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书评】东野圭吾《白夜行》读后感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东野圭吾《白夜行》



索书号:I313.45/D592-2

馆藏地:嘉定校区图书馆6楼,本部图书馆书库2楼




白夜行? 白与黑交织在一起,缓缓向前?

雪穗在快至终章的时候,这样说到:“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这本书的整体阅读节奏比较缓慢,只有到最后一章的时候终于不再暗示,而是开始加速收尾。一切铺垫都已做好,只需要直接联系起诸多线条,至篇尾。


要说隐喻的话,虽然警官自述追查案子长达19年的原因是当年没有明察,让作恶的种子开出了恶之花。但要真正追究起来,案件初发时又能怎样埋怨两个孩子?大人的作恶使得孩子的童年扭曲阴暗,导致孩子在缺失了爱和保护的生活状态中犯下了重罪。



谈及这里,忽然想到为什么雪穗一直那么拼命地工作、赚钱?也许是因为儿时那些不堪回首的隐情,亲生母亲在“经济泡沫”的背景下愿意为了一百万日元就卖掉自己的女儿,何其可怕,又何其可悲。也许雪穗不停地赚钱只是为了获取安全感罢了。


读至篇末,悟出了“白夜行”的含意:“白”是雪穗,“夜”是桐原亮司。雪穗在阳光下越走越高,步入上流社会;桐原于底层徘徊,于黑夜中除掉几乎所有与她和他生活有碍的人。他们始终相伴,都作为彼此过去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一同前行。



这本书是畅销书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情节离奇,男女主角心理阴暗,情感畸恋错爱,从小就杀父轼母,可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杀戮的犯罪过程。作者所揭示的罪犯,是人性恶之花,书中一个个善良的人也先后成为他们的牺牲品,先被利用再遭伤害;作者也揭示了罪犯童年第一次犯罪起因是被人伤害,但这不应该是他们一再害人的借口,不能认为作恶也有自己的道理而形成扭曲的伦理道德观念。


每个人都应该被这世界温柔以待,照进现实的不仅只是黑暗更多的是阳光。难道在苦难中只会滋生罪恶,不能产生善良?看看一些名著、一些传记中是怎么书写的吧,苦难也会使人坚强勇敢,教人反省人生,追赶幸福,不失仁慈与正直。人生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虽不能至,也心向往之......



供稿:法学院  蒋艾君

 审核/编辑:岳静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