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族裔文学之旅 | 美国非裔文学的苦难与救赎

思飞君 思飞学术 2021-03-17


在世界文明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非裔美国人那样,曾经被剥夺了做人的资格。美国历史上的奴隶制把黑人看作没有人身自由和权利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可以主宰奴隶的生死。他们可以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任意处置和惩罚自己庄园的奴隶,包括处以私刑,以及活活拆散黑人的家庭等。这种行为后面隐含着白人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黑人不具备和白人一样的人性。”

美国非裔作家具有强烈的创作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责任心,对许多黑人作家来说,他们写作的使命就是要写出拯救人们生命的故事


本期介绍美国四大族裔文学之一的非裔文学

上期:族裔文学之旅 | 美国华裔文学的矛盾与挣扎

上上期:族裔文学之旅 | 美国本土裔文学的起源与复兴



I, Too

Langston Hughes (1902-1967)


I, too, sing America.


I am the darker brother.
They send me to eat in the kitchen
When company comes,
But I laugh,
And eat well,
And grow strong.


Tomorrow,
I'll be at the table
When company comes.
Nobody'll dare
Say to me,
“Eat in the kitchen,”

Then.


Besides,
They'll see how beautiful I am
And be ashamed—


I, too, am America.



裔文学

起源与发展

美国黑人文学,也称“非裔美国文学”(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在美国各少数族裔文学中实力最为雄厚,成绩也最为突出。

19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显现。黑人文学在这个时期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由来已久,在南北战争时得到了凸显;更加重要的是,南北战争极大地提高了有色人种以及妇女和其他少数族裔的种族意识,使得黑人问题成为再也无法掩盖的社会问题,黑人知识阶层开始认真思考作为群体的黑人族裔身份,并对此作出了各种理解,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由此也产生出第一批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品。

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繁荣,麦凯、图默、休斯、卡伦等一批诗人和小说家有意识地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赫斯顿从女性的视角探讨婚姻主题,描写黑人女性的精神追求,展现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五十年代,赖特、艾里森、鲍德温在美国文坛的崛起,创作了《土生子》《看不见的人》《向苍天呼吁》等经典之作,黑人文学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7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代新人脱颖而出。沃克、莫里森、福勒、威尔逊、安吉罗、达夫等人分别在小说、戏剧和诗歌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代黑人文学呈现繁荣景象,形成了第三次高潮。

特征与范畴

黑人对种族偏见进行了长期的抗争,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奴隶叙事”。奴隶叙事(slave narrative)和黑人民间传说在内战前已经流行了200年,到19世纪末一直都是黑人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题、风格和写作方法对黑人文学影响极大。大部分的奴隶叙事是前奴隶写作的种植园回忆录、生平、经历等,发表出来是为了揭露奴隶制的残酷和虚伪,支持废奴运动,南北战争之后则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改善前黑奴及其后代的境况。


黑人民间故事经常采用讽喻的手法,以隐晦巧妙的方式宣泄对种族主义的仇恨,唤起黑人社群的族裔认同感。宗教色彩浓厚是黑人叙事的一个明显特征。


早期黑人文学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宗教歌谣(spirituals),这是“通过别人的说教形成具有自己理念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当代黑人文学在小说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代黑人小说的繁荣,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70年代以来,新一代黑人小说家活跃在美国文坛,创作了一批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质量优秀的作品。当代黑人小说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女性作家的崛起。与男性作家不同,女性作家的笔触深入黑人妇女的内心世界,着重描写她们的生活体验。


70年代以来,黑人戏剧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与黑人小说相媲美的突出成就。当代黑人戏剧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摆脱了表现种族对抗、把黑人简单描绘成种族压迫牺牲品的传统模式,题材进一步扩大,思想内容比较深刻。不少作品关注黑人社区内部的各种关系,正面表现黑人的生活现实和思想感情,这与当代黑人小说有相似之处。


当代黑人诗歌与黑人小说、黑人戏剧并驾齐驱,也显得非常活跃,人才辈出。当代美国诗坛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黑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加盟诗人队伍,他们在创作小说、戏剧的同时写诗,如沃克发表了多部诗集,里德是小说家兼诗人,而琼斯是剧作家兼诗人。黑人诗歌毫无疑问已构成当代美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黑人文学的发展出现以下几个新的特征:

1. 关注历史。黑人作家再现黑人作为奴隶的悲惨生活,讲述百年来黑人为消除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过程,具有沉重的历史感。

2. 题材扩大。黑人作家不再停留在控诉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与压迫,而是扩展到揭示美国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相互排斥、影响、融合的复杂关系,探讨自我、身份等主题。

