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

施小琳调研消费促进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激发活力增强能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成都发布 2024-06-04


6月3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调研消费促进工作,并宣讲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持续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挖掘消费潜力等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消费能级,坚定不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太古里商圈

在麓湖CPI商业公园,施小琳详细了解公园社区特色商业场景打造、水镇规划设计等情况,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有机植入特色商业、运动休闲、文化旅游、音乐节会等消费业态,引领发展首店、首发、夜间经济,进一步强功能、聚人气,不断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


施小琳随后来到苏宁易家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和绿色智能家电产品展示区,了解 2024“绿色家电·智享成都”促消费活动开展情况,要求充分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市支持政策,策划实施多轮次多品类消费券和消费促进活动,一体推动企业去库存与优供给、市场促消费与增活力。


座谈会上,唯品会、和顺道汽车、华润万象城、富森美家居、成都零售商协会、携程、域上和美、银谷碳汇再生资源等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围绕开展促消费活动、优化汽车消费补贴方式、打造创新消费场景、降低产品回收处理成本、针对性发放消费券、开发文旅经济新增长点、推进城市重大旅游演艺项目、加大专业化高能级回收企业支持力度等提出意见建议。成都东部新区、双流区围绕“提升机场消费能级”作了发言。


春熙路


施小琳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企业家和行业代表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要求有关部门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梳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施小琳指出——

近年来,成都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创新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消费升级载体、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激发消费增长潜能,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万亿元大关。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有责任、有基础、有潜力。今年是国家明确的“消费促进年”,要围绕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扩需求、促消费。

◆发挥政策拉动作用,抢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帮助企业争取政策、链接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加快打造特色场景和品牌,持续推进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交子公园等商圈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级、城市级、区域级、社区级商圈,同时抢抓端午节、暑期等重要时点,发挥世园会引流效应,借势开展系列促销活动,策划办好新“十二月市”等活动,努力推动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交子公园夜景


◆加大对经营主体支持力度,用好12345亲清在线和“蓉易+”系列服务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升能级、做优做强。


◆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大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绿色低碳、银发经济等打造消费新场景,创新发展“音乐+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融合业态,提升多元消费承载能力。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跨境消费国际支付便利化水平,扩大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范围,更好提升消费服务体验。


武侯祠博物馆

施小琳指出——

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向发力。


◆做好高质量经济运行监测,科学研判消费新特征新趋势,定期发布消费运行态势报告,不断提高运行调度精准性。


◆强化高质量服务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县加强统筹协同,细化责任分工,配套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及时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突出高质量守正创新,与城市发展和治理相结合,推动产业融合,丰富消费内涵,持续擦亮三国文化、大熊猫等IP,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商家守法经营、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安心消费、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市领导杜海波、陈志勇,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参加。



成都日报记者|张家华 李长乐
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成都极美小分队
成都发布编辑|黎孟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