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系创一流 | 开启"双一流"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胡百精 人大阳光招生 2022-10-30

编者按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14个A类学科,A+学科数全国第四,人文社科学科A+学科数第二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报告。围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人民大学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突破,努力成为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院系创一流】栏目,我们将全方位展示人民大学各院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期优秀的中学生朋友们了解人大,选择人大,不负年华。


胡百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与公共传播。出版《说服与认同》《中国公共关系史》《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等荣誉。

   开启“双一流”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
谈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建设

我们可以用社会转型、民族复兴、全球化、互联网革命、媒介融合、“双一流”建设乃至更多关键词来描述新闻传播教育当下改革和发展的语境。每个关键词都会提供一种视角、图景和路径,召唤一种使命和担当。这也显示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剧变中的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为新闻传播教育施加了空前的不确定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新闻传播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反观之,作为“双一流”建设和A+学科,人大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解释和解决前述背景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


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人大新闻传播学科始建于1955年,随后汇聚了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我校三校新闻教育资源,根底坚实、学脉深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人大新闻传播学科都为新闻教育和传媒事业发展作出了公认的引领性贡献。一个“老学科”之所以能够真气盈贯、持续创新、奋力向上,首先要归功于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


一是“养成”文化与生态式进化。学术、学者、学科的功力、德性和气象,皆需持久养成。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尤其如此,学科特色和整体实力绝非一时可成。60多年来,人大新闻传播学科一直秉承养成个体、培育生态、共同体式进化的教育理念并力行之。个体如一棵树,学科如一处林,多样共进,生生不息。当学科成为一个生态,它就有了足够完整、充分、自主的系统更新功能。个体必须根深叶茂,必须极致发挥智慧、勇气和创造力才能在林间安身立命,集体必须极致包容、开放、向上,才能林间花满,各得其所而又皆大欢喜。


二是坚持人才培养本位。学科的历史是师生共同书写的。人大新闻传播学科从一个山峰走向另一个山峰,很多情况下是靠学生、校友的支持和支撑。有些山峰其实是校友登上去的,他们的荣光辉映了母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深度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辉煌历史篇章,皆出自人大新闻人之手。历史会偶然垂赐一些机会,但是类似文章的书写、传播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有效介入,也有其必然性。人大新闻传播学科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致力于培养有担当、有灵韵、有整体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有卓越的专业能力的思想者和行动派。他们的笔头和镜头再伸入一些,就会看见真相和本质;他们的笔头和镜头再开阔一些,就会看见历史、时代的大图景,以及人在其中的命运和选择。这显然不是新鲜的教育方针,我们只是希望大学如其所是,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三是围绕重大、基本问题推进学术创新。在学术研究方面,人大新闻传播学科的传统是重视基础史论研究,围绕本学科的根本和主流问题持续深入,坚持走在正道上、大道上。即使是前沿实务领域的研究,人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学者们也相对更关切核心问题的规律性解释和理论建构,而不是纠缠于边缘问题、表面问题或阶段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人大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本体理论研究、中外新闻传播史研究、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公共传播理论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


面向未来的学科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球新闻传播业发生了颠覆性巨变,新闻传播教育亦受到剧烈冲击,走到了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学科自足与交叉融合等多元复杂关系重构、再造的十字路口。在传统报业和广电业急剧衰退、技术革命和媒介融合充满不确定性、传播生态急剧变化的境况下,“我们向何处去?”人大新闻传播学科积极谋划、布局面向未来的学科提系,确立了对内重构、对外拓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对内重构包括三个改革路径:一是通过充足的经费投入、有效的团队协同,每年重点建设5门以上学科基础课,以在五年内完成30门以上核心课程体系再造,这些课程要完整呈现本学科基础性的理论谱系、知识地图和能力养成路线图;二是打通学科内部的专业壁垒,不再按照传统的媒介形态细分专业,而是建立多元敞开的学程或专业课程包;三是改变以专业或专业方向划定学生类型的传统培养方案,逐步转向以“项目—任务”、“兴趣—专长”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


