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人大时光 | 胡媛媛:在中法,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者按

相遇人大,是一段美丽的缘分,也许像天真年少般懵懂,但总能将真心打动。把黄金般的四年光阴,交给人大这一方精致的校园,有水滴石穿,也有五彩斑斓。在【我的人大时光】栏目,我们邀请人大学子讲述他们在人大的故事,分享他们在人大的收获,以期让高中生朋友们通过学子的视角了解人大,勾画自己美好的未来。

|






 人

 大

 中

 法

 学

 子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2017级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国管班生活委员,苏州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专业排名3/47。

毕业去向:美团产品运营岗。

与中法结缘

四年前,在高考志愿填报截止的前一个小时,发生了很戏剧的场面:我把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加入到了自己的志愿当中。与人大中法的缘份由此开启。当时的我,查阅了网络上有关中法学院的各种信息,了解了学长学姐的就读体验,通过很多维度给当时备选的各个学校排序打分。当时的我,有信心能够在完成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法语并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赴法国交流学习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足够有挑战的事情,我也憧憬进入一个虽然学业紧张但是多元包容的学习环境,因此,尽力说服了父母,在最后时刻修改了志愿。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四年后的我会非常感激自己做出的选择,并感激我的父母足够尊重我的选择。临近毕业,回顾自己的大学时光,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学术能力极强、也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们,不断接纳学生意见、不断优化改进的管理团队,以及足够自由发挥优势、拓展爱好的大学环境。








我的大学时光

我的大学生活可以划分为学习、社团、实习和求职、生活四个版块。


首先是学习

众所周知,中法的课程满、学分多。每周平均超过4节法语语言课,大一学完法语语言基础,紧接着开始学习用法语教授的专业课程(如法国老师教授的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同时专业必修课程也不能忽视。大一大二两年,都在不同规模的小测、月考、小组汇报、期中期末考试中度过。由于大三学年要赴法交流学习,更多同学会选择在大一大二考完英语四六级,大二也需要准备法语预签证考试。虽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是我们都能迎难而上,在焦虑、迷茫中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律和抵抗压力,并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最近大学生群体“内卷”现象倍受关注,但是如果对绩点的关注度减少一些,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把课程当作受教育、长知识的体验可能会更有趣。经济学有一种观点,货币只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开始舍本逐末,看中价格的高低而忽视了商品的自有价值。类比到课程上,也可以说成GPA只是学习质量的表现形式,因此需要避免过分追求绩点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当我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发现上课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从他们的讲授中能看到他们对某个学科某个观点的独特见解,正是这些考点外的思维交流才让我有了作为学科“门外汉”,伸长脖子向门里探探的机会。我也喜欢把自己当成一个探险家,去揭开课本和老师PPT后面的“宝藏”,在大二时努力理解法国专业课老师的思维逻辑,带着好奇心主动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并试图查找更多信息补充上课尚未讲到的案例或内容,甚至努力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为什么要学习某些内容,找寻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些做法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当自己将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逻辑框架表达出来或者是突然灵感闪现时,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会让这些时间变得有意义。法语课程也是一样,老师们经常会推荐一些法语新闻或者有趣的法语综艺和电影,鼓励我们接触更多法国文化,让法语不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生活动:

由于大三学年出国交流的原因,中法的学生组织、社团的主体是大一大二的同学,这一点也是中法学院特有的,也给参加学生活动的同学带来更快的成长速度:大一作为参与者,大二时就需要承担骨干的角色,学会做决定、拿主意、承担责任。我在大一时出于爱好加入了苏州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粤语社和辩论社,大二同时担任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和粤语社副社长。学生活动经历对我的能力锻炼和爱好发展都是有益的,比如担任青协副会长时,我负责苏州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推进一个项目的前期策划、对接,中期带队落地和后期的复盘反馈。大二时,在参加法语戏剧课程时,我解锁了背法语剧本、学习戏剧、演男主角等众多第一次。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让我有三点收获:一是由于开展活动需要与各种人对接,需要撰写规范、易懂的文案等,会培养我们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二是同一组织和社团的小伙伴们都拥有相同的热爱,合作完成某一项目,甚至能给远方的人们一些幸福感,是很有成就的事情(比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暑期支教、暖冬捐衣等活动);三是这些“课外活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让我的大学时光生活充满温暖,而不仅仅被作业、学习和考试填满。


胡媛媛(右二)参加青协志愿服务活动

当我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交流学习时,解锁了一个新功能:在合作高校也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项目!为了更快适应法国生活,来到法国的第一个月我加入了蒙彼利埃的parrinage项目,在项目中认识了有趣的法国同学们,还体验了和法国同学一起自驾旅游德国一周的独特经历。大学里也有各种社团,比如文化友好交流协会就是非常适合留学生的社团,每两周会有一次多语言交流的聚会,绝对是提升口语能力的好机会。加入蒙彼利埃大学学联后,作为中秋晚会的工作人员和中文流利的法国同学交流,我第一次有了发扬传播中华文化的奇妙感觉。我还尝试在当地的孔子学院实习,参加了城市举办的以“courage勇气”为主题的读诗会,我选择了《木兰辞》,最后读到法语翻译的“安能辨我是雄雌”时,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心领神会的笑声。在法国参加社团和项目的经历,让我有机会和来自不同种族的人们交流,用中立客观的想法包容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当然提高法语口语能力也是附带的bonus。


胡媛媛代表孔子学院参加蒙彼利埃读诗会


实习和求职规划:

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这个想法的萌芽是在我大一的时候。初来中法,听过一些学长学姐分享他们本科毕业后的选择和规划,了解到本科毕业后的多种选择,毕业后先就业,工作几年再去读研也是一个选项。我考虑到,一方面现在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导致研究生title的价值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我担心本科毕业后依然不明确职业规划,与其浪费时间读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的研究生,不如先工作,进一步明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有针对性地读研。这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直接就业”的小种子,未来不一定只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还有另外一种方向——我可以选择直接就业。明确了方向后,在大一至大三的每个寒暑假,实习成为我的重要事项。我先后参与了互联网、银行、快消、咨询等实习和项目,自己的优势、目标和方向也逐步更加明晰。大二暑期,我确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从事互联网产品或运营相关岗位的工作。


在求职面试中,有面试官曾经问到为什么就读经济学专业,就业时却转向互联网?其实经济专业与互联网行业也有联系性。在俞军的《产品方法论》里着重提到:互联网人都需要学习经济学的思维。他在书中也讲到了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一些经济相关的理论。我可以把大学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虽然说经济学和互联网的确是有某种联系,但并非强烈的联系,我依然需要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句流行语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富有同理心,挖掘用户需求。所以从经济学专业转到互联网行业,难度也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确定职业规划后,我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比如通过看书、上网课,学习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分析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的工作JD,主动思考,不断输出。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则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我分别在小灶能力派、滴滴和网易等公司的运营岗实习,参加了三节课、戴尔、腾讯的项目。在实习中可以很好地发现我在能力模型的哪一部分有欠缺,比如在网易的实习中,我发现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提高,因此会着重训练该项能力。正是丰富的实习经历、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学习和主动思考的态度,让我通过了网易的转正和拿到美团的秋招offer。

我的小感悟

在中法学院,中国和法国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兼容并蓄,我们会更乐于和善于去接受自己认知外的事物、价值观和想法,对文化的重视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在中法两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使我们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独特。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出现迷茫等情绪不可避免,好在我们拥有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身边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鼓励和陪伴,身后有父母、老师的爱和支持。在不停忙碌和坚持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拥有一个奔向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有一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转自公众号:人大江南

图文来源:胡媛媛

编辑:李楚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