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观点丨王恩铭:何谓美国保守主义

王恩铭 思飞学术 2021-03-17

作者简介:

王恩铭,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上海美国研究学会会员。

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首部全面研究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专著,本书共分七章,系统阐述了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想渊源与传统,勾勒出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思潮演变,及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呈现出浓厚的政策实践色彩。全书文献丰富,分析透彻,见解独到,有助于广大读者全面认识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多样性、鲜明性和复杂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何谓美国保守主义


从本质上讲,所谓保守主义,其本意就是保护和守卫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在美国,保守主义试图“保护”和“守卫”的传统信条、传统理念、传统文化、传统价值、传统习俗和传统观念等纷繁复杂,包罗万象,难以一一罗列。它们有的来自欧洲传统观念,是欧洲与美国共享性质的“西方传统”;有的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传统观念,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标准美国传统;也有的是欧洲植入但经美国“转基因”式处理后的“欧美杂交”传统观念。这些历尽时代大浪淘沙后的传统观念一起构筑了美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些共有的传统政治文化遗产,美国不同党派和不同人群解读不一,有时甚至大相径庭,形成“各取所需”、“为我所用”的结局。于是,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光谱仪上就出现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类的不同标签。举例来说,同样一个价值观,如自由,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诠释中却未必完全一致。从宏观层面讲,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对“自由”的基本内涵认识一致,认定美国的自由,就是允许美国自由公民充分享有寻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在微观层面,即当“自由”价值观具体落实到政策制定这一治国方略层面时,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就会产生分歧和对立。具体而言,保守派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支持企业家自由开发能源资源,要求政府退出市场监管,任由企业家自由竞争。但自由派认为,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稳定、保护自然环境,政府有责任监管市场、加强管理、维护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的权益。可见,针对政府在“自由”问题上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自由派和保守派对垒分明,针锋相对。相对于自由主义而言,保守主义显然更倾向于主张:1)限权政府(limited government);2)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3)个人自由先于人人平等(a preference for liberty over equality)。

 

根据字典的解释定义,保守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信仰,认为:1)任何社会的一种既定秩序应尽可能保持不变;2)如果不得不改变,那么这种改变必须循序渐进。 长期以来,保守主义一直认为,一个国家要保持稳定,其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必须体现和反映该社会的传统价值和习惯方式;否则,该政权便难以支撑下去。有关这一点,艾力克斯·托克维尔早就明确指出过:“人类中,真正的力量在于人们意志的自由联合;爱国主义和宗教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能够长久激发所有人朝着共同目标奋斗的动力”。 托氏说的“爱国主义和宗教”指的就是传统价值和习惯方式,因为这两点可以说是确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权稳定的最基本条件。在保守派们看来,社会并不是一台机器,任由人们拆装修补,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依赖于传统文化养料的栽培和养育。随意拆装和修补,不仅会使“机器”变样失效,而且还可能使“机器”瘫痪失灵,无法工作。保守派以此比喻做出推论,任何试图变革社会的主张和行动必须慎之又慎;不然,社会就会失去方向,陷入无序混乱状态。

 

长期以来,美国保守主义挥之不去的担忧,就是美国人数典忘祖,不明白美利坚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更不清楚美利坚民族肩负的创建“山巅之城”的“神圣使命”。其结果是,美国很容易把自己视如西方其他国家,轻易地接受来自欧洲的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如社会主义、达尔文主义和弗洛伊德思想等,然后用他们的进化论、经济决定论和潜意识理论来改变和俘获美国人的思想。在美国保守派眼中,由于美国不断受到来自欧洲现代主义思想的侵蚀,美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形而上观念,如对上帝的笃信和美国人共有的荣耀感和责任感,逐渐被现代世俗观念所取代。美国保守派始终认为,神赋予人类历史以特殊意图,代表着上帝的道德戒律,人类有责任和义务遵循上帝的旨意。 根据美国学者罗伯特·伍斯诺的研究,西方工业现代化国家中,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宗教信仰程度最高、宗教道德价值观最坚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还在信仰和坚守其传统文化价值。 伍斯诺指出,根据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美国本应该如欧洲国家一样,社会越现代化,宗教信仰越弱化;生活越世俗化,宗教观念越淡化。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美国并没有出现宗教与世俗相向的发展趋势;恰恰相反,宗教与世俗在美国并行不悖地发展。美国民意调查反复证明,美国的几大宗教组织,如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教徒人数,其宗教热情和宗教活动几乎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欧洲先于美国现代化,同时也先于美国世俗化。为此,美国传统主义者一直担忧美国按欧洲模式发展:先是采纳欧洲现代政治和权力理念,去除两者的神圣性;继而淡化宗教信仰,贬低甚至诋毁公共学校祈祷等宗教礼仪活动,导致美国从现代化走向世俗化。尤其让传统保守主义者担忧的是,尽管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教徒人数没有剧减,但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道德价值,美国无疑已“今不如昔”。所以,传统保守派并不因为美国宗教力量仍然强势而“高枕无忧”,而是深感危机重重,大有美国传统文化将被现代化和世俗化吞噬的恐惧感。


本书目录


 序

 

第一章 美国保守主义思想渊源与传统

第一节 何谓美国保守主义?

第二节 欧洲保守主义思想传统

第三节 美国保守主义传统

 

第二章 二战前美国保守主义概述

第一节 早期美国保守主义

第二节 内战前美国保守主义

第三节 内战后至一战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

第四节 一战至二战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

 

第三章 50年代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从沉寂走向复苏

第一节 反击“新政”自由主义及自由意志论的兴起

第二节 反共主义浪潮及保守派冷战斗士

第三节 传统保守主义的复苏及与自由意志论的整合

 

第四章 60年代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从思想重构到政治行动

第一节 保守派积蓄政治力量

第二节 戈德华特竞选美国总统

第三节 “沉默的大多数”

 

第五章 70年代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从温和保守主义走向“新右翼”保守主义

第一节 尼克松的温和保守主义

第二节 “新右翼”的崛起

第三节 里根的登台亮相与自由主义危机

 

第六章 80年代时期的美国保守主义:保守主义狂飙与“里根革命”

第一节 “新宗教右翼”登场发威

第二节 “新保守主义”横空出世

第三节 “里根革命”刮起狂飙

 

第七章 90年代美国保守主义:“新右翼”、“新宗教右翼”、“新保守主义”

第一节 “新右翼”走向“失落”

第二节 “新宗教右翼”继续活跃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左右出击”

 

结语


*本文内容来自《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有删节。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

扫描二维码,把这本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