举例言之,从2017级开始,一名新闻学院的本科生不再被分配至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传统壁垒分明的传统专业,而是可自主选择进入如下五个学习共同体:新闻传播学群、新闻学—法学实验班、新闻学—国际政治实验班、未来传播学堂、学术拔尖人才实验班、融媒体技术与创意传播实验班


对外拓展也主要包括三个路径:一是跨界,如与腾讯共建新媒体内容生产课程,与网易共建新媒体技术课程,与今日头条共建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后者在完成课程开发后将之共享给全国新闻传播院系,以发挥“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跨学科,全面升级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共享师资、共建课程包、共同组织工作坊等更加灵活、丰富的方式推进跨学科联合培养;三是跨文化,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国际合作项目和社会捐助项目,设立旨在培养数字化、国际化领英型人才的未来传播学堂项目,实质性探索、构建“双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此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厘清:一是学科主体性与学科融合的关系,二是学界与业界的关系。每一个自主自足的学科,皆须首先确立本学科的核心观念、经典理论和专业能力体系,投入充分的人财物资源进行重点、优先建设。而在今日融合创新的大时代,一个学科的主体性和合法性不再单纯来自于其独善其身的能力,而恰恰表现在学科的敞开性上,即本学科与关联学科相互整合融通的可能性。一个学科的开放性越强,越是被其他学科需要,越能成就其自身的主体性和核心价值。新闻传播学科亦复如是,在强基固本的前提下,理应实质性推进跨学科融合,在学科对话、价值共创中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观念与模式创新。


学界与业界的关系亦应重构。近年来,新闻传播教育界和业界中有一个观点颇为流行:“教育已经落后于实践了!”这一看法表达了人们对传媒教育发展的忧思,也犯了简单二元论的错误。教育界与业界未必是非前即后的二元关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界有时恰恰要守在原地,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致力于培养求是、担当、有灵韵、有美感、有德性、有抱负的厚重人才,而不是为业界输送内容生产车间的技工;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的价值也未必在于领跑业界或尾随其后做出总结,而应站在高处,引导业界向着灯塔去,甚或对其在价值、德性和文化上的偏向做出批判。学界和业界各有其价值、功能和逻辑,以对话、合作、共赢的眼光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术业互通、共创未来。



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眼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并非一个抽象的教育方针和方向,而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真切、实在把握的战略路线图。中国的传统、发展和变革为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比西方世界可能更复杂、更独特、更宝贵的现实背景、对象和资源,中国对世界秩序和全球公共空间的积极介入也提供了观察、分析人类文明交往的全新可能性。对始终守望时代前沿的新闻传播学科来说,新时代潜蕴着理论创新的巨大机会。在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响应和解释中国问题方面,在创建全球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反映和应对新世界主义的现实问题方面,我们理应有更大作为。


为了响应新时代的召唤,人大新闻传播学科制定、推行的学术创新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规划、布局学术创新领域。这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史、媒介融合、公共传播研究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强化,也指向未来媒体与智慧传播、互联网新闻学、互联网社会治理、传播与社会心理、视觉文化与创意传播等若干前沿新兴领域。如是领域的建设和拓展,皆须遵循如下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尊重学术和学科规律,建设主流并引领主流,聚焦重大、基本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坚守学科主体性的同时推进跨界跨学科跨文化合作,推动思想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创新。


二是培育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科学术共同体。这主要包括五项建设内容:传承、光大学术养成文化,静养大师,扶持青年,打造团队,培育学派;面向全球引进本学科拔尖学术人才;面向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和计算科学等关联学科引进跨学科融合型人才;调整和优化学科治理结构,服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营造安宁、美好、自由的学术共同体文化。


三是实施科研创新赋能计划。这主要涉及机制和平台建设问题,重点举措包括:实施弹性的科研绩效奖励计划,助力创新性成果产出而又不唯绩效至上;开辟宽裕的政策空间,为团队协作、跨学科协同创新提供平台、经费和其他有效支持;建立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和反哺机制,平衡学术发展与教书育人的关系。



学术、学科的发展从来离不开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进步。随着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建设的全面革新,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有机会、也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当然,新闻传播学科亦应主动担当新时代的建设任务,不辜负、担得起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的使命。


文章来源/人大校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