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道医学堂丨记住6个穴,冬天不怕冷!

2016-11-23 点蓝字訂閱▶ 道医


中国道医

这里没有鸡汤、偏方、谣言、广告,只有可信赖的道家健康养生知识!


记住6个穴,冬天不怕冷编辑/中国道医研究院




✎ 第五期,道医祝由术与道医学理法培训班招生启告!


气温降低后,很多人出现手脚凉、关节疼、颈腰椎疼痛等不适,其实这都和气血不通畅有关。道医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大家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温暖的夏季流水潺潺,严寒的冬季滴水成冰,这就是“寒则凝,温则行”。有6个穴位,建议大家多按摩一下,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1能够消除全身怕冷的大椎穴


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道医认为“大椎通阳”,因为这个穴位是督脉与六条阳经的交汇点,大椎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络散寒,这也是缓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另外还可以在洗澡时先用热水冲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温热时,再停歇,沐浴后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钟,使得穴位处觉得酸胀发热即可。


大椎穴还可以预防治疗感冒。如果觉得感冒袭来,出现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或直接艾灸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能帮助身体振奋阳气,抗御外邪。





2能够温暖“关节”的合谷穴


合谷穴即老百姓常说的“虎口”,位置在拇、食两指之间凹陷处。像天寒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治疗。按摩合谷穴的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左右,按摩穴位感觉出现酸、麻、胀即“得气”现象为好。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3能够提高“耐寒能力”的足三里穴


该穴位位于外膝盖眼下方三寸(四横指宽),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属于阳明经穴,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如果能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4能够给全身供暖的神阙穴


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以经常在肚脐热敷。


另外还建议在用热水袋,或者装矿泉水的空瓶装热水操作,懂得火功推拿的人可以用火功冲击施术,效果更好,男人常敷此穴回有回到二三十岁左右的感觉。





5能够消除上肢怕冷的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暖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


可经常按摩或艾灸阳池穴,尤其是快到冬天了,应该多坚持按摩或灸灸。


另外可以按压刺激该穴位。刺激时,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还可以经常按摩,从手掌内侧往上按摩揉搓,到手臂和肩部交接处,再从手臂外侧向下按摩揉搓到手指,连续三次,然后抚摩另一只手臂。因为手臂上有三条阴经和阳经,按摩揉搓手臂可以疏通手臂上的阴经和阳经,解决阴阳不和谐。




6消除下肢怕冷的涌泉穴


道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涌泉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按揉可以调节气血睡眠,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的症状康复。


可经常在睡前用热水或者艾叶水泡脚,温度在40°左右,时间在20-30分钟,然后分别揉搓两脚心100次左右。


早吃热晚吃凉,是为“补气温阳”


一到冬季,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尤其是女性。这大多与季节转凉、人体阳气不足有关。加之年龄增加,人的气血也表现为逐渐虚弱衰减的过程。


道医认为,阳气具有温养的功能,肾阳虚衰,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手脚得不到温养就会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或因后天生活起居失调所致,比如冷饮吃太多,寒冷天气穿得单薄,寒气侵入等。


于是,人们在冬天习惯用“冬补”的方法缓解体寒。其实,冬季进补应以补气温阳为主。


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总是怕冷,整天手脚冰凉,这在道医看来多属于阳虚体质。


这类人群可以在冬季适当地温补阳气,以抵御寒冷天气。食补方面推荐枸杞子、核桃,这些都是物美价廉的药食两用补阳佳品,有条件的也可以适当吃一些红参。


有些人平时比较容易疲劳,没有精神,时常感到头晕目眩、乏力、盗汗,这在道医看来属于气虚的主要症状。


遵循冬季“封藏”的自然规律,进补应以补气虚为主。可选用黄芪、党参、西洋参、大枣等煮水泡茶,用以补气,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补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莲子、小米、板栗等。


补气温阳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不能一味地使用温阳的药物或食物,而是要根据人体补气温阳的变化规律顺势而为。


以一天为周期来看,人体的阳气消长变化规律大致是:从后半夜起阳气始生,上午逐渐变得盛壮,人体机能活动旺盛;从下午开始,人体阳气逐渐收敛,到晚上逐渐潜藏体内,人体机能活动变弱,感觉困乏而嗜睡。


怎么吃才叫“早吃热、晚吃凉”呢?


早餐可以吃大米、馒头、面包等主食,喝热粥、热的咖啡、牛奶、巧克力等饮料,暖身提神。


中午吃些温热性的食物,以及韭菜、洋葱、香葱、大蒜等蔬菜,来温补阳气。


晚餐可吃些蘑菇、豆腐、白菜、萝卜、油菜、芹菜、萝卜、莲子、荸荠等性凉、安神的蔬菜。


总之,早餐和午餐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有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温性食物既可养肾防寒,还能滋养五脏;晚餐时适当食用凉性食物,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收敛潜藏,利于睡眠。这正是所谓“早吃热、晚吃凉”的道理所在。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 第五期,道医祝由术与道医学理法培训班招生启告!


✎ 清水泡一泡,防身百病消!(医生经常喝它)


✎ 第一口早餐,吃什么才最养胃?


关注道医,学习正宗道教医学!





问诊咨询/投稿 

微信号:w18901234567

邮箱:89928269@qq.com

中国道医

◎ 中国道医微信平台由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中国道医研究院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使道医文化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减少人类疾病,提高健康水准。


宗旨: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如何关注中国道医微信平台

① 点本文标题下方蓝字"道医"一键关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号:cndaoyi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END·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中国道医订阅号

微信号:cndaoyi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