3. 女性作家占主导地位。黑人女性作家从独特的角度描写女性经验,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揭露性别歧视。

4. 表现手法出新。许多当代作家开拓创新,采用非线性叙述、跳跃式情节发展、多重叙述角度等手法,表现美国黑人独特的生活体验。黑人作家对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美感受敏锐,他们的创作实践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

作家与作品

菲莉斯·惠特莉《各种题材的诗歌集,宗教与道德》(1773)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一个美国黑奴的自叙》、(1845)《我的奴隶生涯和我的自由》(1855)、《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和时代》(1881)

威廉·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伊斯《黑人的灵魂》(1903)、“黑色火焰三部曲”(1957、1959、1961)

克劳德·麦凯《牙买加之歌》(1912)

吉恩·图默《甘蔗》(1923)

佐拉·尼尔·赫斯顿《骡子与人》(1935)、《他们眼望上苍》(1937)

兰斯顿·休斯《萎靡的布鲁斯》(1923)、《给犹太人的好衣裳》(1927)、《黑豹与皮鞭》(1967)

理查德·赖特《土生子》(1940)、《黑小子》(1945)

拉尔夫·埃利森《无形人》(1952)、《六月庆典》(1999)

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布朗茨维尔的一条街》(1945)

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1953)、《乔万尼的房间》(1956)、《另一个国家》(1962)、《就在我头上》(1979)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沥青娃娃》(1981)、《宠儿》(1987)、《家园》(2012)

欧尼斯特·盖恩斯《十一月漫长的一天》(1958)、《凯瑟琳·卡米尔》(1964)、《血缘》(1968)、《简·皮特曼小姐自传》(1971)、《刑前一课》(1993)

索尼娅·桑切斯《回家》(1969)、《爱情诗集》(1973)、《清晨俳句》(2010)

沃尔特·迪安·迈尔斯《投篮》(1981)、《三个王国的故事》(1995)

伊斯梅尔·里德《自由作家的抬棺人》(1967)、《芒博·琼博》(1972)、《春季日语班》(1993)

小查尔斯·富勒《一出士兵的戏》(1981)

艾丽斯·沃克《紫颜色》(1982)、《寻找母亲的花园》(1983)

奥古斯特·威尔逊《栅栏》(1985)、《钢琴课》(1987)

丽塔·达芙《托马斯和尤必拉》(1987)、《母爱》(1995)

娜塔莎·特雷瑟维《家庭工作》(2000)、《超越卡特里娜:关于密西西比湾区的沉思》(2010)


(*限于篇幅,本文仅罗列部分非裔作家及作品,详细介绍见谭惠娟、罗良功等《美国非裔作家论》。)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非裔文学可以让人们激活和分享一个边缘民族的智慧,引发人们思考什么是更合理、更人道的社会状况和人类生存状况。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美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度,非裔美国人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音乐、体育等方面,其造诣几乎都可以与白人平分秋色。他们发明的爵士乐在世界广泛传播,他们在政治、军事、体育等方面卓有建树、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这个昔日被剥夺了做人资格和公民身份的民族,在美国基本上获得了自由公民权。他们没有像印第安民族那样任人宰割以至逐渐消失,而是保住了自己的文化遗产。

推荐书目: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丛书:《美国非裔作家论

本书是国内首部全面引介美国非裔文学的专著,涵盖了近300年来美国非裔文学史上的33位重要作家,分作家生平、作品介绍与评论、国外研究现状、文学思想及主要贡献等四个板块对这些作家进行系统评介,勾画了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本书论述内容力求客观完整,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是美国非裔文学、美国文学和非裔流散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

推荐书目:

外教社新编外国文学史丛书:《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


本书第五章“有关美国黑人的文学”介绍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文学史上有关黑人和奴隶叙事的作品。


推荐书目:

外教社新编外国文学史丛书:《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

本书第四章“美国黑人 文学的第三次高潮”介绍了70年代以来非裔美国文学的第三次高潮,对主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了详细述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族裔文学之旅 | 美国本土裔文学的起源与复兴

讲我们自己的故事:美国少数族裔作家早期作品研究

文学丨研究美国非裔文学的意义

专著推荐丨李维屏、张琳 等:《美国文学思想史》

复旦学者:美国本土裔文艺复兴的意义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美国文学批评史 | 新书

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新书

外教社新编外国文学史丛书:《新编美国文学史》(四卷本)

文学丨研究美国非裔文学的意义

文学丨艾丽斯·沃克的文学生涯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思飞学术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购买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