可能不同,但是“自主”性要求都体现了五个共同特征。第一,自主性是关照的自主性。自主性不是抽象的自主性,而是“中国自主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强调的“以中国为观照”的自主性。构建自主性知识体系体现了对“民族学术地位与权力”的追求,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要求,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思想追求。体现在知识体系建设上,其核心要求是以中国为观照。这个关照既包括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包括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历程的时空观。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很多概念和范畴,都已不能简单按照19世纪的欧洲逻辑进行解释,而必须在它们的政治性展开过程中结合其历史条件去分析。从根本上看,中国关照的自主性体现了中国道路的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第二,自主性是世界观、方法论的自主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说:“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任务,是紧接着上面这句话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公共管理文献中,如同在很多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一样,还充斥着各种主义,既有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和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又有目前流行的批判实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它们进行清理、解构、重构,才能在揭示中国治理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迈上通往中国自主性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道路。


第三,自主性是主体自由选择的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引用了毛泽东同志1944年提出的一句话:“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我们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但是也绝不能“凡是别人走的我们都要反着来”,因为那也是缺乏真正自主性的表现。社会科学学者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采用拿来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西方的概念,都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组合,为我所用。我们的自主性不是排斥其他国家的知识,而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第四,自主性是关键知识供给的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要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是要在事关国家命运和竞争力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上不受制于人。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有“卡脖子”的关键知识领域,在这些领域里,重点不是用什么语言,而是要能够在不依赖他国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比如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应急管理特别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不仅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也涉及科学的制度安排、高效的组织动员、专业的领导决策,需要我们自主性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围绕病毒溯源和疫情政治化的国际纷争,以及近来俄乌冲突的国际舆论战,都表明在国家安全、国际新闻传播、国际组织管理、全球治理等领域,我们需要自主性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同样的领域还有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元宇宙等,这些新兴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与监管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第五,自主性是体现民族性的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点就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也就是说,自主性是彰显文化自信的自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强调基于民族性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三、辩证摒弃知识体系中国自主性的片面认识


全面理解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讲辩证法,要摒弃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这些认识既反映在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认知上,也反映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过程上。


第一,自主不是自我封闭。一个自主的知识体系并不会画地为牢,像传统小农经济一样完全自给自足,不与外界交流互动。如果把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人类知识体系看作一棵树,那么民族性的知识体系是这棵树的一部分,或在其茎干,或在其枝叶,同树的整体有机相连。如果把人类知识体系看作一片树林——“世界学术之林”,那么民族性的知识体系即便是独立的参天大树,也是这片树林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树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他指出,“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自主是开放基础上的兼容并蓄。“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


第二,自主不是自扫门前雪。无论全球化的前景如何,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带头研究全球性问题,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解决中国问题”不是眼睛向内,只看到中国境内的问题,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有些全球性问题也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无论我们把美国的知识体系看成是自主的还是霸权的,其很多理论都是基于对他国经验的总结,例如罗伯特·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源于对意大利的个案考察,西达·斯考切波的国家与社会革命理论基于对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的比较分析。公共管理学科尤其如此,应该有全球命运共同体意识,关注全球性的问题,负起全球性的责任,形塑全球性的规则。


第三,自主不是自大与称霸。自主是反依附、反殖民的,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挑战,但它不是用一个中心主义取代另一个中心主义,用一个霸权取代另一个霸权,而是尊重所有民族、所有国家的自主性。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目的是为了“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明确指出,“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第四,自主不是自娱自乐。自主不是只有“自己人”才能干,吹拉弹唱都要靠自己。有文化自信的自主,有中国气象的自主,是海纳百川的自主,是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的自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对于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要“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对于提炼的标识性概念,要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要“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为全世界杰出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第五,自主不是自恋自满。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要求自省性。一个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永葆活力,就要容得下批评,善于自省和自我革命。知识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创新要求我们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要求我们具有深切的问题意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考和研究国家和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强调,“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要求上,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同样适用,自主知识体系要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全文


本期目录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本期专稿


孙柏瑛丨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严金明丨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院

杨开峰丨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何艳玲丨以品质成就自主:何以建构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专题研讨:技术与治理研究


孟庆国、王友奎、陈思丞丨官员任期、财政资源与数字时代地方政府组织声誉建构——基于2000万条省级政府网站数据的实证研究

陈鼎祥、刘帮成丨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

张权丨政府公信力变化的微观考察——一个典型案例研究


专题研讨:注意力分配研究


赵继娣、何彦伟、汤哲群丨街头官僚优先处置何种任务?——一项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任务选择逻辑研究

陈那波、张程丨“领导重视什么及为何?”:省级党政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研究——基于2010—2017年省委机关报的省级领导批示


论文


杨志云丨开放的务实主义与策略性收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机理阐释

周凌一丨正式抑或非正式?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行为选择——以2008—2020年长三角地区市级政府为例

吴高辉、郭小聪丨党建何以引领脱贫目标的实现?——政党引领与国家基础权力比较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


研究综述


李晓倩、戴乐融、刘小雨丨实验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基于国际期刊发表(2017—2021)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微信推送·2022年第63期

编辑:张精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