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林 | 剧社专访:戏里戏外,皆是人生

文院新闻宣传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2-06-10



点击上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可以关注哦~


『文林』剧社专访


戏里戏外,

      皆是人生





话剧,应是阳春白雪,还是黑色幽默?

表演天赋,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磨练?

本期『文林』,我们采访到了三位

来自南国剧社纳豆剧社的学长学姐,

带你走近两个风格迥异的剧社~


受访者介绍

-

1

-

曹博文,文学院16级播音主持专业,南国剧社。


刘乘志,文学院17级播音主持专业,纳豆剧社和南国剧社。

-

2

-


-

3

-

张肖卉,文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纳豆剧社。


忆往昔


Q:请问学长学姐们加入剧社有没有什么机缘巧合?第一部戏是哪一部,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大致演了个什么样的角色?


刘乘志:我可能机缘比较巧,纳豆剧社是他们邀请我入的。好像是学姐在QQ上发信息给我说要不要来演一下这个角色。当时我就看了一下,感觉这角色还行,就试了一试。入南国是刚开始我看到了他们的宣传,后来我发信息问剧目总编罡哥(孔德罡)新人选角会的信息,然后就进去了。在南国演的第一部戏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面的佟振保甲,在纳豆演的第一部戏是《一只手扒鸡》里的前男友。


曹博文:我进剧社是早就考虑好的。没入学之前15级就拉了一个群在做宣传。包括我在学艺术之前,表演和播音都有在考,一开始考进学校就加一个表演的剧社,刚好他们在群里发了一个南国的宣传,然后我上网搜了一下感觉挺合我意的,就报了。那时候16级和15级的联系比较密切,所有信息都会发在那个群里,我们班很多人都去了,然后我也去了,试了一下之后,感觉对剧社和表演都挺感兴趣。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尝试了一个小角色,演《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士洪。后来我在这部戏里面演了很多角色,一共4个男性角色,我演了三个,振保甲、振保乙、王士洪,就剩一个小裁缝没演,还参演过《Yoko Yoko花神咖啡馆》里的作家,还有《红楼薄命司》里的管家团,不是什么知名角色,就是客串一下。以后不知道还能接什么剧,可能鲁迅吧。


张肖卉:我大一是商学院的,所以我对文学院的信息其实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我和纳豆剧社一个现在大四的学长都在校会里,有一次看见他转发了纳豆当时一个戏的宣传,我就去看了。看完以后被男演员的美色吸引了,就被莫名其妙地拖进了群里。后来我就看到了招演员的通知,其中有一个和我性格比较像的角色,然后就去试了戏,莫名其妙就被选上了。然后我就演了几场女主戏,后来就基本上在做一些幕后的工作。演的第一部剧是《Beautiful Sunday》, 改编日本的零几年的舞台剧,在豆瓣上能搜到。纳豆剧社是直接翻译成了中文并做了些改变。


诉衷情


Q:在已有的看戏或演出经历中有什么让自己比较难忘或者喜欢的角色?为什么?


张肖卉:我之前去上海看了一个剧《叶蒲盖尼·奥涅金》,特别好看,推荐大家去看。它是一个俄国的剧,难得来中国一趟。这个是用普希金的诗句改编的一个作品。我特别喜欢里面的女主角,叫塔季扬娜,剧情梗概是她非常勇敢地跟自己心爱的男生表白,但是对方是一个浪荡公子哥,将她的感情非常粗暴地处理了。然后在若干年以后两人都已经老了,塔季扬娜已为人妇,两人再次相遇,这个当年她喜欢的男生跟她表白,她就非常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这个戏让我非常震撼的一幕是,女主第一次在舞会上见到男主后回到自己的家中,跟自己的奶妈说“我恋爱了”。战斗民族的女性真的是力大无穷,女主当时在舞台上拖着一个铁床绕着台子转了一圈,跟奶妈大喊“我恋爱了!”奶妈坐在床上,拖着她在那里跑。其实我不仅很喜欢那个女主,我也很喜欢那个女主角她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她明显是个受过舞蹈训练的演员,然后她在整个拖拽铁床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很强的力量感和美感,然后那个女主大喊“我恋爱了”的画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到了结尾女主说完“我恋爱了”后,她就睡觉了,她在梦中梦到了男主。当时她是梦到了在雪地里有一头大棕熊在追她,一直追到一个木屋里,然后女主在木屋里看到了男主,这是她在故事前半段时说的故事,接着在结尾女主拒绝男主后,故事最后那个梦又出现了,那个梦是她在一片雪地里和一头棕熊跳舞,其实我觉得那个棕熊是她第一次产生的那种毛茸茸,非常巨大、非常旺盛的一种爱意的象征,而她又非常恐惧自己这种无法控制爱意的产生,因为她也许感觉到了对方是一个浪荡子,但她又无法克制得想要陷入这样一种爱情的深渊,所以她对自己的感情应该是像对棕熊一样又爱又怕的,而在结尾她回溯自己青春的时候,依然愿意去回忆和自己当时恐惧的这种爱意一起跳舞,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动人的勇气。


