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楚天视频激励政策曝光:有爆款视频,记者编辑三七开分成

2017-09-16 浩洲 传媒大观察



陈浩洲 / 传媒大观察原创


短视频风口下,视频成为一些报业媒体转型的重要方向。今年二月份,《楚天都市报》正式推出了“楚天视频”品牌。


2016年高考期间,《楚天都市报》开始试水直播,报社的视频化采编业务转型拉开了序幕。《楚天都市报》新媒体工作部主任苏争告诉观媒君,直播需要观众有很长的空闲时间来看,相对而言,新闻短视频更适应碎片化的手机阅读场景,因此报社更看好短视频的发展前景。


《楚天都市报》认为,传统媒体之前的转型,包括打造“两微一端”多是渠道上的转型,而转攻视频和直播,则是采编业务上的转型。采编业务是报社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原来没有转,也不知道该怎么转,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4G技术的普及,报纸新闻的视频化转型已经成为可能


今年年初,《楚天都市报》做出判断,视频将会成为都市报的内容产品标配。作为一家传统媒体,《楚天都市报》拥有很多战线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报社发力短视频提供不少一手资料。


《楚天都市报》新媒体部现有20多人,负责“两微一端”以及视频、直播等新内容形态,人手不足。这个团队里既有90后,也有70后和80后。苏争告诉观媒君,该报官方客户端《看楚天》的编辑都要学习视频制作技术,因为随着转型发展,这将是新媒体编辑的一项基本技能。


今年8月,经过一段时间筹备后,《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正式推出先网后报的全媒体转型方案,报社建设了全媒体指挥中心,常务副总编辑张仕武出任指挥长,分管新媒体及多个业务部门的副总编辑熊爱玲兼任中心主任,新媒体部也成为指挥中心下属的一个部门。


在报社看来,好的新闻要能够准确还原新闻现场。以往的文字稿写得再好,都有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而视频就是对新闻现场的高保真还原,以往电视新闻制作成本很高,而现在基于移动端的新闻短视频的制作门槛已经非常低了。


楚天都市报对短视频有着自己的理解:新闻短视频只需保留核心元素,交代前因后果,时长要求不超过1分钟。现实情况也是这样,大家制作出来的短视频,时长大多是30秒左右。


楚天都市报新媒体部的成员多是从记者、编辑转岗过来的,要实现转型就得下功夫,为了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报社还专门从电视台请来专业人员做培训。


对报纸采编人员来说,视频剪辑困难吗?苏争说,主要看意愿,视频处理其实并不难,Premier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跟大家常用的PS出自同一家公司,菜单也差不多。大家刚开始只需要学会最简单的操作技术,掌握最基础的功能,例如添加字幕、片头片尾,以及配音等,大家边学边提高。


“手机只有几寸的屏幕,现场新闻的时间也很短,观众对新闻视频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这和对电影、电视作品的要求完全不同。”苏争说。


半年多时间里,“楚天视频”的成绩如何?


观媒君了解到,刚上线那段时间,每天只有两三条作品,后来随着全员转型的推进,报社对记者设置了短视频条数要求和激励政策,记者的视频报道意识也在逐渐提高,当记者自己拍摄的视频受到网友关注,获得巨大流量,他们也会很有成就感。现在每天的视频生产量达到了10条以上。


目前,楚天视频主要在看楚天客户端、新浪微博以及头条号和企鹅号等四大平台进行渠道分发。楚天视频原创的新闻视频,每周点击量超百万的有好几条,每月也都会有点击量超过千万的作品出现。最高的几条点击率接近了3000万播放量。苏争介绍,这里的点击量都是单一平台的数据,而非多个平台数据的相加。


为调动记者和编辑的积极性,报社还设置了短视频“爆款奖”,视频在某单个平台的点击量超过100万,即可获得500元奖励,编辑、记者三七开。


另外,报社还设有“二次奖励”,每个月会评选出几条社会效益好且流量高的短视频,进行第二次奖励。


“报社不同于自媒体,要坚守传媒底线,维护公信力,不能只有流量一个维度有些热门新闻,如果判断它是假新闻,那再有流量也不能传播。”《楚天都市报》之所以在“二次奖励”中增加社会效益选项,这正是报社对新闻价值观的坚守。©


微软小冰试水自媒体

纸媒编辑名字放电头

厦报系打金砖新闻战

纸媒可能将无纸可印

腾讯与光明日报结对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