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丨《语言、文化与认知的多维视角》

思飞学术 2021-03-17

写在前面的话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汇聚了国外近年出版的界面研究的一批典范之作,方法多元,探讨深入,向国内读者呈现了“原汁原味”的国际界面研究的精华成果。丛书由我国外语界面研究权威熊沐清、董洪川撰写总序,每种分册皆由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中文导读,内容翔实,分析精辟,为读者提供提纲挈领的评述,从而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各分册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著述之间的纵横关系。相信对界面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一定能从阅读本丛书中获得启迪。


▷总序◁

熊沐清 董洪川


基于对界面和界面研究的认识,我们从国外近年出版的大量界面研究著述中遴选了部分精品,组成了这套“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


首批计划引进六本,分别是:


《语言、文化与认知的多维视角:认知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的交集》(Approaches to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The Intersec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Masataka Yamaguchi et al eds., 2014)(文旭 导读)


《为学而读:儿童文学的认知进路》(Reading for Learn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Maria Nikolajeva, 2014)(封宗信 导读)


《文学语言和人物塑造的语料库方法:析伍尔夫的<海浪>》(A Corpus Linguistic Approach to Literary Language and Characterization: Virginia Woolf ’s The Waves, Giuseppina Balossi, 2014)(王克非 导读)


《翻译的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on, Jiří Levý, 2011)(黄国文 导读)


《网络语用学:网络语境中的交际》(Cyberpragmatics: Internet-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Francisco Yus, 2011)(冉永平 导读)


《认知文化研究对话录:文学、语言和美学》(Conversations on Cognitive Cultural Studies: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Aesthetics, Frederick Luis Aldama & Patrick Colm Hogan, 2014)(刘正光 导读)。


我们的设想是原版引进,以便让国内读者能够读到“原汁原味”的著作。同时,我们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每本原著撰写中文导读,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提纲挈领的介绍和评述,以便读者能够尽快了解该书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和各章重点以及该书与相关学科、著述之间的纵横关系,从而获得更大助益。


这六本书都是界面研究的典范之作。


其中,《翻译的艺术》一书作者列维(Levý)本身即是一位“界面性”的学者。他既是翻译理论家也是知名的文学和文学史专家,精通多种语言,对英语、捷克语等多种语言及文学均有很深造诣,能够从美学、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信息理论等相关学科中汲取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所以,《翻译的艺术》这本书成功运用了多种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也深入而精辟地讨论了文学翻译、翻译美学、诗歌和戏剧翻译等多个学科领域,堪称典型的界面研究之作。


《文学语言和人物塑造的语料库方法:析伍尔夫的<海浪>》这部著作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借助计算机,着重从词类和语义范畴两方面研究文学语言和人物塑造,横跨计算机、语言学和文学学科,还借鉴了认知研究;既有量的统计,又有质的分析,无疑也是一部界面研究著作。


《网络语用学:网络语境中的交际》作为网络语用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涵盖了经典语用学、网络交际的语用现象及其特征、网络交际的类型、体裁、模式及多种交际媒介等多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语用学研究与科技发展、社会实践等之间的有效结合与融汇。


《语言、文化与认知的多维视角:认知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的交集》一书同样是非常典型的界面研究著作。该书从语言、文化与认知三个不同学科切入研究对象,而它的研究对象正是认知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之间的界面,“交集”(intersection)一词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为学而读:儿童文学的认知进路》的“界面”在于用认知的和教育的视角去研究儿童文学这一对象,因为儿童文学中存在着与认知和教育相关的界面。认知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界面,鉴于Richardson关于“认知”的描述(“人类认知处于生物学和文化的界面”),所以,《认知文化研究对话录:文学、语言和美学》的讨论对象是界面的,而且两位对话者将文学、语言、美学这三个不同学科和话题置于“认知文化研究”框架之下,界面性更为突出。

▷本书导读◁

文旭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系统全面,是认知语言学与语言人类学界面研究的佳作。其特点如下:


从研究内容看,本书收录的文章是对原有理论的一次超越,这些研究打破了认知语言学早期理论的高度封闭性,开创性地引入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同时本书也极具跨学科性和界面性,收录的论文涉及认知语言学、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语义变异和言语变异;

(2)对语言及语言政策的认知文化模型研究;

(3)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意识形态研究等。


从研究方法看,与形式语言学强调纯语言层面的形式研究不同,本书收录的大多数文章将认知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语言人类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紧密结合,借助语料库,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然而采用的研究方法又有别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它更加注重语料本身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因素,其最终目的是明确历史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语义变异及言语变异,并试图探究语料背后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模型。在具体语料收集上,本书收录的论文多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心理学实验及语料库的方法。值得强调的是田野调查(Schilling,2013)作为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指根据研究的具体关注点和目标来确定研究人群,通过直接观察,访谈或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进行语料取样、样本判断及样本分层。但是仅有调查法的运用是远远不够的,本书并没有忽略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科学”属性,收录的论文也尝试了诸如心理学试验,EPR神经生理学试验等实证研究方法,这也进一步解决了外界对认知语言学过度依赖内省法的诟病,更有说服力地去量化语言变体,从而更好地促进认知、语言和文化界面研究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文化和认知的研究从最初只是关注单一维度的语言理据发展到本书所探索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多维研究,其具体外延也在不断丰富。我们认为,语言、文化和认知的研究不仅仅在于证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的结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更加高效的研究范式。因此,对语言学的未来研究来说,在深化研究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并重视语料库、ERP等实证研究的运用,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本书目录◁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Acknowledgments

Notes on Contributors

Introduction: Approaches to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Part I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Culture 

Part II 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Culture

Part III Intersec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Part IV Summa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Glossary

Index


本书简介

The study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into separate disciplines and paradigms. This volume aims to re-establish dialogue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anthropologists with 11 original papers on language, culture, and cognition, and 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cognitively informed perspectives can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a, and argues that cognitive theories are relevant to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本文来自《语言、文化与认知的多维视角:认知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的交集》,有删节。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扫一扫 ,好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