刘乘志:我现在演的不多,喜欢可能谈不上,但有一个角色令我印象最深,就我大一在纳豆剧社演《一只手扒鸡》里的前男友,虽然是个配角,台词不多,但是他的人设是与我目前演过的其他中差距最大的,因为他是一个吸过毒的,被关过监狱的,可以说比较疯狂的前男友,他还是比较喜欢女主的,但是我觉得他对女主的爱已经接近一种病态的地步,然后当时我又是个懵懂的少年,演那种吸过毒,比较疯疯癫癫的人比较头疼,为了契合这个角色,我当时去网上看了许多有关吸毒的作品,比如缉毒警察抓吸毒犯,我就看这些影视剧,找了好多好多,自己演的时候也会找一些状态,有时会喝一点酒,在宿舍里找演一个吸毒人的状态,其实我觉得这个经历对我影响蛮深的,让我一开始就知道了如何最快最好地去演一个和你差别很大的角色。


刘乘志学长


曹博文: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我自己演过的,也是我接触最久的,《yoko》的作家,为了演好他,我做了很多功课,为了把他的情绪变成我的情绪,也是找了非常多自己的一些经历,刚开始时可能有点不契合,后来我就硬是把他扭过来了,变成了我自己的情绪,现在如果上台,已经不是我刻意地想要变成作家了,而是我在用他来抒发自己的情绪,我觉得非常痛快,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就是可以在台上饰演不是生活中的你,你可以用他饰演一个其他角色或是利用这个角色来释放自己,都是一个让人觉得很爽的事情,所以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作家的角色。


谈感想


Q:那正好刚刚学长提到了纳豆剧社的剧《一只手扒鸡》,我们知道纳豆剧社一般以喜剧为主,那么《一只手扒鸡》这个喜剧是怎么样来表现深刻内涵的呢?


张肖卉:喜剧并不是讲一个一些笑话、抖一些包袱去迎合观众、让观众笑的过程,喜剧是将生活里一些滑稽的东西去剖出来让你看见,更高级的喜剧是它的人物可以活在一个创造出来的荒诞世界里,但是这些人物能够全然相信这个他们创造出的世界,然后以一个他们觉得合理的方式去生活,而这样的生活在我们观众看来是有一种与现实强烈的反差,我觉得这个反差感才是喜剧的根源,而并不在于它一定是一种要逗你笑的东西,所以说喜剧与那种所谓的深刻度并不矛盾,它甚至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喜剧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于让你看到生活的荒诞,而生活的荒诞就是一个很深刻的东西。


那对于《一只手扒鸡》,它并不算一个大家所期待的喜剧,不是那么容易逗你发笑,它的喜剧性就在于它让你看到其实每个人都在很努力地生活,但是大家过得都不好,在风光体面背后还是会有很多很泥泞的、不体面的一面,这样的一面虽然我们都想藏起来,但是它就是会不小心地露出来,那么这个露出来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喜剧,就是所谓的深刻的地方。


刘乘志:我也谈谈我对喜剧的理解。其实说到喜剧我们都会想到一个喜剧大师,卓别林。他带给我的一个观点——也是我一直以来我比较认同的观点——我觉得喜剧也是一种悲剧,它悲剧的成分和它的表现可以说是以一种滑稽搞笑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这种方式给观众的冲击更大,就好像以一种反讽的手法传递给观众这个剧的内核的悲剧色彩。《一只手扒鸡》虽然喜剧成分不是很多,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喜剧吧,因为我记得A组的王常吉演的就比较搞笑,因为他是自带喜剧感的演员嘛,我记得他演的是一个店员,这个角色表面上乐呵呵,像一个和事佬,开心果一样,但其实他背后也有很多无奈和伤感,他只会在和其他店员单独相处时才体现出那种伤感。可是当大家一起去聚餐时,他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笑点,一个开心果,这样一种反差就更能体现这个剧的一种悲剧色彩内涵吧。


Q:曹学长说过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演过三个男性角色,我想问一下学长在这三个角色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比如我个人就比较喜欢那个王士洪,因为他身上有那种爱而不得的感觉,不知道学长你呢?


