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检答网集萃—42】非公益林被盗伐、滥伐,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根据基层院检察官的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运行的检答网,自2018年10月“上线”以来,以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解答及时权威而深受各地检察人员青睐。作为提供法律政策运用、业务咨询、答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检答网而今已成为检察人员探讨业务、提升素养的园地和良师益友。“检答网集萃”第四十二期,敬请关注。


非公益林被盗伐、滥伐

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咨询类别:公益诉讼检察
咨询人:湖南省中方县检察院 梁博则
咨询内容:实践中,有的基层检察院对盗伐、滥伐公民个人所有的非公益林不纳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盗伐、滥伐集体所有或公民个人所有的非公益林刑事案件,能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个人意见(理由和依据):对盗伐、滥伐集体所有或公民个人所有的非公益林刑事案件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森林资源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外,都属国家所有。同时,集体所有或公民个人所有的林木和公益林一样属于我国的森林资源,盗伐、滥伐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林木同样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具有破坏生态资源,可造成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后果特性。
解答专家王珊:
1.关于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提起刑事公诉时,可以向人民法院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人民法院同一审判组织审理。依据该规定,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提起刑事公诉时,人民检察院可以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关于盗伐、滥伐非公益林是否属于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是否属于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根据《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南(试行)》“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重点问题”中对“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破坏资源类的案件范围规定中,并没有区分公益林和非公益林,也没有区分国家所有的森林、集体所有的森林、个人所有的林木。破坏资源的后果必须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实践中最常见的是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生态主要包括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类型。因此,是否属于案件范围,不能仅仅依据森林和林木的属性进行判断,盗伐、滥伐非公益林造成上述后果的,可以将其列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办理。
3.关于盗伐、滥伐非公益林损害后果及数额的确定。《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南(试行)》“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重点问题”明确了损害结果及数额的确定方法,即造成破坏生态结果的案件通常采取鉴定、评估的方式确定生态遭受破坏的程度。如果经鉴定、评估,能证明盗伐、滥伐非公益林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往期回顾




【检答网集萃—1】“抢夺方向盘是否一律入罪”等三问三答


【检答网集萃—2】“羁押时间超过判处刑罚时间相关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如何理解强制猥亵罪中的‘强制’”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4】“乘客抢夺行驶中公交车方向盘”怎么定罪量刑?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5】沥青能否对照危险废物名录直接认定为危险废物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6】关于诉讼规则的日期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7】关于徇私与枉法的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8】“入户抢劫”中的“户”怎么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9】随机分案轮案规则与不在位补偿关系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0】法律援助律师阅卷是否需提交犯罪嫌疑人同意接受援助的意见


【检答网集萃—11】罪犯是否可以主动选择减刑或假释


【检答网集萃—12】“拆迁公司负责人能否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3】“套取公款的去向是否影响贪污数额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4】“关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5】对取保候审的审查起诉案件流程监控怎样把握


【检答网集萃—16】被强制医疗人在治疗期间发生的由律师代理的民事法律行为该如何定性,由谁负责


【检答网集萃—17】“毒品互易后自行吸食行为性质的认定”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18】如何审查申请人在申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时提交的单方委托鉴定意见


【检答网集萃—19】被害人拒绝做伤情鉴定怎么办


【检答网集萃—20】特别程序的生效裁定的监督方法


【检答网集萃—21】“在未中止诉讼或决定延期情况下案件超期审理,检察机关能否监督”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2】“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中的“凶器”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23】缓刑期间异地再犯罪,谁来管辖?


【检答网集萃—24】“国(境)外抓获犯罪嫌疑人有关程序性问题”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25】判决宣告后又犯同种新罪的并罚


【检答网集萃—26】被揭发人已死亡,能否构成立功?


【检答网集萃—27】强迫交易罪中“威胁”如何理解?


【检答网集萃—28】冷藏贮存服务提供者没有履行监管义务是否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检答网集萃—29】敲诈勒索罪中老年被害人年龄如何界定


【检答网集萃—30】检察长作为独任检察官或主办检察官办案的几个问题


【检答网集萃—31】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入罪标准


【检答网集萃—32】销售伪劣产品的犯罪数额问题


【检答网集萃—33】公安侦查阶段执行取保或监视居住已获人大许可,检察环节是否还需重报?


【检答网集萃—34】留置人员立案后如何采取强制措施


【检答网集萃—35】对于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作为证据使用的作案工具如何处理


【检答网集萃—36】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拟作相对不起诉是否需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检答网集萃—37】“遗落之诉”如何启动监督程序


【检答网集萃—38】“对于食药品领域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行为能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39】关于追诉时效的两个问题


【检答网集萃—40】“上级院转来已作出处理决定的申诉如何处理”等两问两答


【检答网集萃—41】如果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既不受理也不答复,检察机关是否可以监督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薛永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