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由=能力-欲望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1. 

我们做的事情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我」的一个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不等于「我是谁」。

「我」是流动的、无限拓展的、无法定义的。事情没做成,没有得到他人的喜欢,不代表「我」错了,只是做这件事情的天时地利人和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或者只是不够幸运,只是在某一刻表现出的状态和那个人的偏好、预期不一样。

我们可以调整那个做事的方法,可以改变呈现的那个样子,我们在做这些调整的时候逐渐创造另一个「我」。

看到「我」有无限可能,万事皆是载体,那个静态的「做自己」就成了流动的「成为自己」。把「我」和「我做的事情」的分离,试着感受自由的状态。

2.

Strong opinions, loosely held.

如何得到这个 strong opinions?你一定无法完全想清楚,无法完全正确,只能承认水平有限暂时就能理解到,能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埋头做事也持续观望。

loosely held 是要把自己做成一个开放系统,让那个 strong opinions 更新迭代,同时成为自己的「最佳对方辩手」——你知道这个观点生长环境和使用局限。

如 Charlie Munger 说:I'm not entitled to have an opinion unless I can state the arguments against my position better than the people who are in opposition.

一个成熟的系统充满了多种冲突与和谐并存。能屈能伸,松紧交错,超越对错好坏,冒出许多「诶,还能这样想呀!」

3.

「别想太多 」实操起来难度极大。

如果不是自欺欺人,不是多巴胺被锤到所剩无几,我们无法别想太多。从大脑的工作方式上看,越不想别想太多,越会想太多。

想太多的烦恼来自想得太少太浅。要做到别想太多,是许多不断思考不断修行的大智慧。类似的变体还有「别生气了 」「 别难过了」。

我们没有那个开关,即使有也不是用「别想太多」触发。需要想太多就想下去,不仅要想,最好把它写下来,这是我们拥有最触手可得最有效的工具。

4.

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很需要他人建议,很害怕日后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I told you so」。 这里的 bug 是,这些意见是经历过、到了某种状态后得出了的 heuristics,无法直接套用。更何况这些人可能有他自己的 incentives,不会为你的选择负责。

自己没有经历,不看书、写作、没有深度思考,就很容易被听起来忍不住点头的观点和金句吸引。

这时候停一停,去听那些听起来觉得有些不赞同的观点,看到里面的逻辑,问自己我从什么角度看,才会觉得他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找到了,自己就得到了成长,在看到别人的练习中看到自己。

人的一大财富是有人可以和你认真说话,不争什么对错,彼此都很期待对方能抛出一些不一样或者不太同意,然后继续聊下去。

5.

一直在记录分享,不是多清醒通透,反而是太迷茫,越活越觉得世界可以无限 zoom in/out。

只要活着,就会有对生活的观察,去看到那些 patterns 和 anomalies,然后自然就有些想法冒出来。

William Blake 早就写过:


大学时的英国文学课读到,很受触动,学到「万物皆可悟」。

阿西莫夫说:I believe that scientific knowledge has fractal properties, that no matter how much we learn, whatever is left, however small it may seem, is just as infinitely complex as the whole was to start with. That, I think, is 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

意思也差不多。科研上是学无止境,生活中是每一个点滴都可以无限放大,生出一个个 fractal buds。人可能是在这种无限中和自己融于宇宙。

6.

自由=能力-欲望。

追求自己的行动篇是提升能力,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欲望篇是发现情绪里的欲望,看到它,然后给它诚实的分门别类做一次断舍离。

反过来看,觉得不自由,是不是欲望大过了能力,什么都想拥有什么都不想错过不想 trade off,但又不能什么都做什么都做好。

做好一件小事,本质上是在锻炼这种体验迷你幸福的基本路径。拿英语学习来说吧,什么是词汇量自由,什么是阅读自由?你想要什么,你的能力在哪里?套用这个基本公式,会发现现在就可以自由。如果想要的更多,对自己有更多期待,那就按欲望为参考提升能力。

公式里还有一些隐形的 invariants:delight, curiosity, consistency, interestingness, excitingness(这些关键词来自 Paul Graham 的文章 How to Do Great Work)。相比 X 年计划,XX 自由计划,这些 invariants 带来的动力更强大更持续💪

· 英语博主读《长安的荔枝》

· 8月读书,认识自己理解搞钱

· 我现在用这些工具app辅助学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