曹博文:王士洪我演了大概四五场吧,其实当时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是我第一个接的角色嘛。我当时没有仔细地琢磨这个角色,戏一定是演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我现在一般是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关联,我演的角色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仔细揣摩过的还是振保甲和乙。


我不知道当时在改编这个剧本的时候,编剧心里是怎么创造出这两个角色的,但是,于我而言的话,我只能是尽力把他拖到我的价值观里,然后去琢磨。这两个角色其实从剧本来看,没有一个是完整的角色,无论是振保甲、振保乙,还是红玫瑰甲、红玫瑰乙,每个人物,除了王士洪、小裁缝这种单个拎出来的人物,都不是一个完整的角色,只有把这甲、乙合在一起的话才是一个完整的角色。因为甲和乙我都演过,所以对于他们两个角色我没有更喜欢哪个,但硬要选的话,我可能会选振保乙,因为振保甲和我们平时很像,从表面上来看,就是一个柳下惠,非常正直、爱家、有个孩子、在工厂里有个不错的工作、还出洋留过学,是个好人。但其实如果没有振保乙这个角色来做这么多铺垫、用来过渡的话,是看不出他内心渴望更多的东西的。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老实人,其实他内心渴望热烈的爱情。这两个角色如果带入到我们生活中的话,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有时候内心和表面表现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想,这两个角色就可以理解了。


我为什么偏向于喜欢振保乙呢,因为他是振保甲的内心,较为真实一点。然后两个人追求的东西在某些时刻,是会有一点小小的变化的,就像振保乙在第一幕的第二场,他和白玫瑰乙的一段戏里,在一定程度上,他其实饰演了两个角色,振保甲和振保乙都演了。表面上在出洋留学,很风光,但其实背地里记忆里只有土豆炸鱼、白菜、空白的雾,这两个角色其实可以直接转换的,他们没有什么矛盾的点,因为其实都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然后振保的爱情观,结合在一起的话,他其实就是在考验你,但最不能考验的其实就是人性。振保身上的问题就是你究竟是只想要守住你已有的东西,还是想要去追求更多的东西,红玫瑰象征追求更多你喜欢的东西,白玫瑰象征你现在有的东西,你是更珍惜还是想去追寻,这是我对于他们的理解。


唠日常


Q:南国剧社和纳豆剧社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活动?具体在排哪些剧目?学长学姐通过参与一些戏剧的编排又有哪些个人的提升或收获呢?


刘乘志:基本以排练为主,活动的话就演出、读剧会、选角会三种。有时候年终会聚餐放松一下,毕竟演戏也太累。现在南国还在排的剧目应该是《红白玫瑰》,我现在也还在剧组里排着。收获的话就是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处事不惊的大人了。


曹博文:南国的活动其实还蛮多的,当时类似狼人杀的活动比较多,就是不是特别正经的、像读剧会上那样的活动。我们私底下的话一般不会这么严肃的,该排练就排练,该放松就放松。大家都会有一些共同爱好,像狼人杀,然后我和一些高年级的学长私下的活动就是喝酒。演出之后肯定都会有放松。然后平时大家排练完临时起意,也会说要不今晚去聚个餐吧,就是在一起喝酒嘛,这种活动比较多。然后进剧社以来,在演技上的提升其实我自己看得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会有一点。旁观者清,别人看得肯定是更清楚。我自己的感觉就是,酒量有一个提升哈哈。


曹博文学长


张肖卉:纳豆的活动主要是从去年秋天开始陆陆续续办起来的,读剧会,后面还会有表演工作坊,就是一些表演训练之类的简单活动。这两个活动的基本原则都是希望可以有尽量多的同学(不一定需要上舞台的同学),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去离戏更近一些,让学校里有一些戏剧氛围。可能因为我大一只做演员,所以对于整个戏剧的制作流程不是那么清楚。大二大三以后,有了更多拉拉杂杂的事情要去考虑,幕后啊之类的,然后你会发现其实一个戏,从一个念头出来到最后它被真正地架设在舞台上,能把票卖出去,能有两三百号人愿意跟你一起耗费两三个小时去看它,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和很多需要考量的东西。因为我们剧社比较小,在这一块的整个编排工作,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在做。所以说这样一个经历可能对我个人的统筹安排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Q:学长学姐平时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提升演技的呢?


刘乘志:我比较喜欢看《声临其境》之类的综艺节目,通过声音对角色的塑造可以间接地提升演技,因为演技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语言表达。其他方面更多来源于生活,因为演的是人,不然就太假就太浮夸了。


曹博文:我一般会先自行揣摩一下我要演的角色,再研究一下剧本,把剧本通读透,研究这个角色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就是我自己想象中他的形象。他在剧本中某些小细节我也会自己琢磨。其次我会在生活中找和他类似的角色,就和刘乘志说的一样,艺术源于生活。像之前的作家的话,可能就会去侧重一些作家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小动作,他在说话的时候是自信的还是收敛的,这些都会自己揣摩。我也会看一些特定的电影,学习一些肢体语言来提升自己。


张肖卉:我演戏的经历比较久远,是在我大一的时候。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能够去理顺人物在整个剧本中的逻辑。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并不是只是当下的瞬间而已,而是一定要有一个前后整个的逻辑,你必须要去相信这个人物,相信他的一切和发生的东西,并且用你自己的想法去补足其中的一些空白,让他能够有逻辑、合理地做每一件事情,甚至是一些沉默的地方也要去想明白;第二个是能够去观察别人或者说留意自己的动作声音和状态。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演员,很多时候不是很能放得开,所以会去进行一些对自己身体和声音的训练,让自己达到在舞台上的一个状态。


聊未来


Q:请问学长学姐对于话剧社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和规划?未来是否有打算从事相关行业?


张肖卉:对于剧社的话,有一个朴素但讲起来又有点远的想法,或者说一个希望吧,希望戏剧社让学校里多一些戏剧氛围,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戏剧,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无论是作为一个观众,作为读剧会的参与者,作为一个可以一起去别的地方看剧的朋友,或者诸如此类的任何一种身份。总之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喜欢戏剧,规划上面也是往这个方向去靠拢,会推进更多的读剧会和表演工作坊之类的活动,不仅只有售票形式的话剧演出。


张肖卉学姐(右一)


曹博文:南国剧社起身是学生社团,现在还是比较有野心的。包括进行外面的商演,或者去和天津大剧院合作,这些都有过,去南京各大剧院的演出也有。虽然我们主力军是学生,也是在学校里开放的一个社团,但是我们非常想走出去,不局限于学生社团。因为学生社团主要还是兴趣式的,但我们现在很想把南国做得专业一点,现在是一步一步在做,希望每个月都能看到南国的剧,这是第一个想法,后面的话就是想要走出去,希望在南京这一块有一定的立足之地,不要一提到南国,想到的只是南师的一个剧社,我们希望是“南京有什么剧社?南国剧社。”,这样子的表述。然后表演其实一直是我的一个兴趣,也有想过去做演员,也去剧组演过戏,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挺累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也更倾向于把它当做爱好,而不是当做职业,毕竟我的专业不是这个,所以还是先把它当做兴趣,但是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也很愿意为它做更多的工作,包括成为一名演员,这些都是会考虑的事情。


刘乘志:我当时看到的南国的第一次宣传就挺大的,是在金鹰B座的《戈多》,看《戈多》的时候我就觉得南国发展挺好的,已经走出去了。然后纳豆是后办的新剧社,也在不断发展。每个剧社都在做自己做的事,我觉得都挺好的。对于我个人而言将来还是不会从事这一方面,但之所以来话剧社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人,我想去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去体验不同角色的心路历程,这点是吸引我的。然后未来有机会的话会当做一个兴趣、第二职业,毕竟现在时代已经变迁了,不一定是主业,也可以是副业或者第三职业都可以。


与戏剧的这一场相遇,

或许是命中的注定,

抑或是美丽的意外。

相遇、知晓、结缘后,

我在戏里,也在戏外,

戏里戏外,皆是人生。



特别鸣谢

曹博文 刘乘志 张肖卉


采访&录音稿整理

王柳依 陈丹 洪娟 刘笑 

高情儿 刘盛瑀 孟俣桐

姚菲 杨梓榆 皋虹


本期小编 | 七七

审核 | 张鹏